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地下党僧人玉章红色壮歌 【2025年第43期总第71期】 《江心镜随笔漫谈》原创连载

林夕草堂

<p class="ql-block">【编者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铭记无名英雄,传承精神火炬》</b></p><p class="ql-block">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历史进程中,并非所有英雄都有响彻云霄的名号,玉章和尚便是这样一位 “藏于尘埃却闪耀光芒” 的无名英雄。他身披袈裟,是恪守清规的僧人,却以禅房为据点、以云游为掩护,在隐蔽战线为革命事业传递情报;他面对敌人的刺刀与活埋威胁,宁死不屈、守口如瓶,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忠诚誓言。</p><p class="ql-block"> 如今,80 载春秋已逝,天安门广场的纪念活动铭记着民族的胜利荣光,而房山圣水烈士陵园的墓碑、京西上方山的山水,更承载着玉章和尚这样平凡英雄的牺牲与奉献。他的故事,是 “出家人” 心怀家国的生动写照,是共产党人信仰坚定的鲜活例证,更是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的精神缩影。</p><p class="ql-block"> 铭记历史,不仅要缅怀赫赫有名的将帅,更要致敬这些隐于平凡岗位的无名英雄。玉章和尚的事迹提醒我们:伟大的抗战精神与革命精神,既存在于波澜壮阔的战役中,也镌刻在每一位为家国挺身而出的普通人身上。当下,我们弘扬伟大精神、奔赴民族复兴征程,更需从这些 “不该忘却的记忆” 中汲取力量,让英雄的精神火炬代代相传,照亮前行之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一家之言 姑妄言之 絮絮叨叨 不足为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铭记无名英雄 传承精神火炬</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京西地下党僧人玉章红色壮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耶稣诞辰纪年2025年9月2日星期三,也是黄帝开元纪年4722年七月十一,乙巳蛇年甲申月甲戌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咏僧人地下党员玉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禅衣裹志隐京西,暗递烽烟助鼓鼙。</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云洞藏情报国志,木坑埋骨显贞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铁丝穿骨节弥劲,刺刀裂肤言不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八十春秋怀烈迹,上方红韵永昭黎。</span></p> <p class="ql-block">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b>(清代郑燮的《竹石》。 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以赤诚之心照亮前路。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9 月 3 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隆重纪念活动与盛大阅兵仪式,在这样承载着历史重量的时刻,我们回望京西上方山的烽火岁月,一位以僧衣为甲、以信仰为刃的特殊革命者 —— 中共地下党员玉章和尚的故事,正穿越时空,向我们诉说着忠诚与牺牲的真谛。他的名字或许不似名将般家喻户晓,却以“出家人”的身份,在隐蔽战线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传奇,这段记忆,理应被永远珍藏、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烽火映禅心:僧衣下的革命信仰</b></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中,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更是中国首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这场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一举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p><p class="ql-block">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大叙事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殊死决战。彼时,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开始时间最早,更以漫长的坚守与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这场胜利,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重新确立大国地位,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更让中华民族收获了崇高的民族声誉。