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初体验(2025.8.22-8.24)

彩虹之上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之旅和群里朋友约了好久,一直未能实现,最近不知怎地,大数据像猜到了我心思,一直推送相关视频和文章,实在心痒难耐,拉上闺蜜又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  周五下午,带上熟菜、面包、零食锅巴,登上高铁。坐定,闺蜜又掏出饮料、水果加熟菱。哈哈,出游仪式感满满!</p> <p class="ql-block">  每次出游,乘高铁的居多,毕竟我俩只有周末时间。准时的车次,干净的车厢,舒适的座位,稳定的网络信号,便民的充电插口,都是我们选择高铁出游的理由。看,车厢内快开学的小朋友还能补个作业。🤭</p> <p class="ql-block">  高铁穿梭在青山绿水间,和闺蜜边聊天边吃着各色小食,看着车窗外闪现的不同风景,心情也像天上的云一样轻盈自由。</p> <p class="ql-block">  远山如黛,云雾缠绵地绕在山腰。一片片田野从眼前掠过,绿得沁人心脾,偶尔点缀着几座红顶小屋,宁静得像童话里的场景。列车掠过树林、越过村庄,穿过群山,奔向那座以瓷闻名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暮色降临的前一刻,我们终于到达景德镇北站。惯例,闺蜜叫网约车,从出站到乘车点的一小段路上,黑车司机频频搭讪,看闺蜜老叫不到车,我竟有些意动,谨慎的闺蜜最后还是果断回绝。这是不是和我们各自工作经历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就是遵纪守法。</p> <p class="ql-block">  这次来景德镇,我把住宿定在了陶溪川附近民宿,知道那里人肯定多,但没想到有这么多人,车子一直走不向前,我们决定下车步行去民宿。下车付车费,发现闺蜜受黑车司机干扰,叫错了平台,再想找载我们的那辆网约车,它早已汇入车海,不知所踪,幸好最后顺利解决,也是让我们对这旅游城市交通有了初体验。</p> <p class="ql-block">  走去民宿路上斜坡处,远远看着以为是随地乱扔的垃圾,走近一看,原来是各种瓷器镶嵌在水泥中做成的装饰,真是既豪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到达民宿放好包,脱去紧绷的工作服,穿上闺蜜送的丝绸感旗袍,就像脱去了一身疲惫,换上惬意心情,踩着舒适软鞋,和闺蜜去逛那灯火摇曳的陶溪川夜市。</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陶溪川,被暖黄的灯光勾勒出迷人的轮廓。红砖老厂房在光影交错中仿佛低声讲述着瓷都往事,而熙攘的市集则为这里注入了鲜活的现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的市集有好几个,陶溪川集市、乐天集市、雕塑瓷厂集市、陶阳新村集市等。而陶溪川的周末夜市最有特色,夜市摊位需要官方准入,整个集市分四个摊位区,黄帐篷为创意区,白帐篷为设计师区,绿帐篷为传统区,红帐篷为创意区。各式瓷器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  我俩漫步其间,仿佛跌入了一个瓷器的梦幻世界。摊位一个紧挨着一个,上面铺满了各式各样的陶瓷作品:有温润如玉的青花茶具,有色彩明艳的粉彩花瓶,有设计新潮的卡通摆件,还有精巧别致的陶瓷饰品。吸引人们驻足欣赏、细细把玩。</p> <p class="ql-block">  许多摊主本身就是创作者,其中不乏年轻的“景漂”艺术家和当地院校的学生。他们热情地介绍着自己的作品,从灵感来源到制作工艺,眼神里闪烁着对陶瓷的热爱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  游客们穿梭于摊蓬之间,时而俯身挑选,时而举杯端详。耳边传来轻声的赞叹、愉快的讨价还价声,还有直播摊主活泼的推介声,共同交织成市集独特的背景乐。正如有人笑言:“没有一个游客,能空着手走出陶溪川。” 