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瑞昌简介</p><p class="ql-block"> 瑞昌市,江西省辖县级市,由九江市代管。瑞昌市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以西、长江中游南岸,东连柴桑区,南邻德安县、武宁县,西与湖北省阳新县接壤,北与湖北省武穴市隔长江相望,面积1423平方千米。截至2025年3月,瑞昌市辖3个街道、8个镇、8个乡,另有1个管理区、1个林场。截至2024年末,瑞昌市常住人口38.59万人。五代,升赤乌场为瑞昌县。1989年,撤销瑞昌县,设立瑞昌市。瑞昌市位于京九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区,杭瑞高速公路、武九高速铁路穿境而过。</p><p class="ql-block"> 境内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瑞昌剪纸、瑞昌竹编2项,省级非遗3项,九江市级非遗11项。2024年,瑞昌市实现生产总值319.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5%。</p> <p class="ql-block"> 地名由来</p><p class="ql-block"> 瑞昌县,寓祥瑞昌盛之意。</p> <p class="ql-block"> (1)瑞鹤仙.游瑞昌</p><p class="ql-block"> 瑞昌文史博。忆往事诜诜,系舟停泊,秦皇爱青岳。遇红霞夕照,赤乌金鹊。嚷溪落脚,轼挥毫,流芳杰作。仗山灵、得道群仙,保佑生灵丰乐。</p><p class="ql-block"> 气魄。尊崇科学,发展棉花,广培山药。鱼虾跳跃。金铜铁矿藏壑。剪纸妍、艺湛图米面阔,茶戏温馨耀烁。美山湖、洞穴珍奇,旅游艳阁。</p><p class="ql-block"> 二0一四年九月</p> <p class="ql-block"> 文物古迹一一铜岭铜矿遗址</p><p class="ql-block">铜岭铜矿遗址,位于瑞昌市夏畈镇的幕阜山东北角,从整体上构成了中国早期采矿技术体系。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是中国发现的矿冶遗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大型矿冶遗址,是中国青铜文明的象征之一。2013年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不仅解决中国高度发达的青铜器铸造原料来源的问题,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冶金史及文明史都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文物古迹一一迪畲敦彝堂</p><p class="ql-block"> 迪畲敦彝堂,位于瑞昌市洪下乡迪畲村新屋何家自然村,清代建筑。2018年3月7日,迪畲敦彝堂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瑞昌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瑞昌剪纸、瑞昌竹编2项,省级非遗项目瑞昌采茶戏、瑞昌秧号、瑞昌范镇河灯节3项,九江市级非遗项目瑞昌地盘舞、瑞昌丝弦锣、瑞昌笛萧制作技艺、瑞昌胡氏正骨医术、瑞昌牛歌、瑞昌戏曲盔头制作技艺、瑞昌岳家拳、瑞昌长江四大家鱼鱼苗捕捞与选育、瑞昌跑马灯、瑞昌木雕、吕公井酒酿造技艺11项。</p> <p class="ql-block"> 瑞昌剪纸</p><p class="ql-block">瑞昌剪纸,源于汉代,风格纯真,构图新奇,手法多样,艺术精妙。既有精巧、秀丽、严谨的阴柔之美,又有古朴、坚实、豪放的阳刚之美,表现题材极具个性。7</p><p class="ql-block">2008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p> <p class="ql-block"> 瑞昌竹编</p><p class="ql-block">瑞昌竹编,距今2500多年的历史。工艺工序复杂,主要有三道工序,劈蔑、造型、编织。以竹子为原料,根据品种的不同而选择竹材。</p><p class="ql-block">2008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p> <p class="ql-block"> 瑞昌采茶戏</p><p class="ql-block">瑞昌采茶戏,旧称茶灯戏,民间俗称茶戏。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剧情大多反映社会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因受黄梅采茶影响,也有部分移植剧目。清乾隆年间(1765年),黄梅采茶戏与瑞昌茶灯戏揉合形成。在表演形式上简单朴实,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1985年和1999年瑞昌采茶戏被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2008年瑞昌采茶戏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风景名胜一一秦山景区</p><p class="ql-block">秦山景区,位于瑞昌市青山林场及横港镇境内,距瑞昌市区30千米,面积123平方千米。景区内保存了现上清宫、太清宫、玉清宫、云宵殿等道观,拥有万丈崖、阳峰崖、响鼓墩、跑马埂、伴刀剑、武烈将军墓、鹿神宫、飞鹤嘴、潜龙潭等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江家岭</p><p class="ql-block">江家岭,位于横立山东麓,石门水库西端。