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女妖洞

蓝狐

女妖洞位于山西长治市壶关县大峡谷镇杨家池村村南山腰上。是一个废弃的景区。曾经去过两三次,感觉风景虽好,却也没什么精彩之处。这几天雨后,女妖洞景区的几条瀑布突然在抖音上窜火,好几个户外群发女妖洞景区线路。一直没有动静的美驴户外,周五晚上发贴,徒步女妖洞。因临近开学,本周六教师不放假,以教师为主要成分的美驴户外报名很少,我也打算放弃报名。自信报名后,热情相邀。盛情难却,又确实在家里没什么事,也就无所谓地跟贴报了名。 上午(2025年8月30日)7:30从林隆加油站登车出发,8:35到达杨家池村,车停村南河滩之上。今天一行八人分乘两车。羚羊说从这里有条野线可直达景区。 不得不说,今天所走线路,风光是真得很美,群山巍峨,淅水弯弯。杨家池位于山西省与河南省的交界处,太行大峡谷的谷口,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越过潺潺的淅河,沿着登山小径,朝着景区那个空中楼阁的方向前进。杂草很深,高可齐腰,路过一个小方蓄水池后,遇一片山葡萄,长势很旺,葡萄满藤,粒粒饱满,已经全部成熟,远望藤下紫黑一片。摘下吃了些,酸甜可口,是那种纯正的酸甜,无一点涩。很想多摘些,但刚开始徒步,不方便携带。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 从废弃的铁梯不远处登上景区绝壁栈道,一面是铁梯可通往峰顶,一面通往悬空阁楼。铁梯因落石被砸得少了四五个台阶,已经不能使用,据说景区就是因为安全不达标,迟迟没有通过验收而荒废。那个悬空阁楼,是建在悬崖峭壁半中间栈道略宽处,又向外进行了拓宽,一半悬空,原也是景区的一处重要景观,在公路上就可以远远望见,很是壮观。现已无人打理,也荒废不堪,屋内神像坍塌,屋顶荒草尺把长。 悬空阁楼两头都有卡门,我们从右侧这个卡门的铁槛缝中挤进去,走到左侧的铁皮门前却无能为力,只得原来返回,退到下面,从下面山坡上寻路向景区走。 站在悬空栈道上看下面的杨家池村,能看到村全貌。杨家池村是个很有故事的村庄。传说,早在北宋咸平年间,大元帅杨六郎曾在此地安营扎寨,由于连年干旱,河道干涸粮食绝收,百姓流离失所,军队人心惶惶。杨六郎遂下令军士挖沙取水,全军将士奋战三昼夜,终于挖成一座方圆二十余亩,深达十余丈的大沙坑,不到一天时间,坑内就聚起了数丈深的一池清水,百姓的旱情得以缓解,军心大定。百姓感念杨六郎的和杨家军的恩情,将此水取名为杨家池。现在村内与杨六郎传说有关的景点仍保留有杨景寨、鳄鱼沟、蝎子洞、女妖洞等。杨家寨就建于村南一座金字塔型的高山顶上,现存还有石寨墙、灶坑、石臼等驻军痕迹。 从山坡向右其实不远就可以走到景区的一处庙宇——女娲宫。这个景区因女妖洞而建,起了个响当当的名字女娲洞景区,就在这里建了这个女娲宫。建设规模不小,红墙兰瓦,很是齐整,只是随景区荒废而荒废。侧门有个圆形门,上书“洞天”,两边有对联“白云迷古洞 流水淡繁心”,倒也很贴切地描写了女妖洞景色。 女娲宫旁边就是一道由众多瀑布组成的溪流。这道水出自女妖洞,河水清澈冰凉,从女妖洞下的小潭流向山下的淅河。这道水与别处不同,一是流程短,从半山腰女妖洞出来,汇到下面的淅河,不到一千米。二是落差大,从源头至下面的淅河,落差可达二三百米,这么短的距离落差二三百米,所以河流湍急,瀑布众多,基本上全由瀑布小潭--瀑布小潭组成。三是幽,河道及两边植被茂盛,河道中的巨石也䨱盖满青苔。这与这里特殊的地质构造有关,这里倒处是上水石,石头上细孔多,可以给青苔提供持续的水分。 女妖洞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距离崖底有20米。洞口常年往外流水,雨季洞水如柱,从悬崖峭壁上直落下来,涛声如雷,气势壮观。旱季水流如带,沿着裸露的岩壁流下,汇入崖底深潭。 据山西壶关县杨家池当地民间传说,古时洞中有女妖栖息,故名女妖洞。女妖洞原本无水,与紫团洞暗中相通。栖息在洞中的女妖,长得异常美丽,专门喜欢出洞摄取过路的男人,将他们掳到洞中,吸干精髓,把人折磨死。1002年(宋咸平五年),杨六郎率军途经此处,水月观音托梦给他:为国尽忠,为民除害,乃元帅本色。翌日,杨六郎大战女妖,女妖打不过武艺高强的杨延昭,只好退回洞中。杨延昭恐她再出来害人,便把大枪插在洞口。从此女妖不敢出来害人,气得号啕大哭,眼泪流到洞中,变成泉水流到洞外。 女妖洞景区水路不长,但瀑布却有几十处,形状各异,或宽缓如幕,或奔腾如注,高可几十米,低矮仅逾尺。是浓缩的瀑布群,可在不怎么累的情况下,欣赏到各色不同的瀑布,这也是今年抖音爆火的原因。 到这里与后来赶来的欣慰一行四人汇合。他们也是美驴户外的驴友,知今天徒步女妖洞,工作结束,匆忙赶来。