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歌讲《论语》(3)

毛歌

<p class="ql-block">孔子讲完学习态度、人际交往的态度,接下来讲什么好啊?一个学生,很会学习,人际关系也不错,还需要什么条件才符合孔子的标准的学生定位?我把这个“标准”改为“标本”,就更好理解孔子的良苦用心。你要成为我的学生,坐在我的课堂里听我讲课,并不是你父母亲交钱就可以,或者找个转弯抹角的关系,开后门就可以听我的课。你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通过自动自觉的温习来提升你自己的学习能力,也就是主动型学习力。你需要敞开自己的胸怀,做一个真诚而大度的人,和同学有建设型的关系。你有了这样的人际关系,你就在为你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基础。你还需要保持一种非常清醒的态度,做个情商高的人,你并不会因为其他人不理解你就大发雷霆,更不会因为别人不知道你就暴躁不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是孔子给学生讲的人生态度。孔子第一堂是大课,这堂课是他接下来所有课程得以进行的基本原则的课,是他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你遵守了这三条原则,你就是我的学生, 就是我的好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这样看孔子的话,就是真心感动他的热烈和诚恳。一个老师,先给学生订立三章,我们讲好了原则再来上课。这个就是约束。孔子了不得的地方在这里,所以才突然间出现“君子”这个概念。这是全书第一次出现,至关重要。我再来给大家讲一下这句话的内在含义。这个很像IB的文本内外的分析,先看文本框里面的内容,再看文本框外面的。别人不理解你,你并不会因此愠怒。这个是真美,是真懂得人际关系。有一点矛盾冲突,就整一出你死我活,这个是你自己对自己已经失去了把持。把持就是自我管理。你都没有了自我管理,还能算人吗?这句话孔子没有直接说,是怕伤了学生的面子。话说得很客气啊,你如果这样的话,就是君子,很有个人修养和品德。我们想一想,无论别人怎么样对待我,我都会保持清醒,保持住自己生命的一致性。所以,我把这个地方的“君子”翻译为英文的integrity。这个就不仅仅是对于一个学生的要求了,而是直接上升到对于一个人一个生命的要求。你又不是老虎,别人都不能碰你。你如果真的如此容易生气,那么你最好不要做我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老师喜欢情绪失控情绪不稳定的学生,这是非常可怕的。孔子要求学生不愠怒,是因为他刻意要塑造学生的生命力和生命品质。你不受任何外在的影响,你这个人就值得特别赞美。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情怀所在。教育的情怀就是塑造一个人的生命,他有情绪,但知道如何控制情绪, 他会遇到各种挑战他底线的事情,但是他知道没有什么比明确坚定的自我管理所创造的价值更加美好的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学生能够逐渐体会到稳定的个性的意义,这是他巨大的学习收获。无论发生什么,我都捍卫基本的原则。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处在强大的自我管理中。这个才是自律的根本,是因为我知道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情绪稳定,人生健康。我们看孔子教育原则的设计,有务实的当下的学习态度,有促进人生发展的开放型人际关系,更有以自律为中心的品格建设。这样的学生,一旦走出校门,就会备受生活的欢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寻求别人的理解,这是世俗化的表现。他不理解我,我真要哭得死去活来。你都不理解我,我们两个从此是陌路人。不愠,这个“不”字是凌厉得不得了。不,就是自律,就是知道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只有有原则的人才会这样,只有爱自己的人才会这样。我来世界上,不是为了别人是否理解我。这个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生命方向是君子,是成为我自己,做自己,是以道德为原则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是真的用心良苦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