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簡歷</p><p class="ql-block">姓名江培洲</p><p class="ql-block">藉貫山東榮成</p><p class="ql-block">學歷:大學本科</p><p class="ql-block">政治:中共黨員</p><p class="ql-block">出生:1940年7月</p><p class="ql-block">入伍1961年8月大連</p><p class="ql-block">任職:曾歷任教員,幹事,指導員,教導員,宣傳股長,政治委員等職。军旅书法家,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华夏将军名家书画院院长。</p><p class="ql-block">1992年退休于北京幹休所</p> <p class="ql-block">江培洲母親张春娥(前右)在大连与儿孙留影</p> <p class="ql-block">江培洲之父親江德忠和子孙合影</p> <p class="ql-block">左起:五哥江培洪三哥江培盛二哥江培東四哥江培發以及排行老六江培洲五兄弟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江培洲五兄弟全家親人合影留影</p> <p class="ql-block">江培洲一家人专程赴大连为大哥江培发兄嫂贺寿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江培洲潇洒挥豪一笔写成“寿”字</p> <p class="ql-block">江培洲亲书彖字一笔“龙”图</p> <p class="ql-block">江培洲全家福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江培洲书法艺术精品荟萃</p><p class="ql-block">回忆录《我走过的足迹</p><p class="ql-block">》原文/江培洲/编辑/高书海</p><p class="ql-block"> 85歲本命年回憶與感悟</p><p class="ql-block"> 上集</p><p class="ql-block"> 江培洲,生于1940年麦收期间。祖籍地山东榮成江林莊村,乳名福亭,喻幸福人生,亭亭玉立 之意。江培洲之学名,是吾參加新四軍兄江培盛所起,也同时向征着江河东流,培育后来人,向龙一样洲际里四海遨游,又取其网络昵称,曰:“云顶飞龙”。</p><p class="ql-block"> 恰恰巧合的是我江氏所迎娶之爱妻王淑云,名字中也带有一个云字,六八年于大千世界中与我匹配成婚,意云中藏有淑云,顶天立地做人,飞翔于海阔天空之中,其龙属性常为中华腾龙,繁荣昌盛。此乃天作之合,地设一双。婚后吾妻孝敬公婆,于平凡世界中相夫教子,哺育后世子孙茁壮成长,日渐兴盛。</p> <p class="ql-block">图/龙是中华民族魂,龙腾神州万事兴。江培洲书。</p><p class="ql-block"> 在那往事不堪回首的抗日战争时期,日寇铁蹄践踏我泱泱华夏之大国,烧杀抢掠,奸淫妇幼,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即烧光,抢光,杀光,造成无村不戴孝,处处闻哭声的悲惨境地。吾大哥江培安便死在了日寇暴行之中,遭受残害而身亡,是吾亲眼所见。</p><p class="ql-block"> 在中华民族追求解放之战争中,吾二哥江培东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与众多民工一起踊跃支前,参加了解放大军奋不顾身解放烟台的战斗。被上级援予“烟台支前模范”荣誉称号。受此鼓舞,吾三哥江培盛于45年就参加了新四军,投身于滚滚的革命洪流之中。</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我亲耳聆听了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人民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人们锣鼓喧天载歌载舞,举国欢庆这伟大的时代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 950年我经历了土地改革运动,斗地主,打土豪分田地,感恩毛主席,感谢共产党,我家也分到了土地。当时的土改是中国共产党对封建土地制度的伟大社会变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6月颁布)的指导,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约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无偿获得7亿亩土地及大量生产资料,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这一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土地制度变革,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此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还积极参加了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建没和镇压反革命的“三反五反”运动以及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p><p class="ql-block">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10月25日打响了进入朝鲜后的第一仗,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正式开始。这一决策是在朝鲜政府请求援助的背景下,由中共中央作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历史性决策。我的親伯父之子江凤仪就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抗美援朝。</p> <p class="ql-block"> 1951年春節過後,我便離開父母,由大連的哥哥江培發探望父母返回大連時,把我帶到了在煙臺从事地下黨活动的伯父江德龍家裏。第二天當地派出所周所長就給我登記上了戶口。天天幫伯父母賣水求生,早午晚间從近百米處水井裏挑水50多擔裝進大水缸裏。后来在伯父的帮助下。我上了煙臺望渠街小學和建昌街小學,後來又考上煙臺二中初中和高中的求学之路。</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我經歷了公私合营运动,公私合营主要发生在1956年。1953年,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2日,政务院通过《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为公私合营提供了政策依据。