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十四、别过毡房入画廊:喀英德库什台至唐布拉漫记</b><div>2025 年 8 月 7 日午后,我们挥别了喀英德库什台村,车窗外的白色毡房与黄绿草原渐渐远去,那份眷恋却在心头萦绕。</div> 135、带着对喀英德库什台村的美好回忆,我们驱车前往风景如画的唐布拉百里画廊景区。<div>唐布拉百里画廊其实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景区,这里不收门票,却因风景迷人,引来众多自驾游客打卡,成为伊犁环线自驾游客必选之地。</div> 136、穿越唐布拉百里画廊的公路叫 S315 省道,它东连那拉提,西接独库公路,是进出伊犁的必经之路。百里画廊全程 90 多公里,沿途分布着多个观景台,方便游客随时驻足欣赏美景。 137、一路行驶,车窗外的风光如同流动的画卷,不断变幻着模样。山峦连绵起伏,有的披着浓郁的绿,像是被墨绿的颜料泼洒过一般;有的则是浅淡的青,带着几分朦胧的诗意,层次分明得如同精心晕染的水墨画。 138、途中经过的唐布拉观景台,是俯瞰整个河谷的绝佳位置。拾级登上木质观景台,眼前的景象瞬间铺展成壮阔的长卷:脚下的喀什河谷如一条巨蟒,在草原与森林间肆意游走,两岸的云杉林像被修剪过的绿篱,整齐地排列在坡地边缘。 139、风穿过观景台的栏杆,带着松脂与野花混合的香气,耳畔还能隐约听见河谷深处传来的流水声,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地躺在了这片天地里。 140、我们先后在几个观景台停留,其中 S 弯观景台给人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 141、站在观景台上俯瞰,河流如同一条碧绿的绸带,优雅地拐出几道 S 形曲线,两岸草木丰茂,绿意盎然,与远处的山景共同构成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让人心醉神迷,久久不愿移开视线。 142、一路饱览美景,傍晚时分,我们抵达了当晚的住宿地布拉克营地。营地内,白色的毡房整齐排列,像一个个安静的音符; 143、周围是开阔的草原,风吹过,草浪翻滚,带来阵阵青草的清香;远处山峦在暮色中若隐若现,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144、布拉克营地,在这里,既能感受到草原的辽阔与苍茫,又能享受相对舒适的住宿条件,为这一天的行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五、寻秘山间:从布拉克营地到自然深处</b></h3><div><b>145、</b></div> 146、2025 年 8 月 8 日,我们经 S315 省道向西南方向拐进一条通往老鹰湖的乡道,包车的司机笑着说他都从来没走过这条路。我们满心期待,渴望深入到最自然、原始的天地里,寻找那份都市中早已遗失的纯粹与宁静。 147、车子行驶在乡道上,沿途风光不断变换。行至一处养蜂地,只见养蜂人正忙碌着,她身穿防护装备,戴着纱帽蹲在蜂箱旁,手里的木铲轻轻撬动箱盖,成群的黑蜂像流动的墨色云雾在她周身盘旋。 148、这里的黑蜂蜜是本地特有的品种,它们采蜜的范围广,周边山坡、草原上各种各样的野花,像野苜蓿、野薄荷这些,都是它们的蜜源。这种蜜,颜色深浓,透着光泽,闻着有股特别浓郁的花香味,那是因为黑蜂能把多种野花的精华都汇聚到蜜里。 149、这黑蜂蜜,是靠天山雪水滋养的野花酿出来的。你看那坡上的野党参、贝母,还有河谷边的野蔷薇,黑蜂能飞十里地采蜜,把几十种花香都揉进蜜里。 159、而且这蜜口感醇厚,甜而不腻,营养也丰富,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正是这份野性与醇厚,让这里的黑蜂蜜在北疆的牧民之间闻名遐迩,连乌鲁木齐的药铺都托人来收。 151、继续前行,我们来到哈萨克牧民的居住地。毡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充满了独特的民族风情。 152、毡房外,一群孩子正在一棵大树下快乐地荡着秋千,银铃般的笑声在草原上空飘荡,那无忧无虑的模样,感染着每一个路过的人,让我们也仿佛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 153、一路向着更深处行进,眼前的景色愈发壮美。河流奔腾,清澈的水流在石头间欢快穿梭;远处山峦起伏,轮廓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清晰;草原广袤无垠,马儿正悠闲地低头吃草,偶尔抬头望向远方,似也在沉醉这大自然的馈赠。 154、每一处风景,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这次向着未知乡道的探寻,是一场与自然和纯真的美好邂逅。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六、草原深处的慢时光</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当我踏入这片草原,仿佛瞬间被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所包裹。</div></div> 155、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毡房旁,两位哈萨克族老人正惬意地坐在一张铺着花布的旧沙发上,她们轻声交谈着,脸上满是平和的笑意,仿佛在分享着生活里的点滴趣事。不远处,一个孩子正骑着自行车欢快地玩耍,为这片静谧的草原增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 156、再往前,一片开阔的草地上,成群的马儿或悠闲地低头吃草,或慵懒地卧在地上休憩。