在这里淘器物的乐趣,不仅在于拥有独一无二的美物,更在于邂逅器物背后那份手作的温度和创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踏入陶溪川市集不久,我们的目光就被一只绘着雪景的玲珑杯吸引住了——远山覆雪、寒枝凝霜,一蓑孤舟独钓寒江雪,孤舟、飞鸟与满月使用了玲珑杯技法,像把一整幅静谧冬日的意境收进了杯身。在灯光照射下,是那般素雅又灵动,一下子击中了心扉。闺蜜:“不如一人收一只,作个旅行纪念?”</p><p class="ql-block"> 偏偏理智在那一刻跳了出来:“再往前逛逛吧,说不定还有更美的…”“也对,看看价位合不合适…” 于是我们按下心动,带着一丝犹豫走入人潮。</p> <p class="ql-block">  可接下来走过的每个摊位,仿佛都成了它的对照。比它鲜艳的,少了那份清幽;比它精致的,缺了那缕诗意。绕了一圈,心里惦念的仍是那幅雪景。就像注定一般,我们又折返寻它。</p><p class="ql-block"> 然而摊主却笑了笑:“卖了好几只…现在只剩这一只了,不过家里还有,要的话,明天来拿。” 仅剩的一只!我们一边惋惜没有当即下手,一边又庆幸还有最后的机会。赶忙和老板说定,明天一定早早来取。从犹豫到坚定、从错过到约定的小小曲折,也让这只瓷杯成了这趟旅行中一个小故事。</p><p class="ql-block"> 或许旅行中总该允许自己偶尔“冲动”一点——因为有些美好,一旦错过,或许就是永远。</p> <p class="ql-block">  背着不再空落落的袋子,心满意足地回民宿。来景德镇买瓷器项目已打勾☑️,明天还有做瓷器和看瓷器项目。</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觉睡到自然醒,找个早餐店尝当地特色早餐--冷粉、油条包麻糍。冷粉不冷而是热的,不明白为什么叫冷粉。我俩都不吃辣,寡淡的粉因此少了“颜色”,但也还是很好吃,特别是粗粉。</p> <p class="ql-block">  在民宿老板家租了小电驴,又一次带上闺蜜,骑行在热闹街道。呶,就这辆732573的电驴,还挺重,难得骑电动车的我自我感觉还挺能!哈哈~</p> <p class="ql-block">  把体验做瓷器项目定在雕塑瓷厂的和光同尘店有两个原因,一是这家店比较大,不但能体验做瓷器,还能体验做玻璃,网上口碑也不错,闺蜜家儿子首推。二是地处雕塑瓷厂内,可顺带逛一下雕塑瓷厂。对我俩这种慢游的人来说,也算多玩了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  把车停在雕塑瓷厂南门已是9点,手作店也是9点开门,我们还没预约,时间紧,就沿着雕塑瓷厂主路走走吧,小弄堂精品店留待下次。</p> <p class="ql-block">  本来和闺蜜说好体验做瓷器的,结果我看了玻璃制作,一下被吸引了。遂她做瓷器我做玻璃。</p> <p class="ql-block">  网上先选好要做的器皿样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彩色玻璃棒在高温喷枪下加热融化,借助镊子等工具塑形。先转一个两种颜色玻璃融合成的圆形花盆,再拉个长长的仙人掌,还有仙人掌枝节,仙人掌的尖刺…</p> <p class="ql-block">  这个过程需要全神贯注,因为玻璃冷却很快,容错率较低,但亲眼看着一团熔融的玻璃在手中变成预想的形状,非常奇妙,也非常治愈。</p> <p class="ql-block">  指导老师一直在旁鼓励,教导我耐心应对。期间还因玻璃受热不均炸了一个,蹭到了手,虽不严重,但她还是做了个小蘑菇送我,以表歉意。</p> <p class="ql-block">  看着旁边人做了首饰,吹了玻璃杯,原来是我选了个难度最高的样式。一个半小时才做了两个,看看成品,自我感觉挺满意~</p> <p class="ql-block">  闺蜜在楼下做瓷器,还帮我也做了个素坯盆,让我把盆简单凹个造型。</p> <p class="ql-block">  等玻璃制作完,我俩就坐一起给各自的花盆构思画画。我没那画工,干脆以色彩夺眼球。闺蜜有功底,明显画的有意境多了。画完让她在花盆上留字,我的花盆:“各美其美”,她自己的花盆:“美美与共”,哇,真是画龙点睛,两花盆成了一套!</p> <p class="ql-block">  原来参观博物馆时,还看不上那些陶罐,现在自己体验了一回,才知道,能把坯拉成形就很不容易,不要说厚薄均匀、规则花纹了。能做成老祖宗那样的,就成艺术品了!这做瓷器体验,算不算是一次文化的触摸?!