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的精神洗礼一一写在九三大阅兵之际

海上冰花(斌华)

<p class="ql-block">大国崛起的精神洗礼</p><p class="ql-block">——写在九三大阅兵之际</p><p class="ql-block"> 旌旗映红日,浩荡长安道。铁甲卷尘起,列阵风云会。当战机编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划破长空,当钢铁洪流在长安街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当一个个整齐划一的方阵犹如铜墙铁壁般走过天安门,所有在场的、在电视机前的中国人,心里头都憋着一股劲儿,眼眶里也泛着泪花。</p><p class="ql-block"> 这不光是一场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次直击灵魂的精神洗礼。阅兵中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集中亮相一批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都是第一次对外展示。受阅的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是解放军体系作战能力、新域新质战力、战略威慑实力的集中展示,是中国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 </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强音在此交汇,见证一个庄严而神圣的时刻。八十载时光奔流,九三胜利日大阅兵的壮阔画面,依然如洪钟大吕般回荡在民族记忆深处。凝结着血火荣光的英模部队旗帜迎风猎猎,仿佛从弥漫硝烟中奔袭而来,重新屹立于神州大地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是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重要体现;中国以阅兵之姿重申历史正义,这场仪式绝非简单的“肌肉秀”,而是中华民族用钢铁意志浇筑的和平宣言。大阅兵的目的是用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是坚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彰显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坚决捍卫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决心。一些敌对势力试图全面否定二战,是正义的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历史定性,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正面临挑战,这不能不引起高度警惕。</p><p class="ql-block"> 话说当年安可忘,蒙羞受辱铭心上。回溯历史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这不仅是法律的确认,更是中华民族对历史的庄严承诺和致敬。 </p><p class="ql-block">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胜利是打出来的,自信是靠实力赢得的,不是等来的。正因为有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才有了炎黄子孙的扬眉吐气,才有了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才有了中华民族的高度自信。</p><p class="ql-block"> 大阅兵展示的是我军强大的战略威慑力,彰显的是民族自信,而民族自信是靠民族尊严作支撑的。贫弱交加恶犬欺,家山回望一何悲。不妨回顾一下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百余年间,中国一直是被西方侵略和欺负的对象。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从来没有真正得到过西方的尊重,没有谈“尊严”的资格,何谈自信? 圆明园的废墟,依旧兀立着那段凝固的历史:“废宇倾基君好看,艰危始识中兴难”。那近千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把中国人的尊严撕得粉碎。八国联军在北京杀了人,抢了财宝,奸污了妇女,毁了文物,赖着不走,还要举行阅兵式,庆祝“胜利”。谁给你面子,谁给你尊严,谁给你自信?和平不是乞讨来的,而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我们并不是想去伤害谁,而是要告诉世人:我们也有权利过好日子,这个底线不能碰。仼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阻挡中国的崛起,更不能侵犯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p><p class="ql-block"> 戴旭将军说得好:“中国总是对全球的善意过剩、而武力又稍显不足,这种不平衡,恰恰是最致命的。 他以此提醒,真正的和平,绝非无边无际的空想,而是应建立在力量的均衡之上。”你越怕它,它越嚣张。弱国无外交。历史就是这样残酷,这样不留情面。