它们的毛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油亮,与周围翠绿的草地、挺拔的树木以及远处连绵的青山相映成趣。 157、顺着草地边缘的溪流前行,一位哈萨克族小伙骑着棕色的骏马缓缓走来。他穿着红色的上衣,身姿挺拔,骏马踏着稳健的步伐,蹄子偶尔溅起溪流的水花。溪流的水清澈见底,在阳光下发着粼粼波光,周围的石块被水流冲刷得圆润光滑,整个场景充满了草原牧民特有的洒脱与豪迈。 158、继续深入草原,又见到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在一片地势稍高的草地上,一位穿着粉色上衣的母亲正跪着为马儿挤奶,她的动作熟练而轻柔,身旁的少年则认真地帮忙提着奶桶,桶里已经装了小半桶鲜奶,散发着淡淡的乳香。 159、再看那片茂密的森林,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一条溪流从森林边缘蜿蜒而过,几匹马儿在溪流旁的草地上悠然吃草,与森林、溪流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野趣的画面。 160、沿着溪流向上游走去,一座由原木搭建的简易小桥横跨在溪流之上。桥的另一侧,几座毡房静静地伫立在草地上,周围散落着一些马儿,它们或低头觅食,或抬头眺望远方。 161、走近毡房,能看到毡房的外观十分有特色,白色的毡布上装饰着精美的花纹。有位牧民正在毡房外整理着什么,旁边还放着太阳能板,既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 162、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几匹马儿聚在一起,它们似乎在交流着什么,周围的草地上散落着一些石块和枯木,为这片草原增添了几分粗犷的质感。远处,更多的马儿在草地上活动,整个草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163、站在一处高坡向下望去,几座毡房坐落在绿草如茵的山坡上,周围环绕着高大的树木。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山顶被茂密的森林覆盖,天空湛蓝,白云朵朵,整个画面层次分明,宛如一幅精美的油画。 164、最后,来到溪流的下游,看到两个女孩正在溪边提水。她们一个拿着蓝色的塑料桶,一个提着金属桶,小心翼翼地在布满石块的溪边打水。溪水清澈冰凉,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她们的裤脚,但她们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仿佛这简单的提水劳作也是一种快乐的游戏。 165、这片草原,既有大自然的壮美景色,又有牧民们质朴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活场景,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沉浸在这草原深处的慢时光里。<div><br></div> 166、不远处的草地上,几匹马儿或低头饮水,或静静站立。一位牧民正细心地照料着它们,看着马儿们悠然的姿态,能感受到牧民与这些生灵间的默契与温情。 167、视野拓展,更广阔的草原上,毡房星星点点,马儿成群结队。翠绿的草地、挺拔的树木与远处的青山相映,构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草原画卷,每一处都透着自然的壮美与宁静。 168、一位身着花围裙的牧民,提着装有马奶的水桶在草地上行走,身旁的马儿或走或停,仿佛与她相伴。这一幕,将草原生活的质朴与日常,展现得淋漓尽致。 169、在一处简易的遮阳棚下,两位牧民正忙碌着,旁边停放的摩托车与周围的桶盆等物,透着生活的烟火气。不远处的马儿安静伫立,似在陪伴着劳作的人们。 170、毡房旁,太阳能板静静立着,现代科技与传统游牧生活在此悄然融合。远处溪流潺潺,马儿在河畔或食草或漫步,草原的每一处,都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171、偶遇一家牧民,经包车师傅(他会哈萨克语)翻译,我们和他们进行了简单交流。了解到,每年十月底至次年五月初,他们会聚居在地势平缓的镇上;五月中旬大地回春、绿草萌发,便迁徙到山里坡地。如今生活条件改善,家家都有汽车或拖拉机。我们给小孙女递上点心、饮料,还为他们拍了张合影。 172、溪流旁,几匹马儿低头饮水,溪水清澈,倒映着周围的草木与天空。不远处的坡上,毡房与林木相依,整个场景静谧而美好,仿佛时间都在此刻慢了下来。 173、更远处的草地上,一辆红色拖拉机正在割草作业,在广袤的草原上划出一道道痕迹。这现代的农耕机械,为传统的草原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也彰显着草原生活在时代中的发展与变迁。<br>一路行来,草原的景、草原的人、草原的生活,都深深印在脑海里,这趟草原之行,满是自然的馈赠与人文的温暖。<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七、草原深处的壮美与温情</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174、当无人机缓缓升起,眼前的景象瞬间变得辽阔而震撼。河流宛如一条银色的巨龙,在广袤的草原与森林间蜿蜒穿梭,两岸的林木郁郁葱葱,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深绿色的绒毯,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接,构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绝美画卷。</span></div></h3> 175、换个角度俯瞰,大片收割后的草地呈现出温暖的黄褐色,与河流的清冽、树木的苍翠相互映衬,色彩层次丰富得如同大师笔下的油画。 