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血山河,铭记历史,——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心悟之人,民生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泣血山河,铭记历史</p><p class="ql-block">——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杨勇仁/收集/整理</p><p class="ql-block">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却从不会冲刷掉那些镌刻在民族骨血里的记忆。80年前,当最后一声枪炮在中华大地渐次平息,当胜利的旗帜迎着朝阳冉冉升起,中国人民用14年浴血奋战换来的和平,如明灯般照亮了饱受战火蹂躏的山河。2025年,我们站在历史的新坐标上,回望那段山河泣血、众志成城的岁月,既是为了缅怀无数以身许国的先烈,更是为了从历史的硝烟中汲取力量,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续写民族复兴的华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枪声打破了东北的宁静,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华夏大地的安宁。从那时起,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这不是一场孤立的抗争,而是一个古老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长城。在白山黑水间,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以草根、树皮、棉絮果腹,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胃里只有未能消化的草根和棉絮,却始终坚守着“宁死不当亡国奴”的信念;在华北平原,“地道战”“游击战”成为军民智慧的结晶,老百姓把自家的地窖连成网,把村庄变成杀敌的战场,“村村有堡垒,户户有刀枪”,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家园;在南京城,30万手无寸铁的同胞惨遭屠戮,江水被鲜血染红,街头巷尾堆满了尸体,却仍有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举起火炬,用生命书写着“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呐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来不是孤军奋战。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方主战场的核心力量。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军民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60%以上,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更是独自抗击着日本陆军的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当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展开反攻时,中国战场的坚持,为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如历史所见证的,中国人民用14年的牺牲与抗争,不仅捍卫了国家的主权与尊严,更为人类的和平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统计,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按1945年币值计算),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无数土地满目疮痍。这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段段无法磨灭的伤痛,更是一个民族在绝境中不屈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80年过去了,曾经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曾经的断壁残垣已被高楼大厦取代,但那段历史留下的印记,却永远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惕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当今世界,局部冲突仍在发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些国家试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这些行为都是对历史的背叛,对先烈的亵渎。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蹈覆辙。我们纪念胜利,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明白:和平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我们用清醒的头脑去守护,用坚定的立场去捍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对于当代青年而言,铭记历史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80年前,无数青年怀揣着“救国图存”的理想,奔赴战场,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80年后的今天,新时代的青年虽无需面对枪林弹雨,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从科技创新的前沿到乡村振兴的一线,从守护边疆的哨所到服务人民的岗位,每一个青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传承着先烈的精神。当我们在实验室里攻克“卡脖子”技术时,是在延续着“自立自强”的民族基因;当我们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挥洒汗水时,是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当我们在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时,是在守护着“和平发展”的大国担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80年前,中国人民用抗争赢得了尊严;80年后,中国人民用奋斗书写着新的辉煌。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对历史的敬畏,离不开对和平的珍视。今天,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正是党的坚强领导,才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黑暗,走向了光明;我们要始终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融入到每一个人的血脉中;我们要始终坚定和平发展的道路,既不忘记历史的伤痛,也不放弃对和平的追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历史的钟声仍在回荡,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复兴任重道远。让我们铭记那段泣血山河的岁月,让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让我们以历史为灯塔,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行,用我们的双手,守护好这片曾经被先烈用生命捍卫的土地,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中华大地,照耀整个世界。</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日</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