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入住旺泉古街,在去找餐馆的路上无意间看到天宁寺牌楼。缘分。</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塔和山门。</p><p class="ql-block">Any monky peep show behide the door? 山门内有什么可窥视的好事吗?</p> <p class="ql-block">金光闪闪。可是高高在上须仰视才见的东西总给我一种不接地气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可曾有哪座三五尺高的土地庙成为有名的旅游景点吗?人们可能不拜平视的神。</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塔的南边到中山路之间是一片高低错落有致的广场,正好做舞台。仲夏之夜,何不演一出现代版的《图兰朵》?把《哈姆雷特》+《水浒传》+《少林寺》捏一块堆儿定是一台好戏。剧情捏造中,但不用期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州寺庙攘纷纷,遥看佛祖惊断魂。</p><p class="ql-block">经文如今可有变?金权银杖搅乾坤。</p> <p class="ql-block">起得太早了,景点甚至早点铺都没有开门。正定是一座千年古城,但运营这座文化旅游城市的可能是嗜好夜生活的新一代。或许这里从来就没有京城公园那样早六点就开门的传统。</p> <p class="ql-block">边走边看沿东墙头向南然后向西走了一个多小时,两处脚踏车租赁处一家饮料店一间破败的咖啡屋都关着,一晨跑的年轻女子,一遛狗的中年男子,一个漫步中找垃圾的清洁工,两个修城墙坡道的泥瓦工,都是外地人模样。看来溜嗓子遛弯儿都不是鲜虞国的风俗。也许不是本地年轻人偏多,而是老乔的视神经太习惯于帝都园林的老龄化晨景久矣。</p> <p class="ql-block">一镜四塔,从左到右,开元寺须弥塔,广惠寺多宝塔,临济寺澄灵塔,天宁寺凌霄塔。</p> <p class="ql-block">听着城墙下绿化带里乌鸫和噪鹛的晨曲,走到城南门楼,终于开始见点人气,七八个花枝招展的大嫂似乎是在排练舞蹈节目。走近才知道是某市来的文游小团在拍直播。然后在下城墙的长坡上看到几个岭南人向两个长者问附近可有吃早茶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老乔“大哥”终于见到两个同龄的本地人。一边同行过马路,一边说人家的城墙景观好,且24小时向公众开放。羡慕。原来也是来自京城的人,退休后回到故乡正定。没想到人家比老乔年长,六十有八九,只是退休晚,两头黑发。又羡慕一回。</p><p class="ql-block">南望正定城门。停车场免费。羡慕不过来了。人说正定好地方啊——</p> <p class="ql-block">古人也会说正定是个好地方。根据考古挖掘成果,这里的行政中心在商周至清末是这么漂移的:商周交际时鲜虞国都-位于现在正定新城铺镇(起),战国时期中山国之东桓邑-位于现在石家庄东桓古城(途),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州郡路府治所-位于现在开元寺南广场(终)。</p> <p class="ql-block">隔墙拍塔尖。</p> <p class="ql-block">这么怪异的东西,头一会儿在佛寺的塔上见到。是建塔之时就这么设计的呢?还是后期修缮时工匠按自己的理解改的呢?</p> <p class="ql-block">等到八点半,终于开门了。多年来,第一次成为某景区某一天的第一位游客。</p><p class="ql-block">按照多数文化网民的标准,广惠寺当属名寺。一,乾隆来过,还题诗三首;二,梁思成考察过,还留有游记和报告;三,很多人来打卡发帖甚至直播。</p><p class="ql-block">1991-199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围绕多宝塔进行了勘探发掘。他们在塔的南边发现了前殿和天王殿的地基遗迹,在塔的北边发现了地藏殿的遗迹。现在广惠寺的院墙内除了多宝塔外,其他古寺建筑早已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乾隆三顾广惠寺塔分别是在1750,1781和1786年。那时多宝塔周边广惠寺的佛殿已经废毁了吗?有点难以想象。既然乾隆有诗记过广惠寺塔,他可曾有诗记述广惠寺呢?这得去查看乾隆诗题全集。老乔还没那么浓的兴趣。</p><p class="ql-block">1933年顾颉刚梁思成等来考察时,广惠寺只剩部分残毁的多宝塔。有很多网文说广惠寺的殿宇废毁于清后期。什么原因呢?</p><p class="ql-block">1796-1804的白莲教起义、1840-1842/1856-1860的两次鸦片战争、1851-1864的太平天国运动、1853-1868的捻军起义都离正定很远。