176、再看那山谷之间,河流顺着地势缓缓流淌,一条公路如同黑色的绸带,与河流相伴延伸向远方。两侧的山坡上,草地与林木交错分布,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整个画面既有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又有着人类生活的细腻痕迹,和谐得让人沉醉。 178、河流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仿佛撒满了碎金,蜿蜒曲折的河道,像是大地书写的灵动诗篇。公路上偶尔有车辆驶过,留下短暂的车影,为这静谧的天地增添了一丝动感,也让人感受到现代与自然在此处的完美交融。 179、把视野放得更广阔些,草原、河流、森林、村落与远处的蓝天、白云共同构成了一幅宏大而壮丽的画面。河流如同大地的血脉,滋养着两岸的生灵,村落里的房屋错落有致,在绿色的草原与茂密的森林间,宛如世外桃源,宁静而美好,让人不禁心生向往。 180、河流在草原上分出众多支流,如同毛细血管般,细密地滋养着沿岸的每一寸土地。草地上,树木零星分布,为这片开阔的草原增添了几分错落的美感。 181、又是一片广袤的草原,河流曲折蜿蜒,在大地上勾勒出优美的线条。周围的山坡与草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开阔。远处的村落与林木,为这片草原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展现出草原独特的生态与人文之美,让人流连忘返。 182、一片收割整齐的草地上,草垛如棋子般散布在各处。一个少年在草地上行走,他的身影在辽阔的天地间显得渺小却又充满欢乐。远处的村落、林木与连绵的山脉,共同构成了他生活的背景,也让这片草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希望,仿佛能看到他与这片土地的深厚羁绊。 183、近处的草地上,草垛星罗棋布,河流在不远处静静流淌,两岸树木成荫。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山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整个画面宛如一首舒缓的田园诗,宁静、祥和,让人的心灵也随之得到了治愈。 184、蓝天白云下,草垛遍布,河流蜿蜒,树木点缀其间,远处的山脉巍峨耸立。草原的辽阔与壮美尽显,每一处景色都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草原生活的质朴,让人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与热爱,期待着下一次与它的相遇。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八、草原深处的诗意栖居</b></div>185、无人机继续攀升,眼前的画面愈发壮阔。远处连绵的山脉如巨龙般横卧,峰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带着几分神秘。山脚下,草原如绿色的绒毯铺展,河流像银色的丝带穿梭其中,还有那星星点点的白色毡房,如同散落在绿毯上的珍珠,一切都美得像童话。<br> 186、随着视角拉近,山谷间的景致清晰起来。茂密的森林郁郁葱葱,河流顺着山谷蜿蜒,几顶白色的毡房错落分布在河畔的草地上。偶尔能看到牧民骑着马,驱赶着牛羊,清脆的牧歌仿佛能穿透屏幕传来,那是属于草原的灵动乐章。 187、再看那片被森林环绕的草地,毡房周围,马儿悠闲地吃着草,牧民们在毡房外忙碌着,有的在整理绳索,有的在准备食物,生活的气息与自然的美景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温馨的草原生活画卷。 188、把视野放得更宽,山谷、河流、森林与远处的山脉共同勾勒出宏大的背景,而散布其间的毡房与牧民,又为这宏大添上了细腻的一笔,让整个画面既有大自然的雄浑,又有人间的温情。 189、当无人机垂直向下,河流的纹理、毡房的布局都清晰可见。河流如大地的血脉,滋养着沿岸的草木与生灵;毡房则是牧民们流动的家,随水草而居,与自然和谐共生。 190、更近距离地俯瞰,几顶毡房紧密地挨在一起,周围停着几辆汽车,显示出这里既保留着传统的游牧生活,也融入了现代的元素。清澈的河水在旁边欢快流淌,为这片营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191、再次聚焦这片营地,毡房、树木、河流相互映衬,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草原上的诗意栖居。牧民们与自然相伴,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这份宁静与美好,让人心生向往。 <p class="ql-block">192、最后,当无人机缓缓下降,眼前的草原、河流、毡房与远处的山脉渐渐融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仿佛一首由自然与人文共同谱写的田园诗,让人沉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只愿将这草原深处的美好,永远定格在记忆里。</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 摄 影:禅 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后 期:禅 语</p><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寄往大山的信》</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