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2025-09-01 星期一 雨25-37º 南昌</b></p><p class="ql-block">    快八十岁的婆婆隔三差五就会来店里,和我聊起天来也是精神抖擞,再看看我刚拿到的体检报告,不禁开始思考,如何持续锻炼,提高身体器官功能,将来有一个更体面的老年生活…</p><p class="ql-block">       前两天聊迎接衰老,朋友发来信息说,“坦然”二字说来轻松,但是等真的到了一定年龄,身体机能发出警报,面对疾病与死亡威胁的时候,或许就需要更多理性的思考了…</p><p class="ql-block">    是啊,中文里有一个很贴切的词叫作“善终”。什么是善终?这本《如果不得不离开》一书里说过,最好的死亡是一个人能在睡梦中自然而然地逝去,且在不久前,还与家人齐聚一堂,一起享受美味的食物,彼此互赠小礼物,与他们共同回望自己的一生。这是一本关于“临终”的书,它告诉你:在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可以不那么痛苦。以现实的眼光看待日渐衰微的身体、老迈与虚弱。</p><p class="ql-block">      正如《论语·先进》篇,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谁都无法对抗这种自然规律。在人生的终点前,最重要的不是与死亡进行无休止的抗争,而是要让自己好好地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p>  <p class="ql-block"><b>2025-09-02  星期二 晴 26-33º</b></p><p class="ql-block">     妮妮用暑期打工的“工资”置办了自己想要的的手办和零食,偶尔想喝奶茶,就会一本正经的对我说,养育她是我的责任,最近又在酝酿着让我给她买一只新的尤尼克斯的球拍,总之,小账是算的明明白白的,挣得钱是自己的,AA是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     《预测之书》里说,一零后的孩子,他们中的第一批人出生的那一年,中国正式超过日本,成为GDP排名世界第二的国家。对他们而言,未来的选择自由度前所未有地高。从一定程度上说,只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挣钱。这种变化的背后,部分原因是家长的观念也在不断进步。</p><p class="ql-block">    是啊,儒家文化圈的一代又一代家长们,总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至少要比自己强、但最终他们会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所谓的“要活得比我强”,其实是“要活得比我快乐”</p>  <p class="ql-block"><b>2025-09-04 星期四 晴27-37º</b></p><p class="ql-block">     看到一个访谈,张泉灵问满头白发的叶童,你保持白发的那一刻的想法是什么?叶童说,一切的打扮都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是是做真实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是啊,无论你是多强大的人,直面自己的衰老都是略带沮丧的事。面对生命流逝,你可能会感到无力,但她却浑身散发着优雅又强大的气场,看起来生机勃勃、充满希望、非常有力量。</p><p class="ql-block">今天给大家推荐这本人物传记《人生由我》。封面上,一张七十三岁的女人清晰的脸部特写,满头白发和丝丝细纹一览无余。她二十二岁在南非结婚,却遭受了九年家暴,生下三个孩子;三十一岁离婚,成为单亲妈妈,独自带着三个子女在三个国家九个城市打拼、生活,培养出了三个亿万富翁。六十七岁,仍坚持走秀,最终爆火,成为超级名模,七十一岁成为网络红人,出版这本自传。</p><p class="ql-block">    她叫梅耶·马斯克,她的大儿子正是埃隆·马斯克。2021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的世界首富。特斯拉品牌创始人,外号“硅谷钢铁侠”。在聚光灯对准埃隆·马斯克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地说:“我的母亲才是我的英雄,我的成功来自于母亲的培养和她特立独行的品行。</p><p class="ql-block">     叶童与梅耶都属于越衰老,越能享受年龄带来的红利的人,因为她们有着很强的“反脆弱能力”。什么是反脆弱?玻璃杯砸在地上,就碎了,这是脆弱;一块木板砸在地上,一点事没有,这叫坚强;反脆弱就是像一个皮球砸在地上,不但不碎,还会高高地弹起来。它不仅没有在风险和动荡中受损,还在中间获益了,这就叫作反脆弱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b>2025-09-06 星期六</b></p><p class="ql-block">     自从开始做视频号,意想不到的收获是很多人开始主动给我赠送,推荐,交换好书了,其实我看书很吝啬,只要不是特别枯燥的,一般都会一字一句读完,更多时候是选择听书,四十多分钟听完,摘抄一些经典记录和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很多过目就忘的东西反而记住了…</p><p class="ql-block">  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扰,收藏的书越来越多,但是真正读的却非常少。不必焦虑,早在800多年前,南宋大学者朱熹就在这本《朱子读书法》里说:“读书已是第二义”。</p><p class="ql-block">     就是说,读书其实是人生第二重要的事。第一义是什么呢?就是要懂得道理,照道理做事。他说世间万事都有个道理,做官有做官的道理,治家有治家的道理,种田有种田的道理,表现不一样,但根本都是相通的。</p><p class="ql-block">      那为什么要读书呢?人的一生经历有限,那些伟大的圣贤他们经历的、懂得的比较多,写在书上给我们看,我们读书为的是接触到根本性的那个道理,懂得了之后,做官就能当好官,治家就能治好家。当然朱子补充说,这些道理其实本来你自己身上就有,并不是外面强加给你的,但是如果没有经典的启发,可能咱们一辈子也明白不了。</p><p class="ql-block">    正如《论语.里仁》篇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夫子强调以贤者为师来修身,朱子接着说:书本就是圣贤的化身。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见人,以行致远。