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9月1日,大阳镇中心小学组织开展“弘扬抗战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主题阅读活动。30余名少先队员积极参与,在烽火家书与红色文本中感悟家国情怀,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国旗下演讲 9月1日清晨,大阳镇中学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国旗下演讲。六年级(2)班李嘉栋同学以《铭记伟大胜利,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我们要立志向,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的发展,树立为民族复兴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我们要修品行,学习先烈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崇高品质,做一个品德优良的好少年;我们要练本领,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像海绵吸水一样获取知识,锻炼身体,为将来建设祖国积蓄力量;我们要有担当,从身边小事做起,关爱他人,保护环境,遵守纪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少先队员的风采。”铮铮誓言必将化为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家书里的家国情怀 活动伊始,马彪老师拿起精心收集整理的抗战家书,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带领大家走进那段烽火岁月。从左权将军对妻女的殷殷嘱托,到赵一曼烈士留给幼子的绝笔血书;从吉鸿昌将军“恨不抗日死”的豪迈誓言,到张自忠将军“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的壮烈表白,还有众多普通战士朴实无华却感人肺腑的书信片段。工作人员的诵读声时而低沉哽咽,时而铿锵有力,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到字里行间的赤诚与担当。 触摸历史的温度 在马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翻看这些记录烽火与赤诚的红色文本,在阅览室里静静品读。老师们围绕文本背后的历史背景和英雄故事细细讲解,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每一段文字承载的重量。当读到英烈们在生死关头对家人的牵挂、对民族的担当,不少学生眼泛泪光,在静默的阅读中触摸到了那段艰苦岁月里英雄们真实的情感与最坚定的信仰。 与英烈的心灵共鸣 在深刻感受与仔细理解家书、文本含义后,青少年们不再满足于做历史的旁观者,他们踊跃分享自己观看完家书的感悟。“以前觉得英雄离我们很远,读了这些信后,我才知道,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有牵挂的家人,但为了国家,他们选择了牺牲。”李雪同学动情地说。更有孩子以“跨时空回信”的方式,向先烈诉说今日中国的强盛:“赵一曼奶奶,您期盼的和平已经到来,我们会带着您的精神,好好学习,建设祖国!这些朴素的话语与真挚的承诺,正是红色教育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的生动体现。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此次活动是大阳镇中学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家书与红色文本,让宏大的历史变得具体可感,不仅加深了青少年对革命历史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先烈的崇敬、对和平的珍惜与对祖国的热爱。 历史的书页翻过,但精神的火炬长明。大阳镇中学将持续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丰富教育载体,让红色故事常讲常新,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引导全校青少年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力量,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民族的复兴,贡献我们所有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