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科举制</p><p class="ql-block">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进士。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科举之頁。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1300余年,以八股取士为核心,成为古代中国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p><p class="ql-block"> 1904年7月4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结束。</p><p class="ql-block"> 120年前的明天,即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下诏,宣布废止科举,转而推行新式学堂教育。宣告实行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永远退出中国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中国科举制废止前夕,谨以美篇《中国科举制》纪念之。</p><p class="ql-block"> 乙巳年七月初十</p> <p class="ql-block"> 宁波慈城校士馆</p><p class="ql-block"> 校士馆,民间称考棚,是封建科举制童试之地。清道光十五年(1835),慈城当地乡贤郑廷荣父子捐银二万四千两建造校士馆,后被毁。现校士馆是按照光绪年间《慈谿县志》上详图重建的,占地面积近八千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中国科举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地处秦淮风光带核心区。它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化收藏中心。</p><p class="ql-block">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明清鼎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科举考场,同时可容纳20644名考生参加考试。江南贡院为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从江南贡院走出的名人包括陈独秀、方苞、唐伯虎、吴承恩、吴敬梓等,林则徐、曾国藩等清代重臣也曾在江南贡院担任过主考官。</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科举制度对世界人才管理制度影响深远,如今西方国家所采用的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另外,武则天在中国科举制中创立武官制度。</p> <p class="ql-block">《时光记忆》作为美篇《中国科举制》的主题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