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天山》——呼和浩特,库库诺尔,可可西里

大漠孤烟

<p class="ql-block">9月1日,我们离开呼和浩特,迤逦西行四百多公里,来到巴彦淖尔市,下榻锦颐优选酒店。巴彦淖尔地处内蒙最西部,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淖”正确发音为“nào”,常被误读为“zhu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的“呼和”,青海旧称库库诺尔的“库库”,可可西里的“可可”,都出自同一个蒙语词汇,<span style="font-size:18px;">乃“青色”的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蒙语“浩特”的本义是“水草旁的游牧定居点”,即逐水草而迁徙时的“营盘”,通常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其中冬营盘一个,春秋营盘各一至两个,夏营盘更换的最勤,多达数个。甭管搬到哪儿,搭起两座蒙古包就是一个“浩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随着蒙古民族由游牧转为定居,浩特的含义逐渐演变成了“城市”。例如,呼和浩特(青色之城),乌兰浩特(红色之城),二连浩特(斑斓之城),巴彦浩特(富饶之城),锡林浩特(高原之城)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蒙语“诺尔”是“湖泊”的意思,“库库诺尔”即“青色的湖泊”。北魏首次将之定名为“青海”,清代又加了个“湖”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诺尔”也可音译为“淖尔”,内蒙西部有个城市叫做巴彦淖尔,“巴彦”是蒙语“富饶”的意思,“淖尔”的意思是“湖泊”,合起来就是“富饶之湖”。乌拉特前旗境内有个“乌梁素淖尔”,又叫“乌梁素海”,乌梁苏是蒙语“有杨树的地方”,与淖尔合在一起便是“白杨之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里”的含义为“山梁”,“可可西里”就是“青色的山梁”。在蒙语中带“西里”的地名很常见,如锡林郭勒(山梁上的河流),锡林浩特(山梁之城),辉腾西里(寒冷的山梁)等。</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