</p>  <p class="ql-block">  <b>2025-09-10 星期三</b></p><p class="ql-block"> 开车出门,不管去万利还是万达,哪哪都堵,北斗导航都避不开的修路,朋友说,这路就是要隔三差五打开修一修才行,我很诧异为什么这马路总是挖了修,修了挖呢?</p><p class="ql-block">      直到听到郭德纲在这本《来一段儿》讲的故事才明白,美国一个电灯泡从1901年点亮直到现在都没有熄灭过,而制造它的公司却已经倒闭90多年了,这家公司怎么也想不到灯泡质量太好,就是它倒闭的原因,再看看现在市面上最好的手机,用两三年就要换新的,因为制造和售卖它的人都不希望这个东西一辈子不坏。也就是说,东西质量越好,公司倒闭越快。 </p><p class="ql-block">      是啊,这市井江湖恰似一个大杂烩,充斥着唯利是图之风,在商言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不过是他们的处世之道罢了。但我认为,即便江湖混沌不堪,那盏长明灯始终未曾熄灭。正如《论语·里仁》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此乃警世良言。真正的处世之道,并非是去学习奸诈圆滑的厚黑学,而是要坚守内心,如明灯般澄澈。即便看透了市井间的算计,仍能以良知为灯芯;即便深谙江湖的生存之术,依旧秉持道义滋养心灵之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2028-09-25 星期四 晴25-35º</b></p><p class="ql-block">自从开始做生活美学馆的鲜花蛋糕后,总有人会背后指点,有时候也会影响到自己行动,直到听到 罗胖说的一个词语叫“免于自我谈判”。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总在反复思考做的好吗?赛道对吗?要做吗?尼采曾说过:“怎么达到目标,就是放弃思考,专注于攀岩”。</p><p class="ql-block">     既然决定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就要学会把艰难的任务拆成只需要机械执行的简单任务,然后放弃思考,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只要投入的时间足够多,持续的力量一到,过程当中免于自我谈判,你就赢了!</p><p class="ql-block">    正如《论语·为政》曰“思而不学则殆”,让我们用行动打破思维的枷锁,在专注和坚持中,收获成功的果实。</p>  <p class="ql-block"><b>2025-09-29 星期一 晴26-36º</b></p><p class="ql-block">     出门办事又不愿意开车,在滴滴上下单叫车,车子很快就到了,上车后自顾自玩着手机,司机不时的和我问个好,一副欲言又止又不断“骚动”的样子,我主动问他,有什么问题吗?他才不好意思的说道,能否麻烦你在服务结束后给我人工点个好评,我好奇问道,那么卷吗?他笑嘻嘻道,自己原来是开长途货车的,因为年龄大了,刚入手这辆电车转型开滴滴,目前一个人工作养活一家人,还有一对龙凤双胞胎刚考上大学,所以家庭压力比较大,一般从早上五点到晚上十点,才能接到三四百元的单子,如果有顾客的好评,会分到更多的订单和收入,我给司机大哥的转型和努力好评,点赞……</p><p class="ql-block">     最近两年的TVB,几乎成了中年转型的样本库,演过《西游记》的江华当了保险经纪人,《倚天屠龙记》的李成昌在开出租车,《法证先锋》的陈思齐在夜市摆摊卖鸡爪,《使徒行者》里的沈震轩在开网约车。</p><p class="ql-block">    是啊,不论是演员或者普通人的中年转型,只是为了维持体面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哈佛的教授布鲁克斯认为,成功转型的前提,在于把握好三个方向,用物、爱人、敬畏神。概括成一组具体的行动建议分别是:</p><p class="ql-block">    一个输出习惯。可以是写文章、录视频、做分享。关键是要定期输出,让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变现。不管你是做技术的、做销售的,还是做管理的,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输出方式。</p><p class="ql-block">    两种深度关系。一种是同行关系,找到三五个能真正交流专业问题的同行,定期深度沟通。这些人可以成为你转型路上的智囊团。另一种是外行关系,行业外的朋友往往能带给你一些和以往不一样的新机会。</p><p class="ql-block">    三分敬畏之心。对变化保持敬畏,提前做好准备。对年轻人保持敬畏,承认他们在某些方面确实比自己强,学会合作而不是竞争。对未知保持敬畏,承认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你不懂的东西,保持学习的心态。</p><p class="ql-block">     就像加缪说的,重新开始,这是自然。重新开始我的工作,重新全情投入,用尽全力珍视这份职业。重新开始幸福,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b>2025-09-30  星期二 晴</b></p><p class="ql-block">   明天就是国庆长假了,早读群里大家讨论着是继续学习还是彻底放松几天,身边的朋友们紧锣密鼓忙着手头的工作,希望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压缩在一天之内,正如网上有人形容的,明明是休息,却感觉自己在犯罪。这叫做“休息羞耻症”…</p><p class="ql-block">     怎么打破呢,达利·沙班认为,在不影响职业基本盘的情况下,偶尔把手上的工作停一停,其实并不是坏事。换个角度看,当你暂时脱离某个职位或者角色时,其实是一个特别适合审视自己的机会。思考一下,除了工作,你还看重什么?除了工作带给你的成就感之外,还有什么能够给你带来快乐?你有多久没有单纯因为好奇而学点什么了?多久没有因为纯粹的快乐而做一件事了?还记得小时候那种“玩到忘记时间”的感觉吗?</p><p class="ql-block">      《论语.述而》篇曰:“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是说孔子下班在家闲居时,神态舒展自在,气色和乐轻松,既不拘谨,也不懈怠,正是告诉我们如何平衡生活状态:忙时专注投入,闲时放松舒展,让身心保持自然和谐,避免长期紧绷。真正的自律是有能力主动选择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休息。那些看起来很自律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知道如何高质量地休息,然后高效率地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