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晓笛的美篇

杏林晓笛

<p class="ql-block"> 品味小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应几位朋友之邀,周末去赵哥老家阆中古城游玩。</p><p class="ql-block"> 学生时代报纸上爱用自己也爱用的一个词叫日新月异,知道意思,感触不深,自己使用纯属模仿或时髦。但现在使用日新月异形容当今中国的发展变化,一点也不夸张。几年前到阆中还是属于比较遥远的地方,乘车要六七个小时,现在通了高速公路,从成都家里出发到阆中只需要两个多小时。</p><p class="ql-block"> 赵哥老家过去殷实,至今在阆中古城还有一套两层楼房的四合院。进门是第一个天井,迎面是厅堂,挂满了一大家人各种时期和场合喜气洋洋的照片并配有简要的文字定义,有点像电影海报。左侧是厨房,异常宽敞整齐干净。右侧是饭厅,正墙布置了一个类似神龛的纪念墙,端端正正地摆放了上两代亲人的照片。天井中央是一个长方形石水缸,金鱼不懂人情世故,自顾自地摆尾游弋。厅堂背后面还有一个更大的四合院天井,周边种以树木花草,幽静雅致。饭厅后面也有一个小小的天井,配置了一个小小的假山,假山虽小花草袭人,自有有品位人家的印迹。家里人特别热情好客,其弟弟妹妹举全家之力在家里自己主厨酒席迎接赵哥及一行客人。</p><p class="ql-block"> 落座就餐,菜品丰盛。赵哥的弟弟妹妹弟媳妹夫等,待客有方,敬酒豪迈。肖哥逞强自被围攻拿下,其余几位大哥酒力有限,惶惶捂杯,唯恐被关注。赵哥和王姐夫妻俩乃家中老大自是笑观盛景乐不可支。</p><p class="ql-block"> 之后两天赵哥弟妹们轮流请吃和游玩,阆中特色大餐小吃好酒好菜名胜古迹自不待言。</p><p class="ql-block"> 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三面环水四面环山的阆中古城自秦置阆中县至今已有2300百多年的建城历史,为古代军事重镇,三国时期张飞在此镇守7年。绝大多数四川人或者阆中本地人决然不知道的是清顺治时期阆中还被设为四川省会17年。古城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贡院等八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华光楼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贡院是全国遗留仅存的几个之一,规模数一数二。保存完好的古街巷61条,古院落数以千计。</p><p class="ql-block"> 阆中古城是我见过的唯一未被时下人为打造古城古镇格式化、原貌保存相对完整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古城,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谐共处,风水文化、天文文化和科举文化独具特色。阆中在唐代出了尹枢、尹极两位状元,宋代出了陈尧叟、陈尧咨两位状元,是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方。据有关史料记载,阆中共考起进士116人、举人404人,被誉为四川的状元之乡、举人之乡。西汉著名历算天文学家阆中人落下闳创造的《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完整的历法。阆中城的风水及唐代袁天罡、李淳风二位阴阳风水学家在阆中神奇斗法的传说更是无不让人津津乐道。还有邵家湾墓群、文笔塔、石室观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等周边古迹也不在少数。总之,没有六七天时间阆中深度游,你只能算到过阆中。</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小城,倒不一定都像阆中城那样古城风貌依旧、文化底蕴十足,而是那是小时候的梦想,以及大城市人们羡慕的质朴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人们普遍认同的小城就是县城。小时候梦想着能够到县城看一看,因为有的老年人一辈子都没有到过县城,当然能够到县城生活更有非分之想了。认识北京一位朋友的名字就叫县城,他说父亲取这个名字的目的就是期望他长大能够进入到县城生活,没想到后来还到了京城。</p><p class="ql-block"> 小城生活方便,交通更是便利没有堵塞之忧,大部分人都是熟人,鲜有三两年没有见过面的,左邻右舍无不知晓,遇上什么事情很容易就有一群人帮你张罗。朋友聚餐座中想起谁一个电话就到了,在大城市是绝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 小城的热闹是成群结队的闲逛和嘻嘻哈哈的熟人亲朋热情招呼,不经意间时不时的有香烟或者水果零食之类的递到你手中。小城的宁静是清石板的沉实与砖瓦的静默,是窄窄的悠长小巷和幽幽的故事传说。小城的清纯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没有惊艳的浓妆艳抹,不必妖娆的打扮,那天然的素颜已足以征服你高傲的心。小城的朴实就像邓丽君的歌《小城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振臂的高亢,也没有低沉的呐喊,几十年前喜欢,几十年后还是喜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