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掠影:贵州省博物馆

蓝弧

<p class="ql-block">‌贵州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是了解贵州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最重要的窗口。</p><p class="ql-block">下图为贵州省博物馆外观</p> <p class="ql-block">以前来过贵州几次,但始终没到过省会城市贵阳,这次是应同学只邀来到贵阳避暑。</p><p class="ql-block">贵阳的气温比南昌低不少,加上贵阳第一次来,故必须抓紧时间把贵阳周边都溜达一圈。</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就与同学及她的朋友一起打车出发,第一站: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下拼图是路上</p> <p class="ql-block">打车🚖还是挺快,一下车就看到高坡上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据说从下车地到博物馆坡度在8米左右,由台阶及蜿蜒向上的平地直达博物馆门口(别说还挺人性化的)。</p><p class="ql-block">下拼图上图是博物馆正门;下图是正对面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博物馆外周边环境</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大厅,内空非常高。正面墙上大条幅上印着的是省博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游客不少,在大厅拿着手机拍照。</p> <p class="ql-block">正前方是5.18国际博物馆日的标志</p><p class="ql-block">下拼图上图是大厅穹顶</p> <p class="ql-block">下拼图左侧是正门外立面看过去对面楼的彩色玻璃;右侧是大厅内一侧的彩色玻璃幕墙</p> <p class="ql-block">大厅内还有一个“梦境家园”雕塑,材质是不锈钢,它是以西江千户苗寨为创作元素而构建。</p> <p class="ql-block">下拼图右下图是仿制古人打制石器的雕塑,个人感觉这雕塑真不错,不亚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馆藏双肩石锛是一件新石器时代的一级文物 。</p><p class="ql-block">1954年在贵州盘州市红果镇沙陀村征集。该石锛通长7.7厘米,肩宽5厘米,柄顶端宽2厘米,一侧微有残损,刃口宽5.2厘米,厚1.3厘米。</p><p class="ql-block">双肩石锛是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具有浓厚地方特征的器物,对于研究贵州地区史前文化与南方其他地区文化的交流和联系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下拼图为馆内天井处外部电梯</p> <p class="ql-block">下拼图为杨粲墓,其是南宋时期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的土司,杨粲墓是西南地区一处重要的宋墓,其墓室规模宏大,雕刻精美, 对于研究南宋时期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丧葬习俗以及建筑雕刻艺术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下拼图主要用现代科技打造的:贵州岩画</p> <p class="ql-block">北宋韩琦《行楷信札卷》是韩琦唯一传世法书,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行楷信札卷》由韩琦的两帖真迹纸本墨迹《信宿帖》和《旬日帖》,与后世元、清两朝共十三段跋语合裱而成,全卷纵30.9厘米,横867.5厘米。2012年,该卷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二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p> <p class="ql-block">黔府青花罐是贵州省博物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 。“黔府”指的是明代朱元璋养子沐英及其后人的府第,沐氏家族世代承袭“黔国公”封号,镇守云南,其管辖范围包括贵州西部区域。该罐为黔国公沐昌祚袭爵期间在景德镇订烧的生活用具。</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立耳大铜釜为馆藏一级文物,是宋至明时期的青铜器。该文物时代为宋至明,来源为拨交。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于研究相关时期的文化、工艺等方面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下拼图左侧上图青花罐;下图立耳大铜釜,均为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下拼图为杨辉墓陶俑是明代陶塑,馆藏一级文物。1988年出土于贵州遵义团溪杨辉墓,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它是播州杨氏第二十五世土司杨辉夫妇合葬墓的随葬品,对于研究西南地区古代丧葬习俗、服饰着装等具有极高价值。</p><p class="ql-block">共出土70件,由33件骑马俑和37件步俑组成。其中包含仪仗俑34件、乐俑14件、侍俑9件、持物俑13件,均为男俑。</p> <p class="ql-block">下拼图为大统历,是明元统将《授时历》改编而成的历法,自洪武十八年施用至崇祯十七年 。据考古资料,有多座明墓出土了大统历,其中部分由贵州省博物馆进行了修复。</p><p class="ql-block">下拼图上图为一级文物大统历</p> <p class="ql-block">平播报德之钟是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为铭记明朝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反叛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铸造。</p><p class="ql-block">平播安黔之鼎是贵州省博物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军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史称“播州之役”,是“万历三大征”之一。战后,贵州巡抚郭子章为纪念功绩,铸造平播鼎和平播钟,鼎名“平播安黔之鼎”,意在彰显平叛对安定贵州的意义。</p><p class="ql-block">下拼图中三个器皿都是馆藏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下拼图右侧是馆藏一级文物,为大明宣德年制的白地青花碗 。宣德青花瓷以其胎质细腻、青花色泽浓艳、纹饰精美而著称, 这件碗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宋代鹭鸟纹彩色蜡染褶裙‌</p><p class="ql-block">1987年平坝棺材洞出土,集挑花、刺绣、蜡染工艺于一体,纹样取自铜鼓鹭鸟纹,色彩历经千年仍鲜艳。它是中国蜡染技艺的早期实物,被誉为“蜡染界的老祖宗”,对研究苗族服饰史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下拼图右下图为宋代鹭鸟纹彩色蜡染褶裙‌,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在“黔苗图说”馆里,有大量的苗族的银饰品,非常精美漂亮。</p> <p class="ql-block">我个人感觉省博的管理有点问题,硬件很一般,最大的问题是馆内标识不清楚,有点乱,还有个别馆有尿臊味;咨询工作人员(很少)镇馆之宝是哪几样?结果是不能很快说出来,甚至说的当地话咱有点听不懂,在一个省的博物馆工作人员不说普通话真让人不理解,我们三人行都有同感。</p><p class="ql-block">感觉不是很好,我们就大略看看离开了。</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出门时临时打张卡</p> <p class="ql-block">二个小时的参观结束出来,外面已是艳阳高照,虽然温度不高,但太阳底下还是很热,赶紧叫车回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