1899-1900的义和团运动虽然波及到保定、邢台和衡水,但也没有波及到正定。</p><p class="ql-block">或许,乾隆来广惠寺时就已经只剩多宝塔了,或许清末期民国初广惠寺和多宝塔遇上了其他倒霉的事。地震?瘟疫?迷,无人肯费功夫去解的迷。</p> <p class="ql-block">绕塔一周,发现这塔的确结构有点复杂。这是个十字(四角)和八角两种对称摞在一起的结构。下面平面图由尚校戌和许正发表在2018年11月的《遗产与保护研究》杂志上。</p><p class="ql-block">从塔的外观看,像是一座圆锥形的白塔被一座多边形的房子包了起来,两部分风格迥然不同,以至于我猜是分两次甚至三次建成的。塔的最高层是圆锥形,中间两层是八角形,地面第一层的塔心也是八角形。但是这个地面第一层的四个边之外又加盖了四间套房,而每间小套房被减去一个外角。从平面图看,这四间套房得形状像一个六角形的苯环。</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把塔建成这样?多宝塔嘛。可能塔內每个小室都供奉着不同的宝物。这每间小套房的屋顶上是五个圆形的花盆上叠着一个方形的花盆,方花盆上有一个松果形的宝塔。这象征着什么意义呢?</p><p class="ql-block">说塔內多宝,既名多宝塔是老乔开玩笑。但名多宝塔,的确是因为塔內藏有“多宝”。寺院内存有残碑,刻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碑上《镇州广惠寺多宝塔记》中说,“塔中有多宝释迦二如来之石像。原来多宝塔之名源于塔内所藏多宝如来佛像。</p><p class="ql-block">像菩萨有多种菩萨一样,如来佛也有不同说道的如来佛。多宝如来,大概是有很多宝物的如来佛吧?但佛占有宝物作什么?不会的,因为佛家讲贪嗔痴慢疑五宗罪(五毒)之首就是贪。反过来,也不该有人因供奉佛就能得到多宝的回馈吧?那不也是贪心的满足吗?如来既如来,贴个多宝标签作甚?佛有比较心吗?佛教故事里的很多概念甚至故事本身与佛陀的主张充满了矛盾。这,我猜,不是佛陀的原意,而是后人在用自己的语言颂扬佛陀时中夹杂了多许世俗的杂念。佛陀会说“我有一宝”,“我有多宝”吗?不会。无论是袖怀宝物的佛,施予宝物的佛,甚至所谓多宝是精神意义上的多宝如来,都是给佛施加了不当的前缀。宝物,是世俗的概念。</p> <p class="ql-block">多宝塔也称华塔,或花塔。这座华塔的塔冠上半部布满浮雕。浮雕成八角对称分布,造型有力士第1,海兽第2(正定县志里称其为吼头),狮子第3(短粗得像狗),象第4(象牙短小得像开玩笑,牙签儿)。正定县志说还有小方塔第5,好吧。但为什么在各种兽中加上塔呢?正定县志里说得比较混乱,一段说除了狮子还有豹,另一段没有提豹子。我觉说猫科动物比较准确,这华塔上的狮啊,豹啊,都四不像,与动物园的狮虎豹相去甚远。正定县志里说浮雕造型里还有仰莲第6,佛像第7和菩萨像第8。或许是损坏到看不出来了,我没看到,与之无缘。也许写正定县志的人就是凑数。</p><p class="ql-block">的确独特,说孤品没毛病。说华丽精美,拉倒吧。我觉得这华塔浮雕只是怪异,甚至有点丑。</p><p class="ql-block">当然,艺术嘛,未必非得美。艺术只是为表现,表达。崩克的发型和服饰就是一种表达,但多数普通人觉得丑的表达形式。</p><p class="ql-block">说点客观的问题吧,为什么这浮雕的大猫这么短粗?是原创作者没学过解剖?还是什么别的原因?象牙为什么短而小,小得像牙签儿一样?那些力士为什么都没面目?是被风雨侵蚀掉了吗?也许都是浮雕材料不适的原因?什么材料?<a href="https://wk.baidu.com/view/a7facb76a0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a?_wkts_=1752814959532&bdQuery=1991%E5%B9%B4+%E6%AD%A3%E5%AE%9A+%E5%AF%B9%E5%B9%BF%E6%83%A0%E5%AF%BA+%E5%8B%98%E6%8E%A2+%E5%8F%91%E6%8E%98"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光绪版《正定县志》记载:“ (华塔) 琢石为虎、豹、狮、象之形, 饰以五彩势凌霄”</a> 。但为什么众多网文,包括一些研究报告都不提浮雕的材料呢?什么石头这么不耐候?</p> <p class="ql-block">虽然被名人抬成名寺名塔,广惠寺和广惠寺花塔的身世还是相当不明朗。为何而建?谁建的?建于何时?明清的正定县志等文献记述往日的传说,广惠寺初建于唐代贞元年间(785-805)。1997年修缮时在华塔的二层佛龛壁上的题记有北宋的“太平兴国二年”的字样-AD977年。