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探幽隐水洞

李济生

<p class="ql-block">昵称:李济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5381964</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七月初,骄阳炙烤着大地,热浪滚滚,仿佛要将一切都融化。在这盛夏时节,我怀揣着对清凉的渴望,走进了湖北省咸宁通山的隐水洞,开启了一场神秘而奇幻的探险之旅。</p> <p class="ql-block">隐水洞全长5180米,被誉为“华中第一地下溶洞”,洞内分为上下两层,拥有“四绝”景观:规模宏大的石瀑群、晶莹剔透的鹅管群、气势磅礴的洞厅、蜿蜒曲折的地下河。银河飞瀑如同天河坠入凡间,水晶宫营造出梦幻般的龙宫仙境,玉树琼花展现着大自然的精雕细琢。</p> <p class="ql-block">刚进入洞口,一股凉意便扑面而来,瞬间将外界的炎热抛之脑后。洞内灯光闪烁,仿佛是星辰坠落人间,为黑暗的洞穴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沿着蜿蜒的石阶缓缓前行,石壁上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桂林山水甲天下”,而隐水洞内的钟乳石景观同样令人叹为观止。有的如瀑布飞泻,气势磅礴;有的似莲花盛开,娇艳欲滴;还有的仿佛仙女下凡,婀娜多姿。每一处钟乳石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乘船的码头。船身轻巧,缓缓驶入狭窄的水道。水中倒映着洞顶的奇观,光影交错,如梦如幻。乘船穿行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童话世界,耳畔只有微微的水流声和自己的呼吸声,心灵似乎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古人云:“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此刻的感受便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游船驶近“龙宫泛舟”景点,忽觉天地倒悬,穹顶缀满繁星般的石晶,倒映在墨玉般的水面,恍若“天河倾落九重渊”。两岸钟乳石如蟠龙探爪,船过处轻叩岩壁,清响若编钟古乐。水雾氤氲中,石笋化作琼楼玉宇,“霓为衣兮风为马”的幻境竟在此具象。舟行愈深,愈感自然之伟力:亿万年的滴水穿石,终将暗流雕琢成地下蓬菜。</p> <p class="ql-block">下了船,我们开始徒步探索洞穴的深处。沿途的景致不断变化,时而宽阔,时而狭窄。石壁上的纹路像是记录着千年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解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矿物质气息,湿润而清新,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走了一段路程后,我们来到了换乘第二次船程码头。不同于第一次的平静,这次的水域稍显湍急。小船随着水流起伏,时而颠簸,时而平稳,仿佛是一场刺激的冒险之旅。我紧紧抓住船边,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在这黑暗的洞穴中乘船,感受着未知的神秘,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冒险是生活的调味剂”,而这次乘船经历无疑为我的旅程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游船行驶到隐水洞深处,忽见一尊送子观音伫立在莲台,慈眉低垂,手中宝瓶轻扬,似洒甘露于人间。洞内钟乳垂悬如幔,水滴清泠,更衬观音庄严。凝视片刻,耳畔仿佛传来信士低语祈愿,顿觉此处不仅是地质奇观,更似一方心灵净土。观音含笑不语,却让人心生安宁。原来天地造物,既能铸就亿万年溶洞的鬼斧神工,亦可藏纳佛教慈悲的千年玄机。</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乘船结束后,我们登上了一辆独具特色的小火车。小火车缓缓启动,带着我们穿梭在洞穴的各个景点之间,两旁的景观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小火车在洞穴中行驶发出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独特的交响乐,与洞穴的神秘氛围相得益彰。旅途中,我不禁吟诵起徐志摩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而这次的小火车之旅,也让我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告别了隐水洞的奇幻景观。</p> <p class="ql-block">小火车穿行于隐水洞中,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令人叹服。或如玉柱琼钟倒悬穹顶,或似灵禽异兽蛰伏岩壁 。诗人曾叹“琳琅乳石悬罗布,闪烁霓虹绕径斜。”果真如此:石笋如林挺立,石幔若雪垂落,光影交错间仿佛“画廊十里锦绫披”。最妙处,一簇簇石花绽于洞顶,似云鹄广寒描胜景,又若仙家府第四时春风不度。亿万年的滴水凝华,终成这“鬼斧神工一泷宫”,教人醉于大地无声的史诗。</p> <p class="ql-block">随着小火车驶出洞口,温暖的阳光再次洒在身上,回望隐水洞,心中满是留恋。这次盛夏的隐水洞之旅,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更让我在炎炎夏日中找到了一份难得的清凉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洞穴中的每一处景观,每一次独特的体验,都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回忆。正如古人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不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成长。而隐水洞,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自然,感受奇妙世界的大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