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伊犁,揽盛夏风月》(三)

禅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喀英德库什台村:日出里的生机与历史</b></h3> 93、2025 年 8 月 6 日,天尚未破晓,我便满怀期待地起身,准备前往住宿地旁的东山拍摄日出。 94、踏出住宿处,清新的空气裹挟着草原特有的草香与泥土气息扑面而来。 95、喀英德库什台村坐落在群山坡地间,此刻,村子还沉浸在朦胧的晨光里,静谧得能清晰听见自己的脚步声。 96、坡地上的野草带着夜露,在微光中泛着细碎的银辉,像是谁撒了一把星星在草丛间。 97、终于登上东山,选好位置静待日出。不多时,远方的天际线开始泛起微光,似有人轻轻拉开了金色的幕布。 98、紧接着,太阳缓缓探出头,先是一点金黄,而后慢慢升高、扩大,光芒愈发盛烈,洒向大地,给山坡、草木、牛羊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99、那一刻,整个喀英德库什台村仿佛从睡梦中苏醒,草叶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远处的毡房升起袅袅炊烟,在朝阳的照耀下,历史与现实交融,古老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焕发生机,我赶紧用相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div><br></div> 100、沿着小道向东山坡下行进,便瞧见了牛羊成群的景象。几头牛儿或低头悠闲啃草,或慢悠悠踱步,憨态可掬。 101、不一会儿,几匹马儿又闯入眼帘,它们欢快地奔跑着,马蹄扬起细微的尘土,在晨光中划出灵动的弧线,好一幅生机勃勃的草原晨景图。 102、而这样的景象,正是哈萨克族牧民生活的日常写照,承载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依赖。 103、远处的山脊线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是水墨画里淡墨勾勒的轮廓,与近处的草坡形成了层次分明的画卷。 104、喀英德库什台村历史悠久,作为古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村落,它曾见证过商旅往来的繁荣盛景。 105、这里的文化极具特色,浓郁的哈萨克族风情被很好地保留下来。从传统毡房的建造技艺,到别具一格的歌舞艺术,无不彰显着民族的独特魅力。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一、喀英德库什台村:漫行中的悠然与美好</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106、</b></div> 107、从东山下来,我沿着缓坡漫步。草地上,牛群或低头啃草,或抬头张望,憨态可掬。几头小牛犊尤为活泼,追着同伴跑上几步,又好奇地停下,打量着周遭一切。 108、远处山坡上,几座木屋和白色毡房错落分布,在蓝天、青山的映衬下,宛如童话场景。木屋的原木色与毡房的洁白形成鲜明对比,屋顶上晾晒的牧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109、山间云雾似轻纱,慢悠悠地飘荡,给硬朗的山景增添了几分柔意。有时云雾会漫过草坡,像流动的牛奶般裹住牛羊的身影,只露出晃动的犄角,平添几分神秘。 110、朝着森林方向走去,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云杉与松树枝叶交错,形成浓密的绿荫。阳光透过枝叶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光点,随着风动光影也跟着跳跃。 111、林下长满了蕨类植物和不知名的菌类,腐叶的气息与松脂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格外清新。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更显山林幽静。 112、忽然,看见一位牧民骑着马,缓缓穿行在草地上,身姿挺拔,与天地相融,马背上的毡毯随风飘动,像一面小小的旗帜,好一幅悠然的游牧图。 113、沉浸在喀英德库什台村的美景中,只觉时光都慢了下来,满心都是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与沉醉。<br>《喀英德库什台村即景》<br>群峰列阵抱晴川,牧野牛羊自往还。<br>毡屋错落云影里,林深时见马人闲。<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二、忘川民俗旁的温暖小插曲</b></p><p class="ql-block">114、</p> <p class="ql-block">115、我们所住的忘川民俗,前有一条乡道,车辆往来不多,却为这宁静的村落增添了几分灵动;</p> 116、背面是广袤的草场,像一块巨大的绿绒毯,一直铺展到远处的山峦脚下。 117、在民俗附近漫步时,偶遇了两个哈萨克族小朋友。他们穿着民族特色的小皮靴,脸蛋晒得红扑扑的,眼睛亮晶晶的,格外热情。 118、当得知我们从北京来,便叽叽喳喳地与我们交流,还开心地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喝奶茶。 119、不过这次我们没去喝茶,只是提出想给他们和家人拍张照片。 120、小朋友们一听,立刻兴奋地跑去叫来了奶奶。 121、奶奶穿着深蓝色的哈萨克族长裙,头戴绣花头巾,脸上布满慈祥的皱纹。我们一起在屋旁的大树下,以草原和木屋为背景,拍下了这张合影。 122、木屋的烟囱正冒着细细的烟,屋后的草场延伸到天边,几头牛在远处甩着尾巴。照片里,小朋友们笑容灿烂,露出洁白的牙齿,奶奶也带着温和的笑意,眼角的皱纹里盛着阳光的温度。 123、那画面定格了喀英德库什台村的质朴与美好,也成了我们旅途中一段难忘的小插曲。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三、喀英德库什台村的晨昏之美</b></h3><div>124、</div> <p class="ql-block">125、忘川民俗前有乡道,背依草场。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我们操控无人机升空,拍摄草场的模样。</p> 126、从无人机视角俯瞰,清晨的阳光如金色的绸带,温柔地铺洒在草场上。起伏的草坡被染上暖黄,像被打翻的调色盘般层层晕染。 127、几匹马儿、牛儿或低头啃草,或悠闲踱步,影子被拉得长长的,像水墨画上拖曳的笔触。 128、远处,村落里的白色毡房与木屋,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屋顶的炊烟与晨雾交融在一起,化作淡淡的青烟。 129、草场边缘的溪流泛着粼粼波光,像一条银色的带子缠绕在绿毯边缘,和广袤的草场、连绵的山峦共同构成一幅静谧悠然的田园画卷。 130、随着时间推移,日落时分来临,我们再次让无人机飞向天空。 131、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晕染成橙红色,从天际的绯红到头顶的淡紫,色彩渐变如同打翻的胭脂盒。 132、余晖下的草场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箔,泛着柔和的光泽,草叶的边缘都镶上了金边。村落里的屋舍、毡房在余晖中轮廓愈发清晰,投下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与远处渐渐暗下来的山峦形成鲜明对比。 133、牛羊开始向圈舍聚拢,牧民的身影在夕阳下拉成剪影,吆喝声在空旷的草场上回荡。 <p class="ql-block">134、阳光慢慢下沉,最后将整个村落和草场都揽入温暖的暮色怀抱,那画面,美得让人心醉,也让我们深深沉醉在喀英德库什台村这晨昏交替的独特魅力之中。</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135、摄 影:禅语</p><p class="ql-block"> 后 期:禅语</p><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Eternal Blossom of the Night Sky </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