人类的一切原动力是“爱”

紫微星闸东山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类及生物的一切原动力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马共学说一直教导我们: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革命,是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我一直存疑这些理论并不科学,更不哲学,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没有阶级,靠什么为动力?哲学是要透过一切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那么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本质原动力究竞是什么?一个字:“爱”!</b></p><p class="ql-block"><b> “没有爱就没有一切”,这不仅是我悟出的一句感性箴言,更是对生命运转与社会发展本质的深刻洞见。从生物本能的繁衍到人类文明的演进,从个体的日常选择到群体的集体行动,隐藏在所有行为背后的核心驱动力,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字——爱。这个“爱”字,既是生命存续的基石,也是人类社会和三界苍生一切活动的原动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有爱才有追求,有追求才有成果。对子女的舐犊之爱,让父母拼尽全力创造更好的生活,推动家庭财富的积累与代际传承;对真理的执着之爱,让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日复一日地攻坚克难,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青霉素的发现到人工智能的突破,每一项改变世界的科技成果,背后都是对未知的热爱与探索;对故土的深沉之爱,让无数人投身家园建设,从荒凉的戈壁到繁华的都市,从落后的乡村到现代化的城镇,这份爱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力,构筑起文明的骨架。正是这些具体而细微的“爱”,转化为人类不断向前的“追求”,最终凝结成文明进步的累累“成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爱并非单一的形态,它以多样的面貌融入人类社会的肌理。从墨子倡导的“兼爱”,到儒家推崇的“仁爱”,从普世价值中的“普爱”,到心怀天下的“大爱”,再到基于共同利益的阶级、群体之爱,这些爱的表现形式看似不同,本质却同属一脉——都是个体或群体对某种对象的情感联结与价值认同。农民对土地的爱、工人对技艺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战士对祖国的爱,这些爱或许有着不同的辐射范围与承载对象,但都在为社会运转提供着底层动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然而,爱的能量并非恒定统一,它因价值导向的不同,分化出正能量与负能量。当爱以尊重、包容、奉献为内核时,便会产生推动社会进步的正向力量:医者对生命的大爱,让他们在疫情面前逆行出征,守护公共健康;志愿者对陌生人的普爱,让公益之花遍地开放,温暖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革命者对人民的阶级之爱,让他们为民族独立与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反之,当爱被狭隘、自私、极端的欲望裹挟时,就会异化为阻碍进步的负能量:独裁、霸权主义者对权力的偏执之爱,引发冲突与战争,让无数家庭流离失所;极端群体对自身立场的盲目之爱,排斥异己、制造分裂,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贪婪者对名利的过度之爱,沦为权钱交易的奴隶,侵蚀着社会的公平正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爱,笼罩着每个人的每一天。人们每天奔波于工作、学习、生活,看似被生计、目标、欲望驱使,实则都在“爱”的框架下行动。为了爱家人而努力赚钱,为了爱事业而专注奋斗,为了爱自己而追求更好的生活。即便是常被诟病的私欲与贪欲,追根溯源也源于“爱”的变形:性爱本是对生命延续与亲密联结的本能之爱,却可能因过度放纵沦为欲望的奴隶;爱美本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爱,却可能因虚荣攀比异化为物质的附庸;爱名利本是对自我价值认可的渴望之爱,却可能因贪婪无度走向堕落的深渊。</b></p><p class="ql-block"><b>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进步与倒退,都与爱的能量导向息息相关。正向的爱如同春风化雨,滋养着文明的成长,让人类在合作与包容中不断突破局限;负向的爱则如同狂风骤雨,摧残着文明的成果,让社会在冲突与分裂中陷入停滞甚至倒退。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与社会活动,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爱”是人类社会运转的底层逻辑,它既是一切创造的源头,也是一切矛盾的潜在诱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认识到“爱”这一原动力的本质与分化,并非简单的哲学思辨,更是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深刻反思。唯有引导爱向尊重、包容、奉献的正向方向发展,抑制其狭隘、自私、极端的负向倾向,才能让这份原动力始终推动历史向前,让“没有爱就没有一切”的箴言,成为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永恒注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总之,爱的形式和程度千姿百态和千差万别,所有这些都是爱的现象,爱的本质则源于动物和生物的本能。这个与生俱来的本能又是谁赋予的?暂时回答是宇宙造物主!?</b></p><p class="ql-block"><b> 哲学界对自然界还总结了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否定之否定规律,量变到质变规律。我认为这些也是事物发展的现象,控制这些现象规律的本质推手又是什么力量,我尚在怀疑思考阶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马克思坚持“怀疑一切”的思想,笛卡尔坚持“我思故我在”。我们现在当然有理由怀疑马爷思想的正确性与时效性,我相信:用西方哲学解答不了的事物本质,也许能用中国古老易经的钥匙打开!</b></p><p class="ql-block"><b> 别克思 悟道 “怀疑一切”之随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