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环游柴达木(八)离开柴达木

六道河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5年8月31日,“八月环游柴达木”行程的第八天,也是最后一天,从都兰县出发,继续沿109国道东行,经日月山抵达西宁,乘高铁返回西安,结束这次旅行。</p> <p class="ql-block">  先回顾昨日的行程,看看笑笑领队在察尔汗盐湖的两个视频,见识这世界第二、中国第一大盐湖的风情万种!</p> <p class="ql-block">  再看看花艺领队对察尔汗盐湖的情有独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察尔汗盐湖的风姿绰约!</p> <p class="ql-block">  最后再看看“沧海桑田”巨变的真实物证地——贝壳梁,感受一下古海洋洋底部如今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今天就要离开柴达木盆地了。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北部,大部面积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盆地面积25.7768万平方千米。柴达木盆地西北北抵阿尔金山脉;西南至昆仑山脉;东北有祁连山脉,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中地势最高的盆地,因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特别是原盐、钾、镁、锂、锶、石棉、芒硝等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2022年9月,在柴达木盆地,还首次发现了黏土型锂矿,<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而“聚宝盆”的美称名副其实。</span></p> <p class="ql-block">  柴达木盆地中的“柴达木”为蒙古语,意为“盐泽”,即辽阔的盐泽戈壁。柴达木盆地略呈三角形,有大小河流100余条,地下水的补给资源总量可达每年42.44亿立方米,共计有野生动物96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30余种。柴达木盆地在农业上培育种植枸杞、藜麦、饲草等优势作物,建有中国面积最大、有丰富资源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p> <p class="ql-block">  内陆性干旱气侯的柴达木盆地,是有绿洲的,不过是昆仑山下的人造绿洲,建国后的农场,由退伍军人和劳改犯人共同创造出的,利用来自昆仑山雪水浇灌而成的戈壁绿洲。地点在都兰县一带,少有文献提及这一创造,但在电视剧《风筝》中有提及,“文革”时郑耀先就藏在青海,青海什么地方?就是这改造犯人的国营劳改农场!</p> <p class="ql-block">  这一次柴达木盆地环游,所到的居住点,都是戈壁滩上的人造绿洲,这说明柴达木盆地是能种树成活的,前提是要有淡水资源。如果有充足的淡水,比如将雅鲁藏布江峡谷的水引入柴达木盆地,将增加大面积的农耕地,不过因海拔高降雨少的限制,农产品只能以种枸杞为主,粮食及蔬菜难以生产!因日照强,盆地产的枸杞红艳艳的,特别甜,走进枸杞园,摘一颗尝尝,真甜!</p> <p class="ql-block">  柴达木盆地东部、昆仑雪山脚下一带,有大片的人造林地,除种植枸杞之外,还可以种植牧草,供牛羊过冬时食用,支撑了蓄牧养殖业。</p> <p class="ql-block">  从都兰县往东到西宁,109国道和京藏高速几乎是并行走的,我们走的是京藏高速都西一段,109国道上的车辆就从车窗外划过。</p> <p class="ql-block">  京藏高速路南侧,昆仑雪山一路伴行,近处荒草萋萋,远处白雪皑皑,画面感极强!</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一片草原上的羊在悠闲自在地吃草。蓝天白云下的草场,绿黄的草地,洁白的羊群,苍茫的远山,一幅安宁祥和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这一片是茶卡湿地,柴达木盆地东部水草丰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茶卡服务区,可停车休息,也可出高速去茶卡盐湖游玩。在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茶卡盐湖以“天空之镜”、盐雕而闻名于世,这次行程没有茶卡盐湖,但在2023年6月的318国道进、109国道出的“川藏青大环游”行程中,已游过茶卡盐湖景区,到也没有什么遗憾!</p> <p class="ql-block">  继续东行,靠近日月山,季风影响,降水量应比柴达木盆地中西部大一些,这从地面牧草的繁盛等植被状态中就可以感知出来。</p> <p class="ql-block">  茶卡之东就是共和服务区,这里已是海南州了。黄河上游的龙羊峡就在它的南面不远处,共和这个地名也颇有意味,令人遐想!</p> <p class="ql-block">  在共和服务区,卫生间的“标语”值得一记。