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在首都北京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提起国家阅兵,我总会回想起41年前,我1984年在炮兵学院上学期间,参加建国35周年国家阅兵的情况。 <b> 既然历史选择了我,我就担起这神圣的使命。</b>作为“五零后”,我们几乎经历过共和国所有的大运动、大事件和大变革。职责神圣、国家至上的信念,早已刻在了我们的生命中。所以当有机会代表当代军人,接受国家和人民检阅时,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便油然而生。既然是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就要担负起扬国威,展军威的神圣使命。 <b> 既然我赶上了,就要展现当代中国军人的风采。</b>我所在的炮兵学院方队,可以说是全军炮兵营团干部中的精英。参加国家阅兵,既是一种无尚荣光的机遇,也是一个磨练和升华自我的过程。我们就是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军人,不仅要有键壮的体魄,娴熟的技巧动作,还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风采。 <b> 既然机遇给了我,就要展示“阅兵人”最好的风貌。</b>为了完成用时仅4分钟,通过天安门东西华表间746米的正步行进,我们时常与零下30度严寒,零上50度的酷暑抗争,甚至是暴雨中在无遮挡的飞机跑道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当时我们训练口号:“流汗流血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我们在超长时间,超高(低)温度、超强负荷的训练中,为了练正步踏地有力,我们在腿上绑两公斤的沙袋;为了保持整个方队横、纵、斜三条线的一致,许多人捆绑T型板,双腿捆上背包带睡觉。我为了纠正头习惯性右偏的毛病,不惜在衣领上别上一排金属别针,每踢一步就会鲜血直流。我的体重也由原来的56公斤掉到48公斤。 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在人均行程二万五千里;每天饮水10公斤;60%人便血或烂裆;人均穿过3双阅兵靴,用过1-2公斤铁鞋掌;每天要在帐篷温度在50度以上,身体泡在汗水中睡觉这样的体力和意志的锻造之后,终于在1984年10月1日站在了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的阅兵线上。 <b>既然我们收获了许多,也必然会失去许多。</b>参加文革之后首次国家阅兵,让受阅官兵收获了巨大的荣誉,甚至实现了将军梦。然而我们也付出了为国尽忠就未能为父母尽孝,为国效力却失去恋人的代价。我也因为不能陪妻子待产而失去了未曾见面的爱子…… 因为我们是军人,深深懂得国大于家的道理;在国家和个人利益面前,我们别无选择唯有义无反顾。 <b>注:受阅时部职别:原炮兵学院指挥系83级学员;受阅时为受阅第五方队第10排面第25人。</b> <b> 感谢您的关注 恭候您的指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