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湖北邬氏文化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始终铭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深刻内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与革命先烈历经14年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换来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山河破碎的危局中坚守抗争,最终不仅赢得了民族的尊严与独立,更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为人类正义事业刻下不朽丰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9月3日,这个承载着民族记忆与荣光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早已深深镌刻在中国人民心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永远激励我们跨越一切艰难险阻,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今,我们回望历史,更要将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传承下去,让这份精神力量成为指引未来的明灯,守护和平、开创更美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  邬梅生,男,1912年6月出生,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邬家大湾人,1941年5月参军,新四军五师13旅38团一营一连战士,1943年3月,邬梅生在一次对日战斗中被打散,在寻找部队途中,被汉奸告密,新四军身份暴露,被日军抓获,1943年5月在杨店东街(乱坟岗)被杀害,壮烈牺牲,时龄31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邬梅生请缨杀日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 邬梅生,1912年6月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邬家大湾的一个贫寒家庭。父亲邬传谟育有两子,长子邬梅生,幼子邬德生,一家人靠帮地主打长工维持生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国仇家恨</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领导人民走上武装全面抗日的道路。1938年10月28日,孝感城沦陷。日军入侵孝感各地后,烧杀抢掠,蹂躏妇女,奴役劳工,毒害人民,无恶不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保家卫国</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39年夏,李先念率队南下,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1941年5月,新四军五师十三旅旅长周志坚率部进入孝感南部湖区,在孝七区区长饶民太领导的抗日游击队配合下,开辟汉(川、阳)孝(感)(黄)陂抗日游击根据地。面对日军暴行,孝感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击,各地出现妻送夫、父送子参军抗日的热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41年5月,战火蔓延至孝感杨店。贫苦出身的邬传谟目睹日军的烧杀抢掠,将学木匠手艺的邬梅生和在地主家做长工的弟弟邬德生唤至跟前,沉重地说:“如今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时局又动荡,温饱都成问题,日本人还打到了家门口。我考虑再三,你们兄弟俩得有一个去当兵,老大梅生成婚数年,尚无子嗣,德生已有两个儿子(长子爱清1939年3月出生,国清1941年5月出生),梅生你无牵无挂,就去当兵吧?德生有2个孩子,我让他留在家中,把大儿爱清过继给你,你看咋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邬梅生没有丝毫犹豫,双膝跪下恭敬答道:“一切听父亲大人安排,孩儿没有意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这样,邬梅生遵父命,怀着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于1941年5月参军,投身抗日救亡的烽火征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部队后分配到新四军5师13旅38团一营一连,成为一名新四军战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41年10月中旬,天气渐冷,刚参加新四军不久的邬梅生和38团一营一连的战友们,每日刻苦训练,苦练杀敌本领。</p><p class="ql-block">军营里环境虽艰苦,但不像在家里经常饿饭,穷苦出身的邬梅生在部队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时部队正扩编发展革命队伍,供给困难,缺衣少食,武器装备紧缺,急需一批物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首战告捷</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41年秋天,时任新四军5师13旅38团团长冯仁恩想出一个办法,决定袭击日寇运输队,为团里搞些装备物资。邬梅生所在的一连听说有任务,而且是真枪实弹打小日本,还能缴获物资,大家兴奋得一夜未眠,跃跃欲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8团冯仁恩团长率部驻扎在九口堰,据侦察员情报,日军第三师团一支运输队每天拂晓从广水镇向驻守在应山县城的日军运送物资,运输队共有100多辆马车,由40多名日本兵武装护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官兵们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伏击地点选在应山县城与广水镇之间的九眼桥。天还没亮,三十八团参谋长朱坊就带领一连和三连在九眼桥设下埋伏。当太阳升起一竿子高时,敌人运输队进入伏击圈,早已等候在公路两旁的一连和三连官兵一齐开火。日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余下的抵抗一阵后夺路而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一仗打得相当漂亮,运输队日军大部被消灭,100多辆马车的枪支弹药、药品、被服、马匹全部被缴获。这是邬梅生参加新四军后的第一次战斗,他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后,邬梅生的身影不断在战场上穿梭,他以勇猛的气概、不怕死的精神,和战友们一道冲锋陷阵,英勇杀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热血洒疆</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42年12月,新四军五师十三旅三十八团在湖北大悟山地区完成整训任务后,奉师旅首长命令到天(门)汉(川)地区与四十五团换防,准备深入湖北京山、潜江、荆门一带打击日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新四军第5师13旅38团在团长冯仁恩的率领下,1200人于12月13日从大悟山五师根据地出发。因要越过平汉线,沿途有日军不少据点,所以行军选择在晚上。16日凌晨,部队到达安陆南端高庙地区的一个村子里。由于夜以继日地行军,部队既累又乏,冯仁恩团长决定让部队在这个村子里宿营,计划16日晚继续前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确保安全,宿营前,冯仁恩团长亲自部署警戒,一营一连在村北头高地设军事哨,监视桑树店方向日军;战斗力最强的九连驻守高庙制高点,因为制高点若丢失,整个38团就会处于日军的火力笼罩之下;二连、三连在高庙一左一右进行屏护,整个警戒部署十分严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6日早晨6时许,三十八团驻地村外枪声大作。原来,汉奸将部队行踪告密,驻湖北应城、安陆等地的日军一个大队和伪军,分两路向杨家河、高庙地区的新四军突袭,向驻村外的38团发起了猛烈进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负责警戒的新四军部队迅速与敌人展开激战,团长冯仁恩亲自率部亲临前线阻击敌人。但因敌人突袭,攻势凶猛,高庙阵地很快失守,部队陷入被动挨打局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8团冯团长命令部队务必夺回失守的阵地,一营一连连长支永胜带领邬梅生所在的连队,经过多次激战后夺回了被敌人占领的其他哨兵阵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敌人疯狂反扑,久攻不下后,用大炮向阵地狂轰滥炸,并不断发射燃烧弹,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多钟。由于日军武器装备精良,配有重机枪和山炮,而新四军只有轻型武器,最终,38团及邬梅生所在一连和其他两个连伤亡惨重,阵地再次失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时,敌人调集大批日军一千多人对新四军38团形成包围态势,日军第三师团师团长藤田进立即命令安陆、应城、汉川等地的日军火速增援,妄图将新四军38团置于死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新四军38团经过长时间激战,已处于劣势,形势危急,只能勉强支撑,若日军援兵一到,新四军38团面临全团被歼的危险。邬梅生所在的一连,在连长支永胜受伤的情况下奋起反击,拼死抵抗,三排长李永富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战斗一直打到傍晚时分,新四军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战斗到天黑。因夜晚天气漆黑,日军停止了攻击,38团立即收拢兵力,趁着夜色向外突围成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次战斗,新四军38团损失惨重,牺牲247人,伤40多人。在突围中,邬梅生所在的连队虽有部分战士突围成功,但都与部队失去了联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英勇牺牲</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邬梅生与战友们突围后在寻找部队的途中,被汉奸告密,新四军身份暴露,在杨店被日军抓获。1943年5月,邬梅生在杨店东街(乱坟岗)被杀害,壮烈牺牲,现场还有6名新四军战士一同被杀害。</p><p class="ql-block"> 邬梅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一九八二年十二月,邬梅生被湖北省民政厅录入《湖北省革命烈士英名录》。</p><p class="ql-block">(采写: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邬志华)</p> <p class="ql-block">烈士邬梅生在八十年后回家乡入土为安(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