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徐州两日游

maoge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30日、31日,参团两日游淮北、徐州,两天内阴云密布,预报的大、中雨,仅是偶尔下点小雨,安徽和江苏的天气还是比较眷顾我们的。</p> <p class="ql-block">淮北第一站,隋唐大运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隋唐运河通济渠流经图,由洛阳经郑州-开封-商丘-淮北-宿州,到淮安连通余杭</p> <p class="ql-block">隋炀帝杨广‌,作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618年在位),杨广于大业元年(605年)下令征发百万民夫,历时六年疏浚并连通春秋以来各段古运河,形成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的隋朝大运河体系,全长2700公里。‌‌</p><p class="ql-block">元朝忽必烈时期,元代科学家郭守敬(1231-1316年)被后世称为“京杭大运河之父”,他主持截弯取直、开凿通惠河等工程,弃洛阳而直通北京和杭州,奠定了现代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路线。‌‌</p> <p class="ql-block">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p><p class="ql-block">安徽淮北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面积900平方米,在大运河故道南侧发现8艘唐代沉船和宋代石建筑码头一座。1999年重点发掘了3艘沉船,1号沉船为木板结构,平面呈长方形,船底板和尾部保存较好,尾舵完整。尾舱横梁上有3个格档,放入舵柄可改变航向。2号船为一整棵大木雕凿而成的独木舟,3号船仅存半个帮板和与其相连的一段底板,在运河内发现如此多沉船尚属首次。石块建筑码头位于运河南侧,顺河道而建,为长方形立体建筑,其东西两侧均用夯土护堤,是一座货运码头。这是我国隋唐大运河建筑遗址的首次发现。柳孜镇是隋、唐、宋代通济渠岸边的重镇,此次发掘证明了柳孜镇不仅是一个运漕中转码头,也是一个很大的商旅之地。发掘获得的大量唐宋以来8个朝代、20多个窑口的精美瓷器尤为珍贵,器物保存完好,造型各异,其中颇多精品。特别是在淮北运河发现辽代的瓷器,对研究当时宋元交通有一定的意义。</p><p class="ql-block">最新考古证明,上述所指的石码头应该是桥基。结合考古中发现河床中横竖散乱的木柱,此桥基上曾建有如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镇馆之宝-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抱鞠童瓷塑(高6厘米)</p> <p class="ql-block">濉溪古城</p><p class="ql-block">离开博物馆来到濉溪古城。</p><p class="ql-block">濉溪古城位于濉溪县城东北部老城中心区域,核心区域包含石板街、南大街、溪水长街等历史街区。其前大街(石板街)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因水运商贸兴盛达到鼎盛,现存青石板铺砌街面保存完好。2021年5月焕新开城后,古城通过修复凝曦门等历史建筑、引入非遗传承人、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等方式推动文旅融合。2025年5月被正式认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已是中午时分,除了本团游客,不知为何不见其他一个游人</p> <p class="ql-block">石板街</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第四师师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凝曦门</p> <p class="ql-block">流经凝曦门前的濉河,前方河上白色建筑是濉溪闸</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经过休息,我们前往朔西湖。</p><p class="ql-block">朔西湖是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的一处由采煤沉陷区治理而成的生态景区,总面积14500亩,其中水面7300亩,现已成为集湿地保护、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绿草如茵,天空却阴云密布</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观景栈道,晚上七点要在这里观看喷泉灯光秀</p> <p class="ql-block">灯光秀场面也很壮观</p> <p class="ql-block">8月31日</p><p class="ql-block">离开淮北,前往徐州宝莲寺。</p><p class="ql-block">徐州宝莲寺,位于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宝莲寺路5号,是徐州蟠桃佛教文化景区的主要景观,是弥勒菩萨的道场。它东临长安大道,北接驮蓝山路,南达杨山路,占地1000余亩。</p><p class="ql-block">徐州宝莲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刘宋永初年间(北魏永兴年间),原是中国第一座有印度风格的寺庙,其祖师法显大师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西行取经归来的高僧。2009年开始重修,历时近四载落成。寺内“八殿、两阁、一院”,建筑特色尽显盛唐风格。所有建筑以通天阁为中轴南北展开,廊院回环,尊卑有序,各安其位,相得益彰。寺外菩提圣莲广场、蟠桃胜境山门、天龙八部(须弥山)广场与通天阁一道形成了蟠桃佛教文化景区的中轴主线。</p><p class="ql-block">2015年,徐州宝莲寺被江苏省民宗局授予“五星级宗教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菩提圣莲</p> <p class="ql-block">蟠桃圣境</p> <p class="ql-block">天龙八部(须弥山)</p> <p class="ql-block">宝莲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七佛殿)</p> <p class="ql-block">通天阁,高59.88米</p> <p class="ql-block">通天阁内大佛,高39.88米</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诵经场面</p> <p class="ql-block">偶遇紫色莲花</p> <p class="ql-block">遍地生莲</p> <p class="ql-block">吉祥如意乐连连-且以永乐</p><p class="ql-block">一帆风顺-满堂欢乐永平安</p><p class="ql-block">日日平安事事顺-大吉大利</p><p class="ql-block">诸事顺利-阖家欢乐迎富贵</p> <p class="ql-block">离开宝莲寺,来到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p><p class="ql-block">回龙窝街区始建于清朝,最老的房子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回龙窝位于青年路以南,彭城路以东,奎河以北,解放路以西区域。回龙窝是清代延续的居民点,周边有徐州古城墙遗址、快哉亭等文化古迹。建筑格局是典型的徐州传统民居旧建筑。</p><p class="ql-block">回龙窝特色‌:24小时开放式文商旅街区,青砖黛瓦建筑群融合现代文创店铺,夜间灯笼光影氛围浪漫,适合拍照休闲。‌‌</p><p class="ql-block">回龙窝的历史典故与传说</p><p class="ql-block">‌地名由来‌:因地势低洼雨水倒流得名“回流涡”,后谐音雅化为“回龙窝”。‌‌‌‌</p><p class="ql-block">‌乾隆传说‌:相传乾隆微服私访时在胡同迷路折返,故称“回龙窝”。‌‌‌‌</p><p class="ql-block">‌考古印证‌:改造时发现明代城墙遗址,印证“城下城”历史奇观。‌‌</p> <p class="ql-block">朱炳仁铜雕-国家级非遗</p> <p class="ql-block">户部山</p> <p class="ql-block">户部山与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隔路相望</p><p class="ql-block">户部山是位于徐州市云龙区的4A级景点,又称南山。</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定都彭城,曾在山顶建戏马台,而成为徐州的第一胜迹。作为“千古繁华地,徐州不夜城”,历史上曾有“穷北关,富南关,有钱都住户部山”的俗语。</p><p class="ql-block">欲知彭城千古事,不可不上戏马台。</p> <p class="ql-block">探寻戏马台,因为下雨,未能深度游</p> <p class="ql-block">仅仅到此一望</p> <p class="ql-block">到此结束为期两天的旅游行程,留下不少悬念,期待再次深度游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