具有保护完好的古村落群,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瓦房墙壁上有“道光丁未年”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 瑞昌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瑞昌市博物馆,位于瑞昌市人民北路167号,占地面积5328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基本陈列有《瑞昌历史文物陈列》、《铜岭古铜矿遗址陈列》,陈列面积600平方米,展出藏品200余件。馆内文物藏品3000余件,国家重点文物275件。</p> <p class="ql-block"> (2)瑞昌赤乌</p><p class="ql-block">赤乌大道真雄伟,公瑾奇功太会神。</p><p class="ql-block">程晋出门看祥瑞,孙权改号盼长春。</p><p class="ql-block"> 二0一四年九月</p> <p class="ql-block"> 赤乌传说</p><p class="ql-block">瑞昌赤乌的传说源于三国时期东吴大将程普驻军时目睹赤乌(红鸦)群集,视为祥瑞之兆,后此地得名“赤乌镇”,并演变为“瑞昌”县名,寓意“赤乌之瑞,瑞应武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传说起源与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东吴大将程普驻军于柴桑西隅(今江西省瑞昌市桂林桥一带)。某日黄昏,程普见一群乌鸦在夕阳映照下呈现赤红色,视为吉兆,预言赤壁之战必胜,遂命名驻地为赤乌镇。后赤壁大捷消息传来,印证其祥瑞,该镇又改称瑞昌镇,南唐升元三年(939年)正式升格为瑞昌县,名称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3)苏山寻橘井</p><p class="ql-block"> 梦中追橘井,我到哪方寻。</p><p class="ql-block"> 只要苏山在,甘泉碧中妊。</p><p class="ql-block"> 二0一四年九月</p> <p class="ql-block"> 橘井泉香</p><p class="ql-block">瑞昌苏山乡的“橘井泉香”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象征,相传汉代名医苏耽在此炼丹济世,预知疫病后嘱咐母亲用井水和橘叶救治百姓,典故流传至今。该遗址现为县级历史建筑,2025年5月举办的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挖掘了其文化内涵。 </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苏山乡因“橘井泉香”典故闻名,汉代名医苏耽在此炼丹,预知疫病后嘱咐母亲用井水和橘叶救治百姓,后其母得道成仙。现存“奉母庭”“丹灶”“橘井”等遗迹,其中“橘井”被列为县级历史建筑。 </p> <p class="ql-block"> (4)赤湖觅女儿街</p><p class="ql-block">倾心寻觅女儿街,谁知我从江夏来。</p><p class="ql-block">怎地无痕让余赏,幸亏有港供人怀。</p><p class="ql-block"> 二0一四年九月</p> <p class="ql-block"> 女儿街一一人民路中段的街道</p><p class="ql-block">女儿街位于浔阳区人民路街道中段,北起市曙光针织厂,南至桃园。该街名称源于民间传说:一女子因受其父的诬陷无法在这条街道乞讨,但仍不接受其父的食物,最终饿死街头,后人以其经历命名街道。该街地处市中心,通行28路、36路公交线路。</p><p class="ql-block">2024年社区开展'党建联盟聚合力'活动,提供医疗义诊与防诈宣传服务;2025年暑期举办'书院文化进社区'实践,组织白鹿洞书院文化讲座与传统手工艺体验。</p> <p class="ql-block"> (5)瑞昌梁公堤</p><p class="ql-block">抬头遥望梁公业,停步欣瞻国瑞堤。</p><p class="ql-block">往日你伤财产损,如今岸固市民禔。</p><p class="ql-block"> 二0一四年九月</p> <p class="ql-block">梁公堤是瑞昌市重要的水利工程,由明代知县梁尚忠主持修建,用于防洪。该堤位于长江干流瑞昌段,总长度5210米,属于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p><p class="ql-block">防汛责任人</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陈国胜被任命为梁公堤的防汛责任人,时任瑞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p><p class="ql-block">防汛备汛工作</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吴松(时任瑞昌市委书记)曾实地调研梁公堤,检查泵站运行、堤坝除险加固及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并部署防汛工作。 </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梁公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约16世纪),由福建晋江人梁尚忠任知县时修建,用于抵御长江洪水对码头镇的威胁。 </p> <p class="ql-block"> (6)江州造船厂</p><p class="ql-block">主席亲批潜艇厂,专家选址下巢湖。</p><p class="ql-block">万吨承重功能大,卌载艰辛贡献殊。</p><p class="ql-block"> 二0一四年九月</p> <p class="ql-block">江西江州联合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原江西江州造船厂,位于著名风景区-庐山脚下,陆路距九江60多公里,距南昌机场高速公路200余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地处长江中游的江西省瑞昌市码头镇境内。</p> <p class="ql-block"> (7)“金城”码头镇</p><p class="ql-block">宝贝临空光闪闪,金条直落水泙泙。</p><p class="ql-block">渔翁妄想归他有,河岔惊现变地平。</p><p class="ql-block"> 二0一四年九月</p> <p class="ql-block">码头镇,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地处瑞昌市北边陲,长江中游南岸,东濒赤湖,与柴桑区城子镇接壤,南与武蛟乡交界,西与黄金乡夏畈镇毗邻,北与湖北省武穴市隔江相望,距瑞昌市区26千米,区域面积71.4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码头镇户籍人口为46878人。</p><p class="ql-block">明代,属瑞昌县金城乡;2007年11月,流庄乡并入码头镇,截至2020年6月,码头镇辖5个社区、15个行政村,另辖4个村级单位,镇人民政府驻码头街金城路35号。截至2019年末,码头镇有工业企业295个,其中规模以上5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6个。</p> <p class="ql-block"> (8)瑞昌访三仙人</p><p class="ql-block">鹿载康郎修道去,鹤驮文炜结庐来。</p><p class="ql-block">景崇厌世山藏躲,骚客追仙脚迈开。</p><p class="ql-block"> 二0一四年九月</p> <p class="ql-block"> (9)天仙子.王乔洞</p><p class="ql-block"> 两位仙人曾对弈,一颗星子将登极。勤修羽化感恩来,遗两屐,二师立,砩观音香不熄。</p><p class="ql-block"> 二0一四年九月</p> <p class="ql-block"> (10)瑞昌万佛洞</p><p class="ql-block">飞瀑行间藏白塔,幻宫里面躲娇精。</p><p class="ql-block">广寒壁顶灯高挂,榕树群中月朗明。</p><p class="ql-block">江水腾龙风景美,渔船唱晚画图清。</p><p class="ql-block">红旗舒展凌空壮,洞口西霞赤满城。</p><p class="ql-block"> 二0一四年九月</p> <p class="ql-block"> (11)【双调.大德歌】瑞昌三贤祠</p><p class="ql-block"> 躲灾次山移,路过子瞻追,状元宿瀼溪。秀岭林苍翠,荒祠客聚辉。书声朗朗培新辈,期待圣贤归。</p><p class="ql-block"> 二0一四年九月</p> <p class="ql-block"> (12)【双调.庆东原】瑞昌苏亭</p><p class="ql-block"> 苏词奔放,苏笔俊豪,通才处处辉光耀。亭修岭腰,诗掀浪潮,墨起狂飚。今天千客去朝山,往后万代来凭吊。</p><p class="ql-block"> 二0一四年九月</p> <p class="ql-block"> 瑞昌山药</p><p class="ql-block">瑞昌山药,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p><p class="ql-block">味道江西:瑞昌山药 家的味道</p><p class="ql-block">瑞昌山药与其他地方的山药不同,有茎肉洁白、组织细密、质糯清香、久煮不糊的特点,在清代作为皇室贡品,是宫廷御宴“拔丝山药”的指定原料,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2010年4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瑞昌山药”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p> <p class="ql-block"> 瑞昌黑芝麻</p><p class="ql-block">瑞昌黑芝麻,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芝麻是瑞昌传统的优势产业,种植历史悠久,据《明清瑞昌县志汇编》记载,早在明代,本地已有芝麻(黑、白)种植。瑞昌黑芝麻籽粒皮薄黑亮、饱满,卵形,两侧扁平,气味清香,食之香脆,回味甘甜,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 王长顺,笔名上川,40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会员证号009262),中国国学协会会员(GX2011080027),武昌诗词楹联学会(2017014)会刊《黄鹤之吟》编辑。《领军人物》杂志社副主编(长期)VFF”713196,中国国家诗书画院研究员(终身)G2012060035,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诗书画艺委会终身名誉主席(MZ丫S201218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