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鲜花一路歌

大山⛰️

<p class="ql-block">文/大山⛰️</p><p class="ql-block">图/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6228317</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故乡,心驰神往的地方。欣慰的是亲眼目睹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很多年前,我离开东北我的故乡时,乘车六个多小时爬山越岭才能到达省城。当时,公路是沙石路面,坑洼不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养路段的工人们在公路旁隔不远处就准备一堆沙子,发现路面出现坑坑洼洼的地方,就用沙子垫上。当时养路段的工人们每天上班扛一把锹,按照自己分工的保养路段,用沙子垫道,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利用这个办法进行修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些乡村和村屯之间不都是沙石路面,大部分是泥土路。偏僻的村屯之间只有人行的毛毛道。这种小道两侧长满蒿草。当时老家的路,沙石路面也好,土路也罢,晴天是扬灰道,雨天变成水泥路。</p><p class="ql-block"> 老家县城里的住房统统是平房,大部分房顶用的是小瓦,墙是用砖头砌的。部分房屋的墙壁是用土坯砌成的,房盖用草苫的。各村屯的房子的墻绝大部分都是用土坯砌成的,房顶基本上都是用草苫的。因为用草苫的房子,过几年房盖上的草就烂了,还得常换草很麻烦。</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经常回故乡老家,老家年年都有新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家乡的变化非常大。县城的路全部铺成了柏油路面,村村通的政策落实到位,村与村的路面也全是栢油路,而且村村通公交车,小学生上学用校车接送。个别偏僻的村屯合并为乡,老百姓的生活真是大改观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过去县城没有电,当然也谈不上电灯电话了。当时,有个顺口溜叫:瞎电灯,聋电话,破汽车乱嘎㗳。而现在,高铁在县城有一站,高速公路有出口。基本上家家都有汽车,偏僻的乡村农户家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汽车、拖拉机和农用机械设备。使我很受感动的是不仅是县城都是楼房,许多乡村楼房也很常见。县政府投入资金,搞起新农村建设,家家户户统一修建了围墙。村里修建健身场地,增添了健身设备。有线电视入户,手机信号全覆盖,计算机联网早已进行了普及。乡村农户网络上购物和销售土特产品很方便。</p><p class="ql-block"> 开车到新农村走走,那里真是广阔的天地,空气清新,青山绿水之间,高速公路相连,不用爬山,穿隧道从省城到故乡老家两个小时就到。村与村柏油路两侧鲜花盛开,真像是两条彩带紧紧连接着城乡。打开车内的音响,美滋滋地开着汽车,奔向农家乐小院,一路鲜花,一路歌,感觉特别美好,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