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初,全国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956年初,北京、天津、上海、沈阳、武汉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p><p class="ql-block"> 我经历了三面红旗,伟大的毛泽东时代。三面红旗是中国共产党于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统称。在1960年5月以前曾被称作“三个法宝”,1960年5月以后又称为“三面红旗”。即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核心内容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强调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二:大跃进:是以高指标推动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群众性运动,旨在短期内超英赶美。三:人民公社:农村集体化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升级,实行"一大二公",将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政社合一的基层组织。</p> <p class="ql-block"> 三面红旗”的出现,是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一次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探索。</p><p class="ql-block">1958年前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极不寻常的一个时期。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尽早改变我国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用“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豪迈气概,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接连干了几件震撼世界的大事:制定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及在它引领下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和在全国范围内大搞“人民公社”化运动。那时,辽阔的祖国大地到处是“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大干快变,超英赶美”的壮观场面。</p><p class="ql-block"> 党中央和毛主席为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试图通过“三面红旗”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快马加鞭地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尽早挤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但由于决策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在实际施行中违反客观规律,加之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造成了全国范围内经济生活出现暂时困难。</p><p class="ql-block">“三面红旗”的树立,是毛主席、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一次勇敢而深刻的尝试。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农业社会,要实现工业化只能靠农业,需要通过农业集体化来完成。党中央提出整个建设时期的总路线,既是对全国人民的精神鼓舞,又有对社会主义建设“多快好省”的科学要求。要尽快实现工业化,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大跃进迅速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为加快中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当时,如果实行家庭经营,如果优先发展轻工业,如果不艰苦奋斗,中国不可能在短短的三十年完成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p> <p class="ql-block"> 我 还參加了煙臺二中一畝地產萬斤小麥試驗田和校辦工廠大煉鋼鐵活動。那是1958年大躍進全民齊動員,全國人民凝心聚力為实现1070萬鋼鐵目標而奮鬥。</p><p class="ql-block"> 举国大煉鋼鐵,全民產萬斤粮試驗田風起雲湧,遍地開花,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煙臺二中也不例外,全校師生各個年級都從家中砸鍋拿鐵,自立小高爐,拉大風箱燒闢柴禾大煉鋼,實際就是把破鐵鍋煱化後打成鐵餅,稱一稱幾斤幾两,然後用紅布包著敲鑼打鼓向學校報喜。</p><p class="ql-block"> 煙臺二中產萬斤小麥試驗田,全校就一畝地試驗田,從初中,高中每班抽三名身強力壯,肯出力又聽話的學生,我就是其中一個。試驗田要求:深控3米,然後灌肥料,再撒100斤小麥種子。剛發芽就像韭菜一樣,綠油油,很喜人,當長到一尺高時,麦苗開始發黃,小麥地裏溫度高,以至後來全發黃了,盼畝產萬斤小麥試驗田由于高温全燒死了!</p> <p class="ql-block">图/江培洲亲手所书“军魂”。</p><p class="ql-block"> 究其原因,後來師生顿悟:大煉鋼鐵,種植試驗田,辦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自然規律,要講科學。我也同样經歷和遭受了三年自然災害的艰难困苦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1961年8月我從大連化工學院甘井子街武裝部應征入伍,穿上海軍军装跨進青島海軍第二航空學校。學習專業九個月结业分配留校,仼航空修理教研室實驗員,保證教學任務,六個學科盡全責保障服務。1963年響應毛主席偉大號召。以實際行動向雷鋒同志學習,本職工作出色,好人好事做的多,毛主席著作學在前。不僅入了黨,還連續五年立了三等功。