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下馆子”——渔人码头的酸面包海鲜汤

做书人立平

<p class="ql-block">  到国外旅行,吃是一个主要的体验内容,身在异乡,一方面脱离了自己的饮食母体倍感吃的不适,另一方面也可以领略<span style="font-size:18px;">异域习俗,体味他乡美食文化的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暑假前往polo alto,由于繁忙的生产季节,假期都是临放前才公布确切时间,机票只能提前一个星期才买。价格不菲,为了节省开支,我开启了转机模式:大连到香港,香港到台北,台北再到三藩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台北到三藩市乘坐的是长荣航空,饮食清淡味美,要了一听啤酒,身边是一个年轻的美国黑人女子,也学着我要了一听啤酒。</span></p> <p class="ql-block">  祖国 宝岛台湾的啤酒我还是第一次品尝,况且我最喜欢的华语乐坛巨星刘文正来自那里,睹物思人,吃完饭,喝完酒,没舍得把瓶子丢掉,我拍下酒瓶子的图片留作纪念,身边的美国女子的酒罐已经丢掉,看我拍照,她也跟着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  到达目的地,开始的几天经常在超市买面包、香肠、盐焗花生、烤鸡,配着咖啡凑合一下。虽然面包“品味极大丰富”,几天后就觉得自己“衣带渐宽”,多么想念家乡可口的饭菜! </p><p class="ql-block"> 于是决定不再俭省,到餐馆 去吃美食。像模像样的餐馆,令人望而却步的不仅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菲的价格,还有满屋子的就餐者均西装革履的氛围,这令我不放松,</span>决定每天挑选不同国家的特色小馆子去尝一尝!</p><p class="ql-block"> 不曾想到的是,海外下馆子成了我此行最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第一个令我难忘的美食便是旧金山渔人码头的酸面包海鲜汤。</p><p class="ql-block"> 旧金山的渔人码头世界闻名,大连也有个渔人码头,这使我倍觉亲切!</p><p class="ql-block"> 渔人码头英文叫Fisherman's Wharf,由于我发音不太标准,问路时说了好几遍,当地人才听懂。</p><p class="ql-block"> 8月12 日,乘坐30路公交车,在起起伏伏的大坡道上走到北部水域哥拉德利广场,往南望去,沿着海岸线分布着几十个码头,其中39号码头是核心区域。这里最早曾是意大利移民渔民的聚集地, 现在商铺林立,人头传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漫步在这充满了历史感和异域风情的码头。</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我漫无目的地闲逛,由于来的晚,一会功夫,天快黑了,我只匆匆忙忙地“撇了一眼”渔人码头。</p> <p class="ql-block">  再一次来是8月16日,星期六,到了旧金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乘坐28路公交车直奔渔人码头的39号码头,</span>主要目标是世界百年老店——<span style="font-size:18px;">Boudin面包坊,</span>去吃它的酸面包!</p><p class="ql-block"> 按图索骥,找到了坐落于Taylor街和Mason街交口的Jeffrson 街上的Boudin面包坊。</p><p class="ql-block"> 周末的渔人码头,热闹非凡,不但有艺术家街头表演、更有一支摩托车队呼啸而过,车手们只让一个车轮着地飞奔,看的人心惊肉跳。</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Boudin Bakery仿佛一个得道的老者,静静地伫立街边,吹着太平洋的风,迎接来来往往的过客,目睹</span>码头街面流淌的洒脱和世代更迭的热闹,这一站,就是176年的光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oudin<span style="font-size:18px;">面包坊不但是旧金山最古老的店面之一,更是旧金山发展的见证者,它的酸面包是手工发酵,源自创制于一百多年前的特殊酵母</span>。</p><p class="ql-block"> 19世纪欧洲移民潮时期。受加州淘金热的影响,大批采矿者从欧洲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旧金山的人口一度从1,000人次激增到25,000人次, 欧洲的饮食也随之而来。</p><p class="ql-block"> 旧金山有着独特的气候,早晨常常弥漫着大雾,气温相对较低。中午雾气逐渐消散,阳光将地表温度逐渐升高。加之海风的润化,孕育了享誉全球的旧金山酵母菌群。</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849年 来自法国的面包师伊西多尔·布登(Isadore Boudin)制作了第一个原始母面团,并从中提取出了一种独特的酵母菌。引入欧洲酸酵种面包技术,并与当地酸面团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发酵工艺,生产出酸面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每次都会留下一部分面团作为下次发酵的“引子”,时光荏苒,酵母生生不息,这块穿越了百年的面种至今仍在烤制新的面包上熠熠生辉。</span></p><p class="ql-block"> 用酸酵种面包制成的汤碗,里面装上蛤蜊浓汤、番茄浓汤等风味,便是著名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 Soup in a bread ”,即酸面包海鲜汤!</span></p> <p class="ql-block">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导致城市大火,80%的建筑都被摧毁。Boudin面包坊的主人在逃生的时候,匆匆将母面团收集在桶里,随身携带,全力挽救了这一重要的家族遗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即便当今现代酵母技术发展迅速,他们仍恪守传统,坚持使用母面团发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进了一楼大厅,面包的香气扑鼻而来,里面排着两支长队:一队是专门买酸面包汤的,一队是买其他面包的。排了十几分钟,我们买到了心仪的蛤蜊酸面包汤:把一个碗样大的酸面包中间松软部分挖出来,留下韧性实足的面包壳当碗,盛满奶酪和蛤蜊肉熬制的海鲜汤,也有螃蟹肉熬成的汤,但是我们选择了蛤蜊!</span></p> <p class="ql-block">  带着热乎乎的酸面包汤,我们来到外面一处人少的地方,开始品味,蛤蜊汤真是非常美味,酸面包虽然不是那么香甜,可是一想到它凝结的全是时间啊,从上面开始一条条撕着吃,每吃一口,仿佛经历了沧桑岁月,体会到星月运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来之前仅仅知道有一家酸面包很有名,并没有做详细的功课,二楼的Boudin博物馆,竟被我们忽略了。内心些许遗憾,转念一想,有了遗憾才能有下一次来的展望呀!留给下一次!</p> <p class="ql-block">  汤喝净,面包做的碗也一点点吃掉了!难怪有网友说:“把汤喝了,把碗吃了,就饱了!”</p><p class="ql-block"> 哦!忘了说,一个酸面包汤税后约17美金,当天汇率,7.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