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江南韵味的老街——小河直街

红叶秋韵

<p class="ql-block">  小河直街位于杭州拱墅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地处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以保持清末民初的水乡民居风貌和运河商埠文化而闻名,是杭州整体传统风貌,运河民居群落保存最完整的街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原来杭州的风景,不仅在西湖,在良渚、更在大运河畔。</p><p class="ql-block"> 今年六月中旬,我们去杭州旅游,到达的当天下午便慕名来到了小河直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记载:小河直街自南宋起,就因运河漕运兴盛,成为货物运输集散地。明清时期商业繁荣,民国时期到达鼎盛,成为杭州运河沿线底层人民生活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走在雨中的小河直街,水墨江南的画卷徐徐展开:“一河两街”的格局,白墙黛瓦,木质老宅,一楼为商铺,二楼为居所的历史建筑风光,完好地保存了清末民初的水乡特色。</p> <p class="ql-block">唐宋时,南来北往的船只络绎不绝,水陆两运在此驻泊。上下八府,四乡八里乡民的蔬菜瓜果,稻米蚕桑,鱼虾河鲜在此交易,小河直街从一个日出而市,日中而散的草市,发展成为一个固定的集市。</p> <p class="ql-block">  自2007年启动修复,2009年开放的小河直街,是一条韵味十足的杭州老街,这里有米行、茧行、布庄等老店铺。而其中历史遗存保留最好的是“酱园”古作坊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个历经百年的酱园,地处水路交通要津,来往船只繁多,当时的码头工人又苦又累,酱菜是他们最好的下饭菜了。打一壶老酒,就着酱菜喝下去,和工友们唠唠家常,歇歇脚,这都成了小河直街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 当年方增昌酱园的古法手艺,代代相传,这里的酱油、酱菜、老酒,养活了众多的寻常百姓。现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间烟火,不仅是老一辈的味道记忆,也成为了杭州的非遗。</p><p class="ql-block"> 顺着小河直街一直往前走,在最西头的路边,有一口“街心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据说民国时,小河直街的茶楼生意兴隆,方圆数十里的居民都来此喝茶。茶楼里经常请一些江湖艺人来此唱戏、说书,茶客们喝着用井水冲泡的茶,便可过上一天半晌的。2009年经过整修的茶楼又重新开业了。</p> <p class="ql-block">  小河直街沿河分布着码头,河埠头等航运遗迹,集中反映了当年运河航运,生产劳动和平民的生活文化,是研究运河历史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  小河直街的运河是支流,当年繁忙的漕运景象早已不再了。现在往返游船带给游客们的是观光,是享受,是沉思…</p> <p class="ql-block">  绿波荡漾,小船悠悠,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p><p class="ql-block"> 小河直街分为里街和外街。外街更加繁华热闹;里街相对安静一些。外街和里街仍居住着老杭州人,延续着市井烟火气。同时也引进了咖啡馆、手工作坊等艺术空间。</p> <p class="ql-block">  小河直街上,还有一些情景雕塑,好似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一个下午的时间,我放慢脚步,踏着被雨淋湿了的青石板路,探寻着这条沉淀了历史精华,聚集了老杭州韵味,最有烟火气的小河直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