华塔的三层室内有两尊佛像,其中一座佛像有两种字迹的铭文,在末尾之一有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c5MjEwMA==&mid=2655652100&idx=3&sn=e105e10a9b6dff93b322fde4ec6c4bdd&chksm=bd5d7b4f8a2af259429fb34265093856e45ad6da294a6ed5a630349c4e24257a8558151f5eba&scene=27"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贞元十一年三月二十八日移此功德供养”</a>字样。显示佛像在公元795年从他处移至塔内。这说明华塔建造时间不晚于唐贞元十一年暨795年。正定文物保管所的郭玲娣和樊瑞平在《文物》杂志2014第5期发了文章<a href="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999248176"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正定广惠寺花塔内的二尊唐开元年白石佛造像</a>,文章揭示了广惠寺与同城开元寺和隆兴寺之间的密切关系。</p><p class="ql-block">公元795年是什么时候呢?长安城里金銮殿上做皇帝的是唐朝第十位皇帝德宗李适,在他的治下大唐正由盛而衰。</p> <p class="ql-block">虽然名扬四海,临济寺的占地面积并非很大。</p><p class="ql-block">说临济寺初建于东魏兴和二年(AD540),虽人云亦云,实则牵强附会。初建时寺名未知,住持和尚也没留下法号,出资人没有任何记载。原址在正定东南现在恒阳路国际会议中心到城东路清真寺之间滹沱河畔。旧址现已无存,只留两个小村庄承东西临济村之名。毕竟一千五百年了。</p> <p class="ql-block">大门开不得。这真难以理解。要知道正定临济寺可是全球临济宗的祖庭啊!为什么让来祖庭拜佛的信徒进出时走旁门左道呢?</p> <p class="ql-block">澄灵塔,“义玄禅师衣钵塔”。有另一说,临济宗师祖师义玄圆寂后,弟子们移一半舍利藏于此塔内。但如今澄灵塔前的铭牌里并没有舍利之说。</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按着在度娘带领下的知乎美篇等自媒体的叙述捋一捋,义玄禅师与临济寺澄灵塔的故事大致如下,</p><p class="ql-block">义玄,俗姓邢,曹州(今菏泽)人,可能生于唐贞元年间。如果传说中义玄享年80岁是真,当生于AD786或787年。义玄青少年时在曹州出家,具体年月,恐怕义玄自己也不会记得。</p><p class="ql-block">~817年,义玄到江西宜丰县黄檗寺师从希运禅师学法。但这可能不是义玄初见希运。有少数文章说义玄在二十岁(~807年)第一次在安徽见希运,萌生入希运禅门的意念。但没见到详尽叙述,而另一面也没有在记述希运的文章中看到。</p><p class="ql-block">850年,义玄来到镇州,改旧寺庙建临济禅院。有文章说希运在850年圆寂,也有文章说是855年。</p><p class="ql-block">854年,义玄在镇州创立临济宗。</p><p class="ql-block">860年(唐咸通元年),临济院毁于兵燹,太尉墨君和舍城内住所,改建寺院,请义玄住持。</p><p class="ql-block">临济寺建成后不久,义玄即离开临济寺,入住河府长官王常侍的府邸。而后不久又去了大名府的兴化寺。这也应了当初义玄与希运作别时说的话,“不是(去)河南,便是(去)河北”。此时高僧已是古稀之人。那年月,镇州恒州地区被成德军内众多的安史余孽割据,相互之间的争战不断。城外临济院甚至镇州城内临济寺并不安全。</p><p class="ql-block">河府,既陪都洛阳的河南府,相当于北京的顺天府,皇城外的大都市和郊区行政区域。常侍,是中常侍或散骑常侍的简称,都是皇帝的近臣,东汉后期曾封给宦官。约等于今天的总统顾问,像国家安全顾问,临时或长久的政府效率部DOE部长。中常侍多属文臣,干各种杂事,类似特别顾问,参事,或打入各种官宦团伙的卧底特务。散骑常侍多为武官,皇帝出行时的随从。没有固定的专职,没有固定的领地。聪明,听话,嘴甜,会溜须拍马,顺带陪皇上八卦。放今天白宫或国会山里就会替领导安排谈判,记者会,私人约会和饭局,在饭馆埋单,或开房退房,去海湖庄园打前站,替领导去听会,去传达抓非法移民的指示精神或吹风,去当某某地区某某事务的特使。在企业里,则是助理,不管部长,独立董事之类。到了唐朝中后期,常侍是一种头衔,随便封给有战功的武臣或敌方叛将或唐朝叛军的降将,还有给退休前或刚刚亡故的老臣。“按XX级享受医疗报销待遇”,“按XX级退休”。</p><p class="ql-block">举个唐朝的例子,李白的好友,那个别董大写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就是个高常侍。</p><p class="ql-block">保护义玄禅师的王常侍,名王敬初,襄阳人,当时河南府的府尹。王常侍信佛,禅宗,但不是临济宗支部的。王敬初是禅宗支系沩仰宗创始人沩山灵佑的俗家弟子。