曾被二航校和海軍航空兵部黨委評为《雙學標兵》。</p><p class="ql-block"> 我经历了我軍对印自卫反击战,1962年10月20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面对印度的无理挑衅和不断蚕食中国领土的行为,中国政府在多次警告无效后,决定实施自卫反击作战。此次战争历经一个月,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中国边防部队在此次自卫反击战中,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p><p class="ql-block"> 继对印自卫反击战胜利后的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当局出动大批武装军人和四辆装甲车汽车,从米海洛夫卡利库列比亚克依内两个方向侵入珍宝岛,对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中国边防人员进行突然袭击,首先开枪开炮打死打伤边防战士多名。中国边防人员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自卫反击,给入侵之敌以歼灭性打击。此后,苏联政府仍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于3月15日再次出动几十辆坦克、装甲车和大批武装部队入侵珍宝岛,并向中国领土纵深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再次给入侵苏军以有力反击,将其击退,再一次有力的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p> <p class="ql-block">图/江培洲夫妇手指和平钟留念。和平寺和平鍾上鑄印有“江培洲”名字。</p><p class="ql-block"> 我还经历了中国人民在毛主席,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快速实现了國民經濟的强势恢復,</p><p class="ql-block">开展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称霸運動。见证了毛主席倡导的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全國學人民解放軍運動。</p><p class="ql-block"> 见证了全國大興水利運動,紅旗渠揚名天下,毛主席率先垂范親自參加了北京密雲水庫建設的勞動,見證了黨中央反修防修評修的論戰時期,經歷了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解體时期。見证了全國人民歡呼我國氫彈原子彈爆炸升天的偉大壯舉。</p><p class="ql-block"> 我还聆聽學習了黨中央開展文化大革命巜五一六》通知:</p><p class="ql-block">即1966年5月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该通知对形势的估计,认为在党内、政府内、军队内和文化界都混进了一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他们是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五一六》通知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毛主席驚告全黨:走資派就在黨內,赫魯曉夫就睡在我們身邊,走資派還在走!</p> <p class="ql-block">图/江培洲夫婦與兒女在俄羅斯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遵照軍委要求軍事院校要開展文化大革命運動。海軍第二航空學校也不例外。遵循上級要求:學校黨委停止,採取《巴黎公社選舉法》自下而上逐級成立文籌小組,文籌委委員會,1966年8月我當選了二航校校文籌委員會主任,當時主要任務組識學校教職員工,學員分批上北京接受毛主席檢閱和開展全國各地大串連活動。</p><p class="ql-block">我也上北京第四次毛主席接見紅衛兵。看到了在天安門城上偉大領袖毛主席頻頻招手的光輝形象。</p><p class="ql-block">二航校校文籌主要領導成員,看不適形勢發展,就發公告上報海航黨委並向全校公示撤消。</p><p class="ql-block"> 我還經歷了1971年〈九一三)林彪叛逃事件。參加了1975年8月河南駐馬店特大洪水空投救援工作。經歷了1976年唐山發生的大地震和三位偉人毛主席,周總理,朱德委員長,同年先后相继去逝。</p><p class="ql-block"> 並經歷了1979年对越自衛反擊戰。对越自卫反击战起因及始末是这样的: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是中国针对越南在中越边境的军事挑衅和入侵行为发起的自卫还击作战,广义上涵盖1979年至1989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中国通过此战维护了西南边疆稳定,并重创越南的扩张野心。</p> <p class="ql-block">图/江培洲书法艺术精品</p><p class="ql-block"> 战争背景与起因</p><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越南在苏联支持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统一后视中国为“头号敌人”,不仅在国内大规模排华,还持续在中越边境制造武装冲突(1974—1979年累计挑衅超3500次),并入侵中国盟友柬埔寨。1978年《苏越友好合作条约》签订后,越南的扩张行为加剧,中国为捍卫主权并打破苏联战略包围,决定实施自卫反击。</p><p class="ql-block"> 直接导火索</p><p class="ql-block"> 越南持续边境挑衅:1975年越南统一后,黎笋集团在中越边境制造武装冲突超700次,入侵中国领土160余处,造成中国军民300余人伤亡。</p><p class="ql-block">柬埔寨遭入侵:1978年12月越南在苏联支持下入侵柬埔寨,推翻亲华政权,试图建立“印支联邦”,直接威胁中国西南边境安全。</p><p class="ql-block"> 关键时间与参战方</p><p class="ql-block">时间:狭义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广义延伸至1989年,包括后续的两山轮战等边境冲突。</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谢谢各位关注,祝您健康吉祥好运连连。</p><p class="ql-block">2025.9.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