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妻子》阅读分享

阳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这个炎炎夏日,断断续续的终于读完了韩国著名作家韩江的《植物妻子》,这次阅读拖拉的时间长,不是内容不吸引人,而是天太热了,无心阅读。当看到群里老师的催促与提醒,以及书友那洋洋洒洒的作业的时候,我也沉不住气了,加班加点的终于读完了。合上书的那一刻内心还是有一些说不出的感觉:震撼,恐惧,伤心......这是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优秀作品,以家庭、婚姻、爱情为切点,描述了女性在社会中遭遇的不同困境,“冬天我已挺过,春天我满心欢喜”。女性的内心世界单一而复杂。在小说集收录的8部小说中我最喜欢《童佛》。这篇小说通过梦境和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一个女人的内心世界。故事中的女主角善姬在婚姻中感到压抑和束缚,她的丈夫是一个外表光鲜的新闻主播,而她自己则是普通的家庭主妇和自由插画师。善姬的母亲通过绘制童佛来寻找内心安宁,善姬自己亦在梦境中与童佛相遇。这些情节的描写充满了诗意与神秘感,仿佛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心灵深处的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和“他”性格迴异,“他”是冷静、追求完美的男人,而“我”是安静、温和的女人。“他”因小时候的火灾全身有烧伤的疤痕,内心又如火。而“我”的内心也有一种想扒光他衣服的冲动在燃烧,曾经“话少、善良温和”的“我”现在变成了有着一副“冷酷表情”的“冷得像块冰一样的人”。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揭露出当下婚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两个残缺的个体,把一种可以暂时填补自己的方式误认成爱情,然后随时间推移,在希望不断落空的过程中,耗尽自己全部的能量,得到一个失败的结局。《童佛》中的“她”,把对男人的怜悯当作爱,别人爱这个男人的完美,而她爱上的是这个男人完美中的瑕疵。他们都像母亲的表白那样“一生都是心里怀着刀活过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归根结底,全身有烧伤疤痕的丈夫的面孔,无疑就是包括“我”和母亲在内的所有人的面孔,那里面也有阴险地翘起嘴角的凶恶的脸和童佛的脸。所以把自己的脸捏出花还是蛇就要看自己了,观世音菩萨原本就在我们的心中。母亲画三千张佛画跟主人公为一本治疗儿童语言障碍的图书画插图,都是以这种觉悟将自己心中的刀转化为花的一个过程。当我看到最后一张观音像的时候,提出“先画这个多好啊,多美啊”,母亲说:“这是观音抄画,最后才能画。”我借了母亲的毛笔,按着自己的意愿画出来观音像,母亲却说“不能那么做,要像向佛祖磕头那样虔诚的一张一张的按画样画才行,要做到连一丝折纹、一条肩部的线条都要完全一致。”母亲就是一直保持着对这种禁锢的容忍,而我要画自己喜欢的。后来她们在烈日下如“蛇爬行似的”徘徊在沙地之中,终于领悟到童佛的脸终究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的。领悟以后,当主人公来到森林时,发现原来“每根树叶都向外剑拔弩张的”那些松树现在已脱下那份锐利,就像刚刚钻出来的新芽一样泛出浅绿色。而在这时,受伤的脚开始徐徐恢复功能。中风倒下的母亲可以不靠拐杖也能走路了,梦中迈不开步子、张不开嘴巴拼命挣扎的“我”完成了父亲为了哄不肯说话的孩子做骑马游戏的漫画插图。对他(她)们来说,脚既是马,也是话"。当恢复脚与话的力量时,韩江小说的人物也得到了重生。所以当抛开所有欲望、愤怒与罪过后,感觉“脚上有力气”时,他(她)们也许能在悬崖边向前迈开一步。</span></p> <p class="ql-block">细腻的文笔,让人很触动心灵,每一个人物、事件的出现,都是一次重生,冲破桎梏的重生。合上书有一种轻松,努力把心中的观世音画的更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