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与父亲,在手机时代唤醒我的阅读记忆

冷残雪

<p class="ql-block">家中大扫除,尘埃翻飞,旧物堆积如山。我喊来父亲帮忙整理。那些被我遗忘在角落的旧书旧纸,在我眼中不过是占地方的杂物,而在父亲眼里,却仿佛藏着时光的温度与故事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父亲是个农民,识字不多,却在我心中,总有着“天才”般的光芒。他翻出一本《文化苦旅》,封面早已卷边,灰尘簌簌而落。我本打算将它与其他废品一起捆走,父亲却轻轻拂去尘土,找来一块干净的布,小心翼翼地擦拭封面。他坐在小板凳上,借着擦汗的空隙,一页页翻看起来。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也洒在那本旧书上,画面宁静得像一幅泛黄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忍不住凑过去,好奇他能从这本几乎散架的书里读出什么。父亲读得很慢,手指划过模糊的字迹时,常常会停顿许久。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的农闲时光,父亲也总爱翻书。那时没有手机,他便会把家中仅有的几本旧书拿出来,坐在门槛上读。我总缠着他讲故事,他便用带着泥土气息的语言,把书中的世界讲给我听。那些故事,成了我童年最明亮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可不知从何时起,手机悄然闯入了我的生活。它像一个万花筒,装满了五花八门的新奇内容。我的闲暇时间被短视频和社交软件填满,常常刷到深夜,眼睛酸涩,内心却空空如也。书本被我遗忘在角落,积满灰尘,我甚至记不起上一次完整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p> <p class="ql-block">看着父亲专注的神情,我鬼使神差地把那本《文化苦旅》拿了回来。书页泛黄发脆,翻开时还带着淡淡的霉味。可当我真正读进去,余秋雨笔下的文化古迹与历史沉思,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被手机禁锢的心灵。那些文字,不像短视频那样一闪而过,它们带着温度与分量,缓缓沉淀在我心底。</p> <p class="ql-block">原来,父亲从未丢下的,不只是那本旧书,更是一种对文字的敬畏与热爱。而我,在手机的“轰炸”中,几乎遗忘了这一切。如今,我把手机放在一旁,重新拾起书本。虽然偶尔仍会被提示音打断,但我开始学着像父亲那样,在浮躁与忙碌中,为阅读留出一点空间。那本旧书《文化苦旅》,成了我心灵的提醒,提醒我在这个手机时代,别丢了读书的能力,也别丢了让心安静下来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