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作者:吳友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号:60996540</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图片/音乐:致谢网络</b></p><p class="ql-block"> 很多坚守在雪域高原的金融人,他们的日常工作看似平淡无奇,但就在一个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们要克服恶劣的高原环境,要在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下让普惠金融之力帮助高原人民脱贫致富、过上美好生活。这些常年工作在世界屋脊执着前行的“金融侠”,抱定金融为民的信念,以不懈的努力,为西藏的金融健康有序发展贡献力量,也让360多万西藏人民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持续提升。</p><p class="ql-block"> 高向东,一位倾情奉献扎根“高原孤岛”的金融人。</p><p class="ql-block"> “从墨脱县城到格当乡有60公里,要走两天的路。”农行西藏墨脱格当支行行长高向东语速放缓,回忆起27年前的经历。“每次天亮时分出门,走到天黑才停下,晚上借住在村民家。出发前一天,我会准备好熟土豆之类的干粮当路上的午饭。”</p><p class="ql-block"> 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被称作“高原孤岛”,是西藏21个边境县之一,也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公路开通前,从墨脱县城到下辖的7个乡镇,只能依靠悬崖峭壁间的小路通行。</p><p class="ql-block"> 1997年,高向东还是农行西藏墨脱支行的客户经理,每次外出开展工作,他都需要翻越层叠的高山才能从县城抵达乡镇。面对横亘着的峡谷天堑,他必须提起精神,稍不留意便有跌落悬崖的风险。</p><p class="ql-block"> 每次下乡,高向东都会在村子多停留一段时间,短则半个月,长则一个月。为了确保每家每户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高向东在村里集中完成金融知识宣讲后,还会一家一户地摸排,针对性地了解需求并提供服务。</p><p class="ql-block"> 高向东在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中,通过案例讲解帮助村民理解财务知识,根据村民资产状况提供定制化理财建议,涵盖存款组合、投资产品配置等综合财务规划。高向东保持“金融店小二”的服务精神,运用财务知识向村民解读贷款政策、利率结构及还款方案,完成从存款到贷款的综合金融服务。他系统收集村民资金流向、资产负债状况等财务数据,建立动态更新的客户资料档案,为信贷审批提供数据支撑。通过评估村民的还款能力、信用等级及行业风险,制定差异化的风控方案,确保贷款业务安全。</p><p class="ql-block"> 在墨脱县通公路前,当地人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是“运输”——路途艰险,凡是有重要物资进出村寨,只能依靠运输员,他们牵着马和骡子,在悬崖峭壁间运货。</p><p class="ql-block"> “但一匹马的价格可能是一户普通人家一整年甚至是好几年的收入。”高向东提到,当时部分村民面临着揭不开锅的窘境,更加难以负担额外的支出。</p><p class="ql-block"> 高向东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在他的金融知识宣讲中大家才了解到,原来银行不仅可以存钱,还能借钱。</p><p class="ql-block"> 很快,在农行的贷款支持下,购买马和骡子的村民多了起来。这是他们第一次向银行借钱,也是多数人第一次从高向东口中听到“银行”一词。</p> <p class="ql-block"> 对于第一次贷款的村民来说,贷款流程比较陌生,高向东每个月都会花费两天时间,来到他们身边,耐心地用藏语或门巴语细细讲解。尽管村民们身处尚未通公路的“高原孤岛”,但像高向东一样的农行人,正将美好生活的新希望,源源不断地带到他们身边。
</p><p class="ql-block"> 村民心中通向山外的路,也一点点修筑起来了。
</p><p class="ql-block"> 2013年,墨脱县以公路通车为起点,正式告别“高原孤岛”,而农业银行金融服务的模式也开始发生转变。
</p><p class="ql-block"> 墨脱县格当乡的村民贡秋次仁多年来一直靠种水果维持生计。“路修好后,就琢磨着再多种一点,”但扩大规模需要资金支持,这让贡秋次仁犯了难。高向东听说他的想法后,仔细讲解了农业银行的贷款模式,尝试为他解决眼下的困局。
</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次沟通后,贡秋次仁鼓起勇气向农行西藏墨脱支行申请了第一笔贷款,在贷款支持下,他有条不紊地开始扩大果园规模。随着果园收入的增加,他也有了更大的想法——种植一种更需要技术、也更挣钱的作物。
</p><p class="ql-block"> 贡秋次仁将目光转向种植羊肚菌,他再次找到高向东,讲出自己的规划。很快,农行西藏墨脱支行向贡秋次仁提供了30万元的贷款支持。
</p><p class="ql-block"> 种植羊肚菌的大棚一座座盖起来,新产业的发展让高向东惊喜——农户可以通过合作经营的模式,一家认领一个大棚,他们自己完成从种植到采收的全过程,贡秋次仁再以统一价格收购。“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让大棚得到更高效的种植和管理,也让收成能以相对不错的价格卖出去。”
</p><p class="ql-block"> 随着道路的畅通,墨脱县的村民们有了迈向新生活的可能,而农业银行提供的金融力量则让这种可能变成现实。</p> <p class="ql-block"> 2023年,在墨脱公路通车10周年之际,农业银行金融服务的现实支点再次向前延伸“一公里”,农行西藏墨脱格当支行开业。
</p><p class="ql-block"> 高向东从农行西藏墨脱支行来到了那条曾经险峻的窄路的终点格当乡,担任农行西藏墨脱格当支行行长。在这里,包括高向东在内的4人组成了新的金融服务队伍,在距离边境更近的地方,服务格当乡村民。</p> <p class="ql-block"> 如今,高向东依然一次次走进农户家里,他发现许多原来不熟悉银行业务的村民,现在不仅学会了存款、取款、贷款,还在农业银行的贷款支持下,探索出更多的挣钱路子。
</p><p class="ql-block"> 除了羊肚菌种植之外,村民们还贷款买了挖掘机,加入到墨脱县的基建工程中,在自家门口参与修路,他们用双手实打实地建设家园,不用再去外地务工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
</p><p class="ql-block"> 高向东看着狭窄的山路变成一条条宽广的公路,见证了越来越多的车辆穿梭在路上,心中不免涌起阵阵喜悦,“以前走习惯了的那条路,都没想过如今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p><p class="ql-block"> 与高向东一样行进在这条金融路上的,还有今年刚到农行西藏仲巴里孜口岸支行的旺加,他是这座金融界碑下的“新兵”,他所在的支行距离西藏仲巴里孜口岸的“国门”只有约200米。
</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农业银行在西藏边境地区开设的新网点不断增多,不仅有墨脱格当支行、仲巴里孜口岸支行,还有开在珠峰脚下的日喀则曲当支行等。农行网点从过去的边境县到如今的边境乡和口岸,不断突破网点海拔高度纪录、边境线距离纪录。截至目前,农业银行在西藏边境地区共计设立了118个边境网点,对21个边境县实现百分之百覆盖。
</p><p class="ql-block"> 像高向东这样的农行人,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参与者,他们陪伴、支持着当地村民延展对幸福生活的想象,让“高原孤岛”一点点焕发新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