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冬夏,秋雨至佳一一写在教育生涯的第四十金秋

秋雨至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走过冬夏 秋雨至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一写在教育生涯的第四十个金秋</p> <p></p> <p class="ql-block">  菡萏依依,芦笛摇曳;莲蓬饱满,蔷薇初放。夏花依旧绚烂,秋色却已渐浓。</p><p class="ql-block"> 时逢2025年9月1日,乙巳年七月初九,星期一,又是一节开学季,道上人匆匆,信步行走在上班路上。又是一季桂花香,暗香浮动,不觉神清气爽,驻足欣赏。</p><p class="ql-block"> 天际吹来阵阵乌云,头顶飘来丝丝细雨。“哦,飘秋了!”我不由得加快了行进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云蒸霞蔚,暑来秋往。年轮翻转,年近花甲,教育履历翻开第四十华章。虽无累累硕果,却也桃李颇丰;虽已华发早生,却依然步履矫健。</p><p class="ql-block"> 教育履历表上印记深深。资深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4届)。跻身省作家协会,兼任市历史与文化协会副会长,曾任校教科处主任。连续二十二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十三年兼任行政工作,忙忙碌碌。岁月无言,惟此能语。</p><p class="ql-block"> 荣获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全省语文规范知识大赛等数项大奖,开设“秋雨至佳”教师博客并两获省级大奖。</p> <p class="ql-block">  主持6项市级课题,其中4项获奖,参与11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在《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指导学生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经典诵读等比赛,多次获得省级奖项。指导学生发表、获奖作文500余次,学生优秀诗文集《润泽园》连续出炉。</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往事如烟。回望渐已微黄的杏园时光,思绪万千。1986年的那个桂香时节,还是一脸的青涩,走进青山河上游左拐的一所村小,当起了孩子王。孜孜以教,当年期末统考便获全乡第一,同行刮目。两年后,回归魂牵梦绕的大荒田中的柘林小学。三年本土执教,初绽华亭之光。八十年代最后一个丹桂飘香的时节,迎着龙山秋色,走进了钟山中学。</p> <p class="ql-block">  龙山秋色绚丽,钟山气象万千。连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其中四届毕业班。中考语文连续名列前茅,其中一次全县第一。辛苦着,收获着。晋级表彰,成家立业。名列《当代姑孰人一一当涂杰出青年风采录》。青山河畔,辛勤耕耘十一个春秋;龙山脚下,度过人生最宝贵的四千个日夜。辛勤的汗水在这里挥洒,火红的青春在这里燃烧。</p><p class="ql-block"> 北上,北上,踏着千禧年的牛渚秋波,走过翠螺山,走进心仪的马鞍山八中。遥想当年湖东,石楠芬芳露峥嵘。适零八东渡,净身出户,从零起步。薪火相传,蓝缕筚路。集团办学,栉冬风沐秋雨。再启航,汇滔滔皖江,春水向东。</p> <p class="ql-block">  每天都在看着你,似水年华;每天都在想着你,杏坛生涯。学海拾贝,尘世写真。品茗论英雄,闲适读春秋。世语新说,教艺有术;闲情偶寄,笔耕不辍。教学教研两相依,一路秋色一路歌。春风恼人,冬月清癯,走过冬夏,秋雨至佳。</p> <p class="ql-block">  江东胜地,花山香榭。赤膊秉笔,跻身本土作家之伍,添列历史文化研究会。于是乎飘飘然,披星戴月,不舍昼夜。思绪困顿了,思路短路了,就走出陋室,走进花果山,漫步玉带河,寻找新的创作灵感。</p><p class="ql-block"> 热爱故乡的一种方法,诗意生活的一种姿态。研习江东文史,聚焦地域文化,《姑孰诗韵》盛大出版,被评为安徽省社科普及优秀读物,马鞍山图书馆永久收藏。作为研究成果的“地方文化开发和利用研究”市级课题成功结题,并被评为马鞍山市优秀成果二等奖。2019年团结出版社荣耀再版,马鞍山电视台、马鞍山日报、皖江晚报等媒体全面推宣。</p> <p class="ql-block">  笔耕不辍,乐此不疲。参与撰写报告文学集《向山向美》,其中《近看向山草木新》获2024安徽年生态文学作品一等奖,多家主流媒体专题推介。</p><p class="ql-block"> 研习《当邑修防汇述》,点数姑孰名流,品习当涂名文,充实姑孰诗韵,张扬太平诗话。徜徉江东大地,放歌诗城风韵,亦不罔为姑孰之子。两次应邀登陆马鞍山市博物馆“横江博谈”讲坛,主讲《探微北宋时期的江东文学艺术》《走进皖南首圩大公圩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霍霍振翅,疾行雨翔。致力姓氏文化研究,捧读《姑孰霍氏宗谱》,点读汇编。致力宗族事务,传播霍氏文化,弘扬霍氏精神。近走六安、合肥、庐江,远至霍州、宁波、连云港,参加宗亲联谊,结识霍氏精英。</p> <p class="ql-block">  应当涂县委宣传部邀请,参加“抗日烽火中的亭头三杰”专题研讨和视频拍摄,作为历史顾问、文化学者,岀镜讲述英雄的成长历程。</p> <p class="ql-block">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 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不觉韶光旖旎,桑榆摇曳。熙来攘往,纷纷扬扬。杏坛耕耘四十载,风霜染成两鬓斑。虽非呕心沥血,却也殚精竭虑。</p><p class="ql-block">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春风恼人,秋雨润物;夏花绚烂,冬雪静谧。走过四时,秋雨至佳。</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季桂花香,致敬第四十个教育乐章。又是一届开学季,续写人生更精彩的华章。</p> <p class="ql-block">  卓越池边寻幽揽胜,似水年华;润泽园里耕风耘雨,含英咀华;林荫道旁仰望星空,灿若云霞。三尺讲台虽小,吟咏着诗词曲赋;一根粉笔犹短,书写着横竖撇捺。语文的田野上,满园的桃李,四十度春风,卓雅风华。姑孰诗韵,江东风雅。</p> <p class="ql-block">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走过四时,秋雨至佳。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天若有情不亦老,人生处处是青山。</p><p class="ql-block">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光阴荏苒,岁月匆匆。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清茶一杯,文字几许。行囊满满,征程无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