它是中华民族从近代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更是世界人民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京西房山圣水烈士陵园,左列 11 区 B1-11 号墓碑上,一段简短的文字记录着一位特殊烈士的生平:“玉章(?-1946),上方山僧人。中共地下党员。抗战时期以僧人身份作掩护,为根据地搜集情报,后因叛徒出卖遇害。” 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跨界”的身份——他是身披袈裟、恪守清规的僧人,更是怀揣理想、肩负使命的共产党员。除碑文内容外,至今无人知晓他的其他个人信息。</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位名为玉章的僧人、中共地下党员,已离开我们 79 年。但他的故事,如同一部镌刻着忠诚与信仰的历史教科书,既承载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更凝聚着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力量。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让苦难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在解放前夕的黎明曙光到来之前,玉章和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位与京西大山共生的革命者,用热血为上方山染上了一抹永不褪色的红色,这段历史,永远不该被遗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铁血照丹青:宁死不屈的英雄绝唱</b></p> <p class="ql-block"> 关于玉章和尚的模样与牺牲经过,圣水峪村的老人们有着清晰却沉痛的记忆。2021 年 4 月 4 日,村中党龄最长的退伍老兵、时年 83 岁的史书泉,与 78 岁的老伴臧会珍曾深情回忆:“玉章和尚是个大高个,长方脸盘,两只大眼睛特别有神,跟乡亲们说话时,总是和和气气的。”在村民眼中,他是温和亲切的“师父”,谁也未曾想到,这位常与山间草木为伴的僧人,正悄悄为革命事业传递着关键情报——他的禅房,是秘密联络的据点;他的云游,是搜集信息的征途;他手中的念珠,或许曾默默计数过敌人的动向。</p><p class="ql-block"> 而他牺牲那天的场景,更成了老人们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那天,玉章和尚正在接待庵(现上方山管理处东门西侧),突然听到土匪抓人的嘈杂动静,多年的地下工作经验让他瞬间警觉,立刻从后门撤离,沿着河沟向西,朝着云水洞后山的方向奔跑。可在村里特务的卑劣指引下,土匪紧追不舍,追到村中时,玉章和尚已不见踪影。此时,女特务恶狠狠地断言:“他没回来,肯定躲在山坡上!”最终,土匪在村北港坡的一个山洞里,找到了这位试图隐蔽的革命者。</p><p class="ql-block"> 随后,土匪将玉章和尚押到史书泉家前方(前头院)的空场上示众,还嚣张地扬言“任何人都不许给共产党做事”,妄图用暴力震慑百姓。为防止玉章和尚再次逃脱,残忍的土匪当场用刺刀挑破他的两个腿肚子,用冰冷的铁丝穿过他的锁骨——每一处伤口,都是对革命信仰的折磨;每一次摧残,都在考验着共产党人的意志。即便如此,他们仍不罢休,连拉带拽地将玉章和尚拖回接待庵。</p><p class="ql-block"> 在接待庵,被称为“老变”的匪徒们对玉章和尚又打又骂,用尽手段逼问情报。可面对敌人的残暴与威逼,玉章和尚紧咬牙关,始终只字不吐。他的沉默,是对革命忠诚的宣言;他的不屈,是对民族气节的坚守。气急败坏的“老变”们见状,将玉章和尚推进接待庵前一个废弃的伐木坑(现桥头下方),在他尚存气息时,残忍地将他活埋。一位坚守信仰的革命者、一位心怀家国的僧人,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了那段黑暗的岁月里,用生命诠释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墨韵承英魂:跨越时空的精神守望</b></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玉章和尚的形象得以留存,让这段红色记忆不再模糊,我的发小精于画事的肖长林先生,怀着十分敬仰之心,根据唯一健在的见证者 ——2023 年时 88 岁的老党员臧淑珍阿姨的口头描述,精心创作了“玉章和尚”水墨画像。这幅水墨人物全身肖像,不仅是对一代人红色记忆的书写,更是对一段被时间打磨的精神史诗的吟诵,字里行间燃烧着至今未熄的理想与向往。</p><p class="ql-block"> 在创作中,创作者始终围绕中国画“形与神、虚与实、通与变”的核心美学展开:“以形写神”并非追求表象的拟真,而是力求捕捉玉章和尚精神存在的本质——他既是僧人,便有禅者的沉静;他更是党员,便有革命者的刚毅;“以神驭形”时,创作者将臧淑珍阿姨的口述细节与自己对英雄的内心感悟相融合,让画面形象升华为“心象”,最终达到兴会神到、形神兼备的境界。在“虚与实”的把握上,创作者深谙中国画“留白即藏意”的美学旨趣,做到“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画面布白之处意象浮动,让虚实、有无之间声息相通,仿佛能看见上方山的云雾萦绕在英雄身旁。