</p> <p class="ql-block">  几小时的手工体验眨眼就过,留好邮寄地址,我们去马路对面的景湘记吃午饭。</p> <p class="ql-block">  看这一大桌,都是特色物什:特色一,豆冲河鱼一锅鲜,难得不辣的江西特色菜,很鲜美,必吃;特色二,一桌一个电饭锅,店内靠墙还排了几十个,看来江西菜很下饭;特色三,一桌一个塑料盆和水壶,给客人洗碗碟用。虽对杀菌没啥用,但心里就是觉得烫了的碗碟才干净。</p> <p class="ql-block">  吃好午饭,骑上电驴,我们马不停蹄继续赶往下一站--中国陶瓷博物馆,体验此行最后一个项目--看瓷器。</p> <p class="ql-block">  沿路防石坡都是陶瓷装饰,所经建筑带有窑口设计,就连横跨昌江的桥墩上,都是制瓷工序展示。甚至在陶溪川旁指示路牌中还看到个青花瓷瓶。不愧为景德镇,处处彰显着瓷都魅力!</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凭借丰富的馆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解中国陶瓷艺术、尤其是景德镇千年瓷都发展史的重要窗口。它的门票也非常难预约,0点、8点、12点放票了三次,最后在12点时终于抢到了一个不热门时段,不枉我设闹钟蹲点抢。</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瓷器、瓷业与城市发展史陈列”系统地展示了景德镇两千多年的冶陶史、一千多年的官窑史和六百多年的御窑史。展览通过“水土宜陶、天赐景德”、“技术创新、体系完备”、“千年窑火、举世闻名”等单元,完整呈现了景德镇陶瓷的发展脉络。</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收藏了新石器时代至现代的陶瓷珍品5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600余件。这些藏品涵盖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史中的代表品种。许多元代青花瓷和明清官窑瓷是馆藏亮点,近现代如“珠山八友”等艺术家的作品也极具价值。篇幅所限,我会另写一篇来介绍。</p> <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馆返回民宿的路上,恰好撞见一天中最温柔的蓝调时刻。我们在桥上停了好几次车,来欣赏这旅行中不期而遇的蓝调之美。桥上车流如织,电动车灯划出的细长光痕,与古典的观音阁交错成趣。</p> <p class="ql-block">  起源于安徽祁门县的昌江,在大桥下缓缓向远处铺陈。当年作为景德镇物资供应和瓷器外运的重要通道,是景德镇与外部世界沟通的纽带,被景德镇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  骑行过昌江,来到抚州弄。夜幕下的抚州弄,是一座被烟火点亮的江湖。门口石牌坊在暖黄灯光中巍然矗立,“抚州弄”三个鎏金大字之下,刻着“书翰才情临川俊杰续昌南新梦,器环瓷韵珠山圣地传抚州古风”。这里因清代抚州籍移民建立的会馆得名,至今仍是景德镇市井文化的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  走进抚州弄,街道不宽,却被灯光、招牌与人群填得满满当当。“景味私房菜”“炒河粉”“香辣鸭脖”的霓虹闪烁摇曳,三轮餐车旁围着等热食的食客,水果摊前大姐正笑着招揽:“新鲜,便宜!”</p> <p class="ql-block">  真正让我们走不动路的,是“谭婆饺子粑”。店面不大,却人气爆棚。招牌上写满本地风味:饺子粑、碱水粑、冷粉、瓦罐汤…我们挤进去点了一份饺子粑和一份碱水粑。刚出笼的饺子粑,外皮糯软,馅料咸香,刚出锅的碱水粑,同样锅气十足,咸淡合口。坐桌边烫着嘴吃完,才懂了什么叫“日子过得稳,天天肉炒粉”的踏实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  回民宿,稍加修整,二刷陶溪川,取昨日约定的杯子。闺蜜一不小心又多买了几个,自我安慰:“这是送我妈的,这是送侄女的,没买多。”</p> <p class="ql-block">  陶溪川集市附近民宿很多,还各有特色,第三天一早,我们拐到巷子另一头,去吃另一网红早餐--牛骨粉。