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于山区植物调查 <p class="ql-block">定边县白于山区植物标本采集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8月18日清晨,我从榆林榆元驰世纪城出发,搭乘前往定边的拼车,于当日上午10点多抵达定边县。早已在此等候的老友——定边中学外语老师、前神木中学同事王老师,已提前在县城虹桥酒店为我预订了412房间的标准间。办理入住后不久,王老师便来到酒店,简单寒暄后,我们一同前往酒店对面的饭店,以当地特色的羊肉荞面作为午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餐后,王老师携妻子与女儿,同我一道驱车前往白于山区。途中,我们在白粉沟停留,这里路边植物种类丰富,我们随即展开初步的观察、拍摄与采集工作,共收获细叶益母草.角蒿,多花胡枝子,砂珍棘豆,委陵菜,柴胡,草木樨状黄芪等30多种植物标本。随后,车辆继续前行至王老师的家乡罗峁子村——一处典型的白于山区丘陵地带。顺着当地的沟道,我们在路边及种植着高粱、玉米的田间,又收集了百里香,大麻,鹅绒藤,蚓果芥,榆等十几种杂草植物标本。当日返程未作过多停留,直接返回定边县城。回到虹桥酒店后,四人迅速分工合作:一人登记植物名称与编号,一人抄写标签,另外两人负责将标签挂在标本上并归入标本夹。当天采集的50种植物,最终整理成100余份标本,妥善安置于宾馆内。晚饭后,王老师考虑到我旅途劳累,便让我在宾馆休息调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8月19日早饭后,队伍稍作调整,加入了王生虎家的外甥女,一行四人(含两位初中生)前往石广银的狼窝沙造林基地参观。进入基地后,我们先通过展板初步了解基地概况,随后徒步进入樟子松林。鉴于前一日已收集50种植物标本,此次我们仅专注于新发现的种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细致搜寻,又采集到艾蒿,苦豆子,野决明,沙蒿等20种植物标本并拍摄了相关图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返回虹桥酒店后,我们将19日采集的标本编号挂牌,与18日的标本合并整理。中午依旧在酒店对面用餐,短暂休息后,我叫了返回榆林的拼车,于13:40从定边出发,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在下午四五点左右回到榆林,顺利结束此次调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本次白于山区植物调查活动,共有5人参与(含两位初中生与两位家长),累计收集70种早秋常见植物标本。虽未发现新物种,但通过实地采集与制作,大家对当地早秋植物有了初步认识。期间,我向两位初中生讲解了植物知识与标本采集方法,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颇高,全程投入观察、采集与标本制作环节,可谓收获颇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