不过女妖洞景区是个小景区,只要不从铁梯上到崭上,略延误个把小时倒也没问题。 这里的景致是美的,瀑布如练,绿植如翠,树枝如虬,潭水如碧,青苔如毯。坐在潭边瀑旁,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青草气息,时有野花的清香随风袭来,沁人心脾。 汇合后,本打算在女祸宫吃午饭,部分驴友感觉还是到女妖洞下面的小潭旁边空气更清新些,反正两地离得也很近,就到女妖洞下用午餐。 中午12:17在此用午餐,欣慰他们几个专门从县城买了凉菜、热馒头,乘热吃很是不错。尽管大部分驴友都带有午餐,但相互分享吃得格外香,这也成美驴户外徒步活动重要的一项内容了。 今天来女妖洞游玩的游客特别多,我们遇到相互打招呼、了解到的就有三拔计二百来人。一是今天周末,二是抖音推送,这个免费的废弃景区才被外人广泛知晓。游客们相互讨论着,感觉这里真的比那些5A级景区更美。又有女妖洞传奇故事的加持,确实很值得一游。 女妖洞,我曾进来过三次,深不可测,几次都前进有百来米,到那处很低矮处止步。那块目测有几十米,全为不足半米高的夹缝,虽甚宽广,爬行毕竟不易。今天原想更进一步深入,奈何洞中原有的铁篦盖板被景区抽去,齐腰深的水是不可能过去的,只好浅入则止。 钟老师今年八十多了,户外圈德高望重,对附近非常熟悉,曾随钟老师来此游玩,听钟老师讲杨家池周边故事,说起杨家池周边有四大恶:恶鱼沟、女妖洞、蝎子坡、怪龙峡,皆是凶险之地,常人切莫靠近。这个女妖洞下的水潭,潭水冰冷刺骨,过去常有下地干活的青年来此游泳洗澡,回去就大病不起,当地老百姓称为阴症,多不治而亡,传被女妖吸尽精血。据说此病唯女人阴毛烧成灰用白酒冲服有效。这无疑是封建迷信,但潭水的冰冷,却很有体会,拍照时站在水里,确实感觉到针刺般的冰冷。 从女妖洞洞口向左顺景区栈道平移,可至大河关的佛寿塔,今天徒步的设计就是走这线。栈道的尽头有明晰的小径,我们顺悬崖崖壁,继续前进。 路过一处巨石,羚羊说是舌头石,希望上去拍照时,白雪却说分明是她家的狗狗旮旯,有鼻子有眼的,脖颈还围了围脖。 羚羊说,我们的线路要绕过那个独立的、风帆一样的山峰。从这个角度看,如立于船头的风帆。羚羊因为走过这条线,告诉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今天可以深切地体会下。 到跟前,擎天一柱,高十几米。其根部还有个羊圈,根的另一侧还建有一个可住人的小房子,皆依崖而建,借突出的岩石当屋顶。估计是牧羊人一边圈羊,一边当简易休息场所。 擎天一柱很有意思,还有个小平台,小平台整石构成,几乎寸草不生,但小平台之下,却开满了不知名的小黄花,有点像太行菊,但绝不可能是。 听远处有放羊人坐在大河梯梯头悬崖上不停地指挥羊,听得似“羊”更像“呀”,我们走过去,与之攀谈,一口林县口音,顿觉亲切。他告诉我们他们原籍都是林县人,逃荒到大河村。我们从他所在的那个石梯下去向左平移可到佛寿塔,如不从这儿下去,继续前进可到通往鹅屋的公路。 依老乡所指,我们从中间已有坍塌的石台阶下去,这里虽略有危险,但只要小心些还是可以下来的。下到这一崭向左平移,有成熟的小路。 佛寿塔是大河关的标志性建筑,由五台山的儒睿法师为报故土养育之恩而建,塔身八角七层,总高39米。工程始于2010年4月,并于2012年9月主体竣工,总投资超过600万元。 佛寿塔建于南大栈之上,其下蹬道四百余级台阶,险峻巍峨。塔内底层四面拱门,有楼梯可盘旋登顶。登塔远眺巍巍太行,绵绵淅水,尽收眼底,蔚为大观。<br><br> 大河村,是山西省壶关县大峡谷镇的一个行政村。因位于太行山大峡谷中段淅河主流与拐龙沟支流,两条河流在此汇合后,水量陡增,故取村名为大河。其地理位置紧邻河南,处于河南进入山西的第一道门户,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大河村成为了古代中原地区通往山西的重要通道,为古人的商贸活动提供了便利。为了保护这条古道的安全,古人在大河村建造了关隘,称之为“大河关”。 大河村的龙头桥,单拱石桥,高可达十几米,比较古老。羚羊说桥拱顶是个狮子头,颇感好奇,一般桥拱顶雕龙头才对啊,回家将照片放大后细细辨认,果然是龙头。只是龙角紧贴龙头(这样雕刻,龙角不易断),看着像雄狮的鬃毛,被误认了。 离开大河关,徒步向停车处行进,部分驴友选择了走大路。我们六个人选择了走河道,其实远近差不多,只是我们更费劲些罢了。 18:45与其他驴友汇合登车回返。因今天人数较少,羚羊批准在外晚餐,一行十一人至市区小五刀拔面用餐,22:30到家。全天活动15个小时。手机显示行走18387步。徒步女妖洞,也算蹭个网红热点,风景很美,尤其是景区瀑布,正是观赏最佳时机。线路设计非常合理,属休闲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