而“通与变”则体现在对绘画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上,作者以个性主导画面,突破平庸,让画像既有传统水墨的韵味,又有当代审美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从画像细节中,我们更能读懂玉章和尚的身份与精神:人物正面站立,身姿挺拔,尽显他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与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肩上的“捎马子”(旧时民间常用的褡裢)与衣服上的补丁,既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又暗示着他情报工作的隐蔽性——那褡裢里装的,或许是写着密信的纸条,或许是标注着敌人布防的草图;略显精瘦的小腿与绑腿,勾勒出他常年在山中奔波、爬山如履平地的山里人形象,也暗示着他为传递情报不知走过多少崎岖山路;手中的桃木棍,既是爬山时的实用工具,更是他应对危险时的战斗武器,木棍的质朴,恰如他不事张扬却坚韧不拔的性格。</p><p class="ql-block"> 再看面部,头上的戒疤与微闭的双眼,是他隐蔽战线工作最好的“伪装”,让他能在敌人眼皮底下从容活动;可一旦睁开眼,犀利的目光中又透着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与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仿佛能穿透黑暗,看见新中国的曙光;两手紧紧扶着“捎马子”袋口的动作,则无声地诉说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那袋子里装的,是根据地急需的信息,是革命胜利的希望。此外,画面线条采用焦墨手法,墨色浓重处如钢铁般坚硬,营造出苍劲有力的质感;桃木棍的刻画则传递出刚正不阿的内在力量,让玉章和尚的形象愈发立体、鲜活,仿佛下一秒便会从画中走出,继续行走在上方山的山道上。</p><p class="ql-block"> 这幅水墨画像,更以哲思为造型注入精神与韵致。创作者通过精微的黑白灰色调、富有生气的明暗变化、细腻自由的线条韵律,将玉章和尚微妙的精神世界交织其中,让观者感受到浓郁的时代气息与深刻的内心独白,更构建起一位共产党员的精神谱系。这既是创作者在芸芸众生中对英雄的孤独守望,也是“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强大文化自信的体现,更呼应了当下“呼唤英雄”的时代价值 —— 英雄的事迹永远动人,英雄的精神永远激励人,英雄的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p> <p class="ql-block">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宋代文天祥的名篇《过零丁洋》)。 玉章和尚的生命,定格在 1946 年的那个黑暗时刻,却以不朽的精神照亮了后来者的道路。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他接受党的派遣,以僧人身份为掩护,在上方山默默开展地下工作,不求名利、甘于奉献,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老人们的回忆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转,对玉章和尚的缅怀从未停止。上世纪六十年代,政府将他的尸骨迁到圣水峪村的烈士墓(一同安葬的还有臧真、臧凤旺、臧凤瑞、陈志等烈士),让他与并肩作战的战友相伴;2013 年,政府又将玉章和尚的尸骨迁至房山圣水烈士陵园,让他长眠于左列 11 区 B1-11 号墓穴,接受后人的瞻仰与缅怀。如今,玉章和尚依旧守护着他曾为之奋斗的上方山与圣水峪村,于他而言,这便是最好的“魂归故里”—— 他深爱的土地,终于迎来了他期盼的和平;他守护的人民,终于过上了他向往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这抹属于上方山的红色,属于圣水峪村的红色,属于京西的红色,是我们永远不该忘却的记忆。玉章和尚身上蕴藏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与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迎来最终的胜利。而玉章和尚的故事,也将永远留在京西的山水间,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曾为我们负重前行;哪有什么和平易得,不过是有人曾为我们血染山河。这份恩情,我们永不敢忘;这份精神,我们永志传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黄帝开元纪年 4722 年乙巳年七月十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耶稣诞辰纪年 2025 年9月2 日 星期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资料恐有虚传谬误 敬请知情不吝赐教】</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林夕草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青蛇圆梦】</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祈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圆梦》</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钟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萤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