两次世界大战,不论一战还是二战,从理论上来讲,中国都是战胜国,但谈判桌上从来就没有战胜国中国的位置。相反,在战后,中国两次遭受的都是类似战败国般的待遇。在1919年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德国所侵占的中国的权利没有收回,而是被转让给了日本。二战中,中国是抗日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用落后的武器歼灭了最大数量的日军,以伤亡3500万人,损失5000亿美元的巨大代价打败日本法西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而中国这个战胜国却被排斥于对日和约之外,而且埋下了今天钓鱼岛之争的伏笔。日本至今对侵略中国的行为不道歉,不谢罪,不能说与之无关。</p><p class="ql-block"> 中国用大阅兵的钢铁洪流宣告:历史定论不容篡改,军国主义亡灵休想复生。在面对美国的挑衅时,我们绝不能软弱处理!该出手的时候必须给其迎头痛击!从黄海到台海再到南海,美国军舰军机非法闯入中国领海已超百次,光今年8月美军“希金斯”号驱逐舰就硬闯黄岩岛。霸占台湾达五十年的日夲仍不死心,狂妄的叫嚣台湾有事即日夲有事,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台湾的民族败类认贼作父,否定抗战胜利,称日寇投降日为终战日,称大陆为境外敌对势力。2025年7月15日,在日本统合幕僚监发布的新版《防卫白皮书》更是将中国称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赤裸裸将中国列为敌人。针对日本右翼篡改教科书、否认侵略等行径,构筑“历史不容翻案”的防线。与俄罗斯等国携手强化反法西斯阵营的当代延续。</p><p class="ql-block"> 这场大阅兵展现了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磅礴力量;9月3日是镌刻在民族基因里的胜利密码,也是对军国主义最有力的回击。将历史的深沉回望与对盛大阅兵的殷切期盼熔铸一炉,既展现了大国崛起的豪迈自信,也昭示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捍卫尊严的坚定意志,是一种沉甸甸的尊重和缅怀,对和平的珍视与捍卫,对现实的警示与回应。从历史走向未来,当某些国家用阅兵展示“民主火炮”,中国让东风-41导弹披着“和平使命”涂装亮相;阅兵式证明:这个民族既不会遗忘历史,更不会让历史重演。当歼-20划出的尾烟与白鸽齐飞,中国正以独特的方式诠释和平——不是文弱的讴歌,而是带剑的合唱。用“止戈为武”的威慑哲学向世界宣示:我们发展军事力量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不让战争发生。那些质疑“为何要展示杀伤性武器”的声音,恰是遗忘了“以战止战”的东方智慧。近年来由于个别大国沉迷于对抗思维和地缘政治博弈,导致对二战胜利成果的误读与扭曲不断出现,成为当前国际格局陷入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让和平成为信仰,以实力守护和平。王毅外长强调:“强大不为霸权,而为守护和平底线”。从1949年“万国牌”装备到2025年全系国产主战武器,如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歼-20战机,阅兵展现中国“核心技术自主化”的国防能力跃升,传递“不惹事但绝不怕事”的底线思维。维和部队方阵首次参阅、放飞和平鸽仪式,将中国军队定位为“主权盾牌”与“和平之盾”的统一体,回应“中国威胁论”。中国告诉世界——真正的胜利从不在战争本身,而在文明价值的存续;从“小米加步枪”到“北斗加东风”,一个民族用80年完成了从“生存”到“守护”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平可以期盼,但和平不能乞求。乞求来的和平,那就孕育着下一个“九一八”。 西方一小撮邪恶势力及其子孙们忘我之心不死,试图通过西藏独立的喧哗,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东方的千年古国,美日及其帮凶掀起裂台恶浪,否定二战结果,鼓吹台湾归属未定论。南海岛礁遭到群狼疯狂掠夺,大量石油天然气被别国抽取。</p><p class="ql-block"> 美欧日等反华群丑,妄图延缓并推迟人民中国快速崛起的步伐,并重温昔日侵略瓜分中国的旧梦。但是,睡狮已猛醒,巨龙已腾飞。十四年浴血抗日战争,鸭绿江畔、上甘岭上的浴血苦战,西沙海战的滚滚硝烟……无处不是大写的中国人,无时不有热血坚贞的中国魂。</p><p class="ql-block">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开创未来。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盛大的纪念仪式,更是民族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的深情回望与坚定传承。展现的是一个民族的自信与从容;当国之重器在长安街展示排山倒海般力量,不仅彰显着今日国威,同时回答着民族的永恒命题:“我们向何去?”用“后羿”反导系统与“蛟龙”号模型,勾勒科技强军的未来图景。告慰当年以简陋武器浴血奋战的英灵,他们以生命和热血托起的尊严与未来,早已化作今日我们头顶和平的蓝天。更是一个民族在血火中锻打出来的精神坐标——它昭示后人:只有挺直脊梁守护历史的尊严,才能以坚定的步伐迈向复兴的曙光。缅怀,是永志不忘;前行,是最好的致敬;更希望人间永无战争,呼唤世界永久和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