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国青铜器博物馆

良知

<h1> 8月23日,结束在秦岭太白山和红河谷景区的游览后,我们来到了宝鸡——这座拥有八千年文明史和两千七百七十余年建城历史的陕西省第二大城市。</h1> <h1> 我们此行的重点,正是坐落于此的中国青铜器博物馆,这也是我本次旅程中最期待的项目之一。当日下午,我们便走进了这座声名显赫的博物馆。</h1> <h1> 中国青铜器博物馆是中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青铜器专题博物馆,集考古研究、文物收藏、展示教育与学术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h1> <h1> 博物馆筹建于1990年,于1998年9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其主体建筑以“平台五鼎”为造型,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巧妙融入了西周列鼎制度的文化内涵,建筑面积达一万平方米。</h1> <h1> 作为全国唯一以青铜器命名的专题博物馆,它被誉为中国青铜器收藏史上的重要里程碑。</h1> <b>青铜本色</b> <b>何尊</b><div><b> 西周<br>1963年 陈仓区贾村镇出土</b></div> <h1> 宝鸡地处古八百里秦川,曾是十三朝古都所在,大量青铜器在这里出土,进一步夯实了从西周至秦朝的历史脉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实物依据。<div> 馆内收藏文物达48.7万件(组),展出文物超过12000件(组),其中包括120余件一级文物。不乏如刻有最早“中国”一词的<b>何尊、折觥</b>等禁止出境展示的国宝重器。</div></h1> <b> 何尊:西周成王时期青铜礼器,内底铸有122字铭文,首次出现'中国'词组('宅兹中国'),并记载周王室迁都洛邑的历史事件。器物造型庄重,纹饰融合兽面纹与扉棱透雕工艺,体现'天圆地方'宇宙观,其铭文中的'德'字亦为最早包含道德内涵的汉字形态。</b> <b>逨(lai)盘<br>时代:西周晚期<br>2003年 眉县马家镇杨家村窖藏出土</b> <b> 盘内壁刻有372字铭文,记述了单氏家族八代人辅佐十二位周王的历史,印证《史记》世系准确性,被称为“西周断代史实证”,是"家国一体"观念的体现,是迄今发现铭文最多的青铜盘,被誉为“中华第一盘”。</b> <b>伯各卣(you)<br>西周<br>1980年 渭滨区竹园沟*国墓地七号墓出土</b> <h1> 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依托考古研究与文献记载,汇集宝鸡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1500余件,涵盖“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和“智慧之光”四大部分。展览充分结合现代科技,通过实物陈列、多媒体互动与场景复原,全方位呈现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深厚内涵。</h1> <b>*伯双耳方座簋(gui)<br> 西周 </b><div><b> 1981年 金台区纸坊头*国墓地一号墓</b></div> <b>象尊<br>西周<br>1974年 渭滨区茹家庄*国墓地一号墓出土</b> <b>铜方壶<br>春秋<br>1987年 陇县东南镇边家庄村出土</b> <b>蟠( pan )螭( chi )纹盘<br>春秋<br>陈仓区出土</b> <b>秦公镈( b ó)<br>春秋<br>1978年 陈仓区太公庙村出土</b> <b>龙纹单头齿方筒形铜构件<br>春秋<br>1973年 凤翔区城关镇豆腐村出土</b> <b>蒜头壶<br>汉代<br>捐赠</b> <b>兽面纹双耳方座簋( gui )<br>西周<br>1980年 渭滨区竹园沟*国墓地十三号墓出土</b><br> <b>*伯甗( y ă n )<br>西周<br>1974年渭滨区茹家庄*国墓地一号墓出土</b> 刖<b>人守门方鼎</b><div><b>西周</b></div><div><b>1988年 渭滨区茹家庄窖藏出土</b></div> <b>涡纹罍( I é i )<br>西周<br>1997年扶风县法门镇齐家村出土</b> <b>回首龙纹卣(you)<br>西周<br>渭滨区神农镇峪泉村周墓出土</b> <b>兽面纹盉( h ẻ)<br>西周<br>1980年渭滨区竹园沟*国墓地十三号墓出土</b> <b>双耳双环簋( gui )<br>西周<br>1974年 渭滨区茹家庄*国墓地二号墓出土</b> <b>*季尊<br>西周<br>1980年 渭滨区竹园沟*国墓地四号墓出土</b> <b>涡纹罍( l é i )<br>西周<br>1981年 金台区纸坊头*国墓地一号墓出土</b> <b>兽面纹甗( y ă n )<br>西周<br>1981年 金台区纸坊头*国墓地一号墓出土</b> <b>*伯四耳方座簋(gui)<br>西周<br>1981年 金台区纸坊头*国墓地一号墓出土</b> <h1> 该展览以物证史、以史为纲,借助青铜器、玉器、陶器与金器等珍贵文物,系统展示了周族崛起、古公迁岐、武王克商、分封诸侯、周公制礼、秦君巡狩及穆公称霸等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再现周秦时代的政治、文化与社会风貌,揭示青铜文明的精神内核,彰显周秦时代对华夏文明的深远贡献,堪称一部恢弘而不朽的青铜史书。<div> 在此,笔者谨分享博物馆中的部分珍贵展品,以飨读者。<br><div><br></div></div></h1> <b>兽面纹簋( gui )<br>西周<br>1980年 渭滨区竹园沟*国墓地七号墓出土</b> <b>蕉叶纹鼎<br>西周<br>1980年 渭滨区竹园沟*国墓地七号墓出土</b> <b>提梁卣( you )<br>西周<br>1980年 渭滨区竹园沟*国墓地八号墓出土</b> <b>户方彝<br>商末周初<br>2012年 渭滨区石鼓山墓地三号墓出土</b> <b>龙纹禁<br>商末周初<br>2012年 渭滨区石鼓山墓地三号墓出土</b> <b>父甲壶<br>商代<br>2012年 渭滨区石鼓山墓地三号墓出土</b> <b>亚羌父乙罍( l é i )<br>商末周初<br>2012年 渭滨区石鼓山墓地三号墓出土</b> <b>天盂<br>西周晚期<br>2003年 眉县马家镇杨家村窖藏出土</b> <b>*( xing )簋(gui) <br>西周<br>1976年 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一号窖藏出土</b><br> <b>四十二年逨(lai)鼎<br>西周晚期<br>2003年 眉县马家镇杨家村窖藏出土</b> <b>四十二年逨(lai)鼎内壁,刻有铭文</b> <b>良知 2025.09.0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