</p> <p class="ql-block">  为避开辣味,费劲巴力的挑了一份牛骨粉、一份蛋蒸肉、一份绿豆汤,蛋蒸肉很鲜美,绿豆汤太冷,最好吃的还是牛骨粉,牛骨微微辣,让人啃的停不下来,粉很劲道,汤清却不寡淡,两人合着吃,份量刚刚好。</p> <p class="ql-block">  因为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回程高铁一直没候补到好的班次,只能坐11:30的那班。还剩2小时,我们三刷陶溪川。</p> <p class="ql-block">  白日的陶溪川和夜晚截然不同。像是褪去了夜晚华服的艺术家,换上了一身闲适自在的棉麻衫。阳光倾泻在宽阔的柏油路上,南大门的黑色金属拱廊在蓝天下勾勒出简洁的线条,少了灯光的魔幻,却多了几分明朗与开阔。</p> <p class="ql-block">  红砖建筑群在日光下显露出原本的质感——砖缝清晰、墙面斑驳,爬墙的藤蔓垂下绿意。那些夜晚闪着霓虹的招牌此刻安静休憩。绘着蓝调山水的楼梯,人走上去,感觉每一步都踩在艺术里。</p> <p class="ql-block">  穿过写有“美国威斯康星州姐妹城市”的友谊拱门,砖石地面向前延伸。芭蕉叶在风中轻摇,树影斑驳洒落,推开的一扇窗上,映衬的是湛蓝的天与绵软的云,粗大梧桐树前,随意摆放着几张桌椅,供人憩息喝杯咖啡。恍惚间,感觉自己还真到了威斯康星州。</p> <p class="ql-block">  白日的市集,像一位休憩中的舞者。阳光倾泻,将红砖厂房与高耸烟囱的轮廓勾勒得清晰而硬朗。街道空旷,两侧鹅黄色的遮阳伞整齐收束,如同静候指令的卫兵。只待夜幕降临,就撑起伞裙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  白日的陶溪川,不再有夜市里的喧腾热闹,却更适合发呆、漫步、细看建筑细节,静静感受艺术街区与生活气息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和闺蜜在出口处红砖墙前笑着自拍,青花瓷装饰字与藤蔓成为最自然的背景。笑着与陶溪川告别,我们还会再来的。</p> <p class="ql-block">  十五分钟车程就到达景德镇北站,按照车站指示牌走,却在入口处,被工作人员劝导着走另一个平时不怎么开放的入口,大太阳底下,四十多度高温,虽然才一二百米的路,心里也有点不爽。</p> <p class="ql-block">  待走近这新建的高铁站,刚才的不爽瞬间被眼前美景抚平。</p> <p class="ql-block">  在大厅中央,蓝白相间的传统纹样,被绘制在巨大的椭圆形穹顶上,如同一个倒置的青花瓷碗,盛满了千年的瓷都韵致。那极具设计感的镂空幕墙,规则的几何图形切割出光影,透过它们,能望见站外摇曳的绿意。它像一扇巨大的花窗,既将自然引入室内,也仿佛将旅人的思绪引向远方。光洁如镜的地面将它们完整倒映,旅客经过,身影被拉长在地面上,与光影交织,留下最后一张无声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等我们坐在候车室座椅上,抬头望去,检票口上方便是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壁画。连绵的山峦以黑白灰的笔触铺展开来,雾气氤氲,仿佛将江西的灵秀山水都浓缩于此。连出风口周围都不忘点缀青花纹样。太赞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不再只是一个匆匆路过的车站,它用山水、青花与光影,为我们的景德镇之旅,写下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宁静而悠长的尾声。</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初体验,是一场在瓷韵、烟火与慢节奏中穿梭的感官旅行,唯有交通是这慢节奏中忙乱的插曲。</p><p class="ql-block"> 景德镇还是一座矛盾之城——它扛着千年的厚重历史,却被年轻人的创意染得轻快;它保留着市井的喧闹烟火,却又在博物馆与工作室里守护着极致的宁静。来这里,不必追求打卡完美,因为真正的美好,藏于一只淘来的精美瓷杯、一次失败的拉坯体验,甚至一口被辣到呛咳却忍不住再尝的牛骨汤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9.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