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世界声音 把握自己节奏

德育在线

<p class="ql-block"> 文 李永峰 </p><p class="ql-block"> 今天读书过程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怦然心动。在当今这个用点赞数丈量价值的时代,倾听世界的声音,把握自己的节奏,这句话尤显其价值。不由得想起了前不久的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她,今年高考生被北师大历史专业硕博录取,她是北师大提前批录取的。当时在高考成绩揭晓的第三天,她得知提前批可以在不影响本科录取,何不来一次尝试?她和妈妈当天就踏上了北上的列车,爸爸在家帮助她选填本科志愿,做好二手准备。在北师大的面试中,答辩环节抽取五个问题,现场作答。回答完问题时,考官补充了一句话,“看你的高考分历史成绩,78分,不算高啊,你怎么看?”这孩子她不慌不忙说道:“确实分数不算高,但当时很多人历史卷纸都没有答完,我答完了,我自认为我考的还是挺高的。”考官流露出满意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据孩子后来说,应该说最后她的自信回答给她加分了不少。从1万两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应该说是孩子够优秀的。这名学生的落落大方,沉着应战,自信回答,赢得了考官的满意评分,如愿被北师大录取。我们祝福这名孩子之余,不仅要问这孩子如何修得阳光自信的心理素养。</p><p class="ql-block"> 我探寻了她成长的点点滴滴。这孩子这种自信的素质来自平时家庭的良好家教。在这个社会普遍攀比成风的当下,她坚持自己的节奏和遵从,她中考成绩很优秀,选择了离家不远的渑池高中上高中。用她班主任的话说,她不是很用功。但她自认为还是很努力的,只是用自己努力的节奏、速度和频率,学得坦然、扎实和高效。她没有用班主任的标准,得提前进教室,得晚上学得很晚很晚。三年寒暑假,她没有上过辅导班,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有计划自己假期学习。尤其高考前夕,他们班很多学生家长,来给学生送饭。她一度也流露出对父母的渴望。但父母始终有自己的主张,坚持自己正确的选择,认为送饭势必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当孩子提出要求时, 孩子妈妈笑谈,“那我把班停下,给你送饭吧!”孩子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就坚持了自己的节奏。</p><p class="ql-block"> 从家庭到孩子,没有受时潮的影响,在这个时时处处攀比充斥的年代,他们家始终保持稳定。高考期间,在学校吃住,没有因孩子高考,而搞得一人高考,全家紧张。从孩子到家长始终建立清晰的内在评价标准,不受外界干扰。暑假了,大家看看满街的补习学生,好像不补习就不叫学习。而这特别考验家长的智慧,考验学生的自制力和主动学习力。看到纷纷到外地上高中,他们不为所动。其实,坚持自己的标准,不为外界所干扰,找到孩子最合适的学习道路和成才之路,是家庭的智慧,也是孩子独立学习的成长之路。他们没有经常与他人比较,所以没有那么多的自卑,而是积极肯定自己。</p><p class="ql-block"> 据神经科学视角:当我们自我肯定时,前额叶皮层会释放与获得外部奖励类似的神经递质。这意味着大脑可以被训练成自己最好的啦啦队。也许这是孩子获得阳光自信的心理源头。</p><p class="ql-block"> 现在那么多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是不是经常在攀比中,获得了太多的不安和不确定。是家庭在不断攀比,还是孩子自己在不停攀比?据哈佛研究显示,频繁进行社会比较的人,抑郁概率增加37%。就像那个经典比喻:"兔子羡慕刺猬有刺,刺猬却羡慕兔子跑得快。"所以, 在这个处处充满比较的社会,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尤为重要。倾听世界的声音,把握自己的节奏,走出自己的阳光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