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健康笑杨虎群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设立的纪念日,时间为每年的9月3日。 </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以决议的形式,正式确定每年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出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日为9月3日。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p><p class="ql-block"> 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为了牢记历史,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击毙日本鬼子》</b></h1><p class="ql-block"> 1937 年 9 月 30 日,我已是八路军 129师第 386 旅第 772 团 3 营 9 连的一名班长。</p><p class="ql-block"> 我们全班战士随全师从陕西富平县庄里镇一带出征。经过数日行军,部队抵达韩城的芝川镇。</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大木船渡过黄河,踏入了山西地界。在侯马镇登上火车沿同蒲路北上,不日便抵达太原,后转至阳泉。我和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乘火车,我们几百人挤在一节车厢里,各自坐在自己的背包上。</p><p class="ql-block"> 抵达阳泉后,我 386 旅奉命紧急奔赴娘子关外围。我们听说林彪的 115 师在平型关打了大胜仗。特别是听到 385 旅打了阳明堡,炸毁日军的二十几架飞机的消息后,更是激情万分。大家十分想打一场大仗硬仗,好好同日本鬼子较量一番。 </p><p class="ql-block"> 经过反复侦察,探明日军将从娘子关以南的地方运送补给,支援太原战役。我 772团接到上级的命令,准备在七亘村设伏袭击日军。</p><p class="ql-block"> 七亘村,坐落在晋冀交界的太行山深山沟壑之中,这一带地势险峻,山峦叠嶂,无数条深谷沟壑分布其间。一条三、四米宽的大路沿着溪河穿过数丈高的山崖峡谷,蜿蜒伸展有二十来里路。崎岖的山路顺涧底贯通延绵的山峦,将石门口至七亘村连在一起。这便成了娘子关以南,西进平定、太原的唯一通道。</p><p class="ql-block"> 10 月 26 日拂晓,王近山副团长率 3 营进入伏击地区。11 连和 12 连为主要设伏兵力,布置在大道两旁的山崖上,阵前指挥由3 营副营长尤太忠负责。我所在的 9 连和 10连部署在七亘村附近的高地上,作为预备队准备突击之用,由 3 营营长郭国言指挥。防止敌步兵抢占有利地形负隅顽抗。总之,一定要在山涧的大道上全歼日军。</p><p class="ql-block"> 一切准备完毕,我们头戴用树枝、野草扎成的伪装帽,静静地匍伏在山崖上,等待“猎物”进网。</p><p class="ql-block"> 上午 9 时左右,测鱼镇日军辎重部队,在步兵 200 余人掩护下 , 进入伏击区。车队足足过了半个多小时,后面的后卫部队都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时,团部的那挺重机枪首先响了起来。紧接着机关枪、步枪、手榴弹齐响。行进中的日军根本就没想到会遭此袭击,一下子被打懵了,等醒悟过来已被撂倒了一大片。</p><p class="ql-block"> 山沟里的鬼子车队被 12 连打得人仰马翻,人畜相撞,乱成了一锅粥。11 连按计划用火力分割日军,截住了日军先头部队的回援。</p><p class="ql-block">日军毕竟训练有素,在混乱中清醒过来,马上调整火力配置,几人一组,依赖马匹和大车作掩护,顽强抗击。日军的后卫部队看到中间的辎重部队被袭击,立刻分成两拨,一拨向前增援,另一拨向后撤退,企图抢占制高点,掩护骡马车队后撤。</p><p class="ql-block">向前突入的敌后卫部队,被 11 连火力阻隔在路边不能动弹。向后撤的那部分日军企图朝东石门方向逃窜,被埋伏在此的特务连的一个排,封锁在了路口,将日军堵在山谷里,这才叫“关门打狗”。</p><p class="ql-block"> 此时,响起了冲锋号,副营长尤太忠率领 11 连和 12 连的战士们杀下山岗,与鬼子展开了肉搏战……我们担任预备队的 9 连和10 连也投入了战斗。战士们如猛虎下山,顺山沟一下子冲入敌群,双方拼刺刀杀得难解难分……</p><p class="ql-block"> 日本人拼刺刀很有一手,刀法娴熟,力量大,速度猛。若一个对一个单挑,我们还真不是日本鬼子的对手。</p><p class="ql-block"> 我和一个战士两人对一个鬼子,经过几个回合,好不容易才把鬼子逼到了断崖边,我俩边喊边示意鬼子缴枪投降。这个日军长得矮墩墩的,但很壮实,一脸的横肉,竟毫不理睬我们俩个中国军人,嘴里叽里咕噜的叨唠着鸟语,端着刺刀朝我反扑上来。我心想,老子拼刺刀赢不了你,就让枪子送你去见阎王吧!我一边大吼:“干掉他狗日的!”一边使出“老班长”教我的绝招,将刀尖往下一压,扣动了扳机,毫不留情地击毙了这个狂妄的侵略者。伴着一声枪响,我骂了句:“日你先人的!滚回日本去吧!”小鬼子身子一歪,栽倒在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战斗结束了,八路军全歼日军三百多人,打死和缴获骡马几百匹和枪支弹药、无线电器材、粮食等大量军用物资。</p><p class="ql-block">在七亘村伏击成功的消息,上级很快就知道了。</p><p class="ql-block"> 刘伯承师长非常高兴地来到 772 团,并提出就在七亘村再打一次伏击战。许多人不相信鬼子吃了亏还会上当。刘师长说:“水无常势,兵无常形,一般来说,谁都知道战争中不会这样重复用兵。日军就更想不到我们八路军会在同一个地点再次设伏。大家想想,日军将娘子关的右翼作为突破口,并且已经有了进展,这是要打通正太路,威逼太原。从石门到七亘村的地形来看,这是日军的必经之路。他们的先遣部队在正太路的西段得势,后勤补给就必定会跟上。他们一定还会走这条路,我们可以在这条路上再作文章。”</p><p class="ql-block"> “用兵不复”是常规,“兵不厌诈”则是常理。刘师长再次设伏七亘村的计划开始实施了。</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埋伏地点稍稍移了一下。