</p><p class="ql-block">有些网文称王敬初为“河府主”,作者或许是金庸小说或日本动漫看太多了。明清小说里有寨主的称号。也可能这些博主受山东某些企业影响,其中高层干部有“平台主”,“小微主”,“区块主”等头衔。这既非大唐文言,也未必是日本白话。Conglish.</p><p class="ql-block">867年,临济宗师义玄在兴化寺圆寂。</p> <p class="ql-block">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的这些高僧大德的故事都是传说。或时间有错,或夸张很多,或添枝加叶。弟子后学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就把前辈师傅吹上天,这不仅限于僧界,学术界更是变本加厉。儒家弟子把孔丘吹捧成至圣先师,可绝不开口说孔夫子被盗跖吓得屁滚尿流的故事,也不会提孔夫子去拜会老子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等着晾干头发的老子转身。那是《庄子》里的故事,估计是庄子门徒或庄粉们编的故事。这不会是炎黄子孙独有的毛病,大概率是人类的通病。只不过查国外的历史资料太不方便,我们对洋人的糗故事知之甚少而已。</p><p class="ql-block">按《中国禅宗通史》里引用的禅宗典籍或演义故事里的传说,义玄不会在黄檗山跟随希运33年之久,前后几次凑起来大约也就六七八年而已。问题是希运本人也是安徽江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到处跑。义玄也不是仅师从希运一人。</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非常有名的一幅悬雕,非常有名的菩萨像。风格与隆兴寺一尊菩萨像非常相似。网上的照片显示,侧面拍更好看。但当时为了不打扰两个跪拜者,只远远地简单拍了一张。网上介绍很多,不必赘述。再者,金光闪闪的佛像菩萨像观音像总让老乔我心中纠结。</p><p class="ql-block">有个问题似乎可以分享一下,认真求索佛意者可在金光闪闪之中见如来吗?</p><p class="ql-block">老乔愚见,虽然佛有三十二相,金玉非其表也。</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建于东魏兴和二年(AD540),原名净观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易名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须弥塔:始建于唐贞观十年(AD636)。</p> <p class="ql-block">力士在佛教故事中大概就是抬轿的,或驮物的,像石碑下的赑屃。</p><p class="ql-block">力士在许多佛教建筑中都扮演比较突出的角色,按现在电影的术语说属于有名有姓的角色,至少等于水手甲或匪兵乙之类,而不是未列入演员名单中的群众演员。不知何故。</p><p class="ql-block">前一次看到力士造型是应县木塔中弥勒佛的宝座下 ,六个彩装力士。上一次在定州开元寺看到从古塔上卸下来的铁力士。</p> <p class="ql-block">塔的石门框还有些造型。</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内悬铜钟一口。不知是否原物。</p> <p class="ql-block">残缺的三门楼。</p> <p class="ql-block">这是北京建筑大学古建2051级学生给三门楼作的AI复原图。他们还作了一个AI视频<a href="https://b23.tv/JYTWAO1"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河北正定开元寺三楼门复原设计</a>,模拟了复建的过程。</p><p class="ql-block">正定开元寺三楼门始建于唐如意年间(AD692),是寺院的主入口建筑。三楼门一层原有12根石柱,二楼为木结构,早已焚毁。2008年对残存的12根石柱进行原位修复。</p> <p class="ql-block">正定四塔,各有个的历史故事。从建筑美学的角度也各有特色。如果说临济寺澄灵塔像赵孟頫的楷书《心经》,天宁寺凌霄塔像柳公权的《玄秘塔》,广惠寺的多宝塔像郑板桥的《赠潘桐冈》诗轴,开元寺的须弥塔则像东汉无名氏的《礼器碑》。雁塔,老乔的最爱。</p><p class="ql-block">可惜,正定开元寺损毁年代久远,现处于寸土寸金的旅游闹市中心,院落狭小,文物填充,围栏密布,空间逼仄。拍须弥塔法相庄严的全貌很难。</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及凌霄塔,建于唐代宗时期(AD762-77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