寻常见的“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贴近方便,靠近文明”“来也怱怱,去也冲冲”等委婉的提示语不用了,而是简单粗暴、直截了当地来上一条“握紧手中枪,注意压水花”,修辞上的“婉饰”都不讲了,可见,在此地管理者心中,这个“问题”是多么迫不及待地要解决啊!</p> <p class="ql-block">  共和之东是日月山西侧的倒淌河镇,这里草木茂盛,山野葱绿,地面的植被与日月山东侧季风区已无甚差别了。</p> <p class="ql-block">  不过在倒淌河镇吃午饭时街道两旁却见不到一棵树,这有点出乎意料了,可能在此地管理者与民众心中,用植树来防风沙已不是什么特别迫不及待的大事了吧。</p> <p class="ql-block">  午后两点多,车过日月山垭口。日月山位于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青海湖东侧,为祁连山支脉,西北一东南走向,长90公里,宽10--15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阿勒大湾山,海拔4877米。日月山顶部由第三纪紫色砂岩组成,山体呈现红色,故古代被称为“赤岭”。</p> <p class="ql-block">  日月山,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是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分界线,也是青海省内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区和藏文化区的分界线,是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日月山东侧是青海的农业区,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风光;西侧是一望无际的牧场草原,草原辽阔,牛羊成群,是一幅塞外景色。山体两侧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实属国内罕见。</p> <p class="ql-block">  日月山,历来是内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早在汉、魏、晋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辖区的前哨和屏障。自古就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在历史上,日月山还是唐朝与吐蕃的分界。公元7世纪,以松赞干布为首的吐蕃雅隆部落,兼并了其他部落后,在一个叫逻些(拉萨)的地方建立了吐蕃王朝,与当时的唐王朝就以赤岭为界。</p> <p class="ql-block">  唐肃宗以后开展了“茶马互市”,青海大批的马牛被交换到内地;内地的茶、丝绢等同时也交换到了牧区。明后期至清初,互市地点增多,青海、西藏番货云集,内地各省商客辐辏,每年这里进口货价至百二十万两之多”,成为当时西北地区显赫的民族贸易的重镇。日月山曾经是会盟、和亲、战争以及“茶盐”、“茶马”互市等等众多历史事件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日月山自古就是历史上“羌中道”、“丝绸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堵塞而开辟的“丝绸南路”,即经日月山、青海湖,过柴达木盆地通往西域。唐代开辟的“唐蕃古道”更是由东北入境从西南出境前往河源去拉萨,贯穿海南州腹地。</p> <p class="ql-block">  唐蕃古道穿过日月山,是当年文成公主经日月山赴吐蕃和亲走的道,所以叫唐蕃古道。古道旁,有文成公主纪念馆和日月山神牛塑像,纪念馆内,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文成公主为汉藏两地人们所景仰和纪念。</p> <p class="ql-block">  车过日月山,一路下行,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西宁站,这次行程该记录下来的地方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回程了。</p> <p class="ql-block">  回顾这八天的行程,有点小遗憾就是经过青海U型公路段时,因修路加之交通管制,没有停车细观和拍张照片以作纪念。好在笑笑领队给了我两张去年拍的照片,缓解了少许遗憾!</p> <p class="ql-block">  青海U型公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境内的G315国道上,因其独特的地势起伏和路面设计,成为了热门的自驾游和拍照打卡地。青海U型公路因其壮观的景色和独特的设计,被称为“中国版66号公路”。</p> <p class="ql-block">  八天的柴达木盆地环游之旅,就此结束了!祖国的地大物博,真不是虚言!中国地域辽阔,奇山奇水,异域风情,绝妙景观,不一而足!欲一一走遍,真不是一件容易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