陈赓旅长下达了战斗命令,任务同上次调了个个:我们 9 连和 10 连担任突击任务,11 连、12连等成了预备队。</p><p class="ql-block"> 为了迷惑日军,当 27 日日军派兵到七亘村来收尸时,刘伯承让 772 团主力当着日军的面佯装撤退,造成七亘村无兵把守的假象。实际上我们 772 团 3 营绕了一圈又返了回来,集结在七亘村西改道庙公路南侧山地里。</p><p class="ql-block"> 28 日晨,敌人的辎重部队果然循原路过来了,前后有 100 多骑兵,300 多步兵作掩护。他们毕竟吃过亏,一路加强了搜索警戒,遇有可疑处便用迫击炮轰击。到了七亘村附近,他们更加小心翼翼,走一段路就朝道路两边的山崖上轰击,认为安全了然后再走。</p><p class="ql-block"> 那天,在王近山副团长的率领下,我们班带着前天缴获的一挺崭新的歪把子机枪和几支“三八”大盖步枪,和 9 连、10 连的官兵们潜伏在岩缝和草丛中一动也不动。就在这时,老天与我们作对,竟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后来雨越下越大,我们被淋了个透湿,但没有一个人暴露目标。</p><p class="ql-block"> 日军炮击火力侦察后没有发现情况,于是打旗语通知后面的辎重部队前进。雨幕中,日军全部进入了我军的伏击圈。</p><p class="ql-block"> 王副团长一声令下,我 9 连和 10 连率先发起了攻击,手榴弹只需打开保险盖成片往下扔,在敌辎重部队中炸开了花。机枪、步枪 " 哗哗 " 地射向日军……。</p><p class="ql-block"> 这次日军已有准备,一遇打击,没有慌乱,就地组织抵抗。我 9 连、10 连和刚投入战斗的 11 连、12 连,调集全部火力压制日军行动。</p><p class="ql-block"> 日军挨打后立即相互掩护,收缩躲避枪弹,并很快组织力量反击。敌人的武器装备好,战术动作也不错,在被动挨打的情况下,组织了多次的反扑。我们虽占了地形优势,但人数与日军相当,不占优势,因此迟迟未能发起冲锋,就这样相持着。</p><p class="ql-block"> 由于负责增援的第 2 营因雨天路滑,没能按时赶到,因此这次战斗没能将敌全歼。战至黄昏,敌人乘夜色朦胧,突围而出,小部分向西逃往平定,大部分向东退回测鱼镇。</p><p class="ql-block"> “重叠设伏”,取得较大胜利。击毙日军百余名,缴获骡马几十匹。这次战斗,牵制了敌人,使困在旧关以南的曾万钟部 1000余人,从敌人的包围中解救了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摘自父亲的回忆录(《百战沙场》杨常玉的战斗岁月)第十五章</p> <h1><b style="font-size:22px;"> 《水龙吟》</b></h1><p class="ql-block">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p><p class="ql-block"> 胜利80周年</p><h1><b style="font-size:22px;"> 宛平骤起鋒烟,</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铁蹄踏碎芦沟月。</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生灵涂炭,</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疮痍满目,</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山河分裂。</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寒栗三光,</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惨无人道,</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哀鸿凄切。</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痛城萧国破,</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颓垣白骨,</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鬼神泣 ,</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人寰绝。</b></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八载凤凰槃涅,</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奋长缨、</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救国旗猎。</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平型首战,</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高邮决胜,</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台庄雄捷。</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持久鸿篇,</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阋墙御侮,</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国耻湔雪。</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现中华暢盛,</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敌如再犯,</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誓将它灭。</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2025年9月3日于南京</i></p><p class="ql-block"><i> 龙榆生谱苏轼体</i></p><p class="ql-block"><i>《词林正韵》第十八部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