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830再游北京园博园

邱人惠

<h1><b> 今年北京天气太反常了,连日阴天多雨且高温,天气预报周六30日多云,遂准备简单行装乘坐公交车去园博园,这是今年第四次去园博园。从5号门进先去重庆园,目标园博园北京园</b><span style="font-size: 17px;"><b>……</b></span></h1> <b>▼重庆园的设计构思来源于美国西华园的布局特色,设计师通过对山、水、木、石的有机结合,将建筑与自然充分融合,打造出极具巴蜀韵味的园林景观……</b> <b>▼拉萨园内采用了独具拉萨特色的边玛墙、阿嘎土、望板、壁画,不仅如此,建筑内部的灶具、石锅、卡垫、桌子、床等家具都是采取西藏传统工艺制造而成,将拉萨的风情展现于园内……</b> <b>▼武汉园选择了武汉极具代表性的乡土植物荷花、稻子等,体现武汉“鱼米之乡”的地域特色。除此之外,设计师还大胆地运用了“可以踩的草地、可以触摸的水、可以吃的景观”等设计理念……</b> <b>▼杭州园以“花港观鱼”为切入点,运用现代手法和技术,通过牡丹亭、红鱼池、云水居、九曲桥等景点描绘了一幅既具备杭州特色,又能在北方环境中完美实现的美丽画卷。画卷中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牡丹芍药绕亭而开,落英缤纷,正如乾隆诗云“花著鱼身鱼嘬花”,花与鱼相映成趣……</b> <b>▼宁波园以“百年红帮”为构思,园内布以红帮古煲、内庭跌水、铜塑旗袍等景观诠释宁波红帮文化……</b> <b>▼呼和浩特园的主建筑是一组抽象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蒙古包穹顶式凉亭。另外,在主景周边的硬化及绿地之上,设计师还散落布置部分大小不一的装饰性凉亭,以配合主建筑,构成蒙古包群落式景观,将草原人家生活场景展现于游客面前,以此表达人们内心对草原美景和自由生活的神往之情……</b> <b>▼晋中园选取具有晋商文化特色的戏台作为代表性建筑之一。游客可于晋中园中边喝茶边听戏,欣赏传统艺术再吃吃点心,置身特色园林之中,徜徉于原汁原味文化之中……</b> <b>▼搬来了明代的大戏台……</b> <b>▼银川园又名“回乡花儿园”,以伊斯兰风情为主调,修筑有邀月廊、西爽亭等具有回乡特色的建筑,再配以香水湖镶嵌在园中,再现“塞北江南旧有名”的风貌……</b> <b>▼遵义园展现了遵义特色的黔北民居建筑、石墙、八字朝门、丹霞地貌景观水体、特色植物、特色造型小品以及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创作出来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表演、品茗活动等,融合园林设计的手法,以实物建设、图像宣传展示、现场表演、互动活动、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展现遵义特色……</b> <b>▼成都园的建设是参照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而建,设计师以“熊猫之乡”为题,将成都园建设成了一座地道的“熊猫园”……</b> <b>▼海口园通过古钟新声、琼台福地、斗笠亭、椰林夕照等景点向大家介绍别样的椰城海口……</b> <b>▼北京园</b><div> <b>“万园之园”是北京园博园中最大的皇家风格园林,设置了“十万景图”,即十个以万字开头的景点。园内无论是屋顶形式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等,还是彩画描绘,运用了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两种皇家制式,园中的花木与山石都以宫廷画为蓝本,匾额楹联也秉承和彰显了皇家园林的特色。<br data-filtered="filtered"></b></div> <b>▼园博湖……</b> <h1><b> 午后天空放晴烈日当头,湿热难耐即打道回府,以后有机会再来。此行目的就是出去走走练练腿,随手拍几张照片,汇编成美篇,方便以后翻看</b><span style="font-size: 17px;"><b>……</b></span></h1> <h1><b>摄影:王力 邱人惠<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制作:王力</b><br data-filtered="filtered"></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