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世贵【复苏】的美篇

景世贵【复苏】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领</p><p class="ql-block">少将篇第十五辑(15)</p> <p class="ql-block">革命史上功常在</p><p class="ql-block">纪念碑上人如生</p> <p class="ql-block">♥♥♥♥补漏</p><p class="ql-block">以收集先后为序:</p><p class="ql-block"> 张 挺、张海棠、张世盖、张贻祥、</p><p class="ql-block">陈 浩、陈亚夫、陈琮坤、曹 诚、</p><p class="ql-block">钟发生、钟贤文、孔峭矾、尹明亮、</p><p class="ql-block">马维精、阮汉清、候正果、王良恩、</p><p class="ql-block">兰文兆、李仲麟、周时源、国之林、</p><p class="ql-block">郁 文、程坤源、黎 原、路 遐、</p><p class="ql-block">翟毅东、黄忠诚、蔡长风、熊伯洔、</p><p class="ql-block">关盛志、何能斌、罗 平。</p> <p class="ql-block">1334、张 挺 少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张 挺(1917年—1993年1月12日),北京市通州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抗日战争时期, 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起,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参谋、侦察科副科长。1945年2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侦察科科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解放战争中,张挺历任张家口卫戍区司令部参谋长、察哈尔军区副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副参谋长、华北野战军第3纵队副参谋长。1949年2月,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第3纵队8旅改编为华北军区第19兵团第63军188师(属头等主力师),任188师代师长。1949年4月,华北军区第19兵团(辖第63、64、65军)划归第一野战军建制,任第63军188师代师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挺先后任中央军委情报部第3局副局长、情报部办公室主任、第5处处长、情报部副部长、总参谋部情报部(2部)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1979年,张挺带队(包括广州、沈阳、福州等军区)去新疆参观核试验(没有成功),在沙漠里滞留了十几天。新疆昼夜温差大,张挺很不适应,回来的半路上,他提出休息一下。9月18日,张挺在临潼疗界院病倒,心脏百分之60梗死,未人赵婧强和南京军区总医院心脏专家都到了,抢救成功。50天后,成功回到南京,又住了半年医院,上班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83年离职休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89年,提出回北京安置,很快获得批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62年2月24日晋升为少将军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纵解放勋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8δ年7月获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红星功勋荣誉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93年1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758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35、张海棠 少将</p> <p class="ql-block">  张海棠(1912年—2004年12月16日) 江西清江人。</p><p class="ql-block"> 193年参加革命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时期</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海棠历任战士、班长、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俱乐部主任、军政治部特派员等职。</p><p class="ql-block"> 参加了中央苏区 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海棠先后任团政治部副主任、纵队青年团政治委员、军分区政治部管理员、军分区独立大队政治委员等职。</p><p class="ql-block"> 参加了山东费县白关、东都等战斗战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张海棠历任团长、副师长、师政治委员等职。</p><p class="ql-block"> 率部参加了东北三保本溪尖子山、四保临江、四平、锦州和湖南浏阳、广西灵山北罗丰等战斗战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海棠历任师长兼政治委员、辽宁军区副司令员、辽宁省军区司令员、云南省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等职。</p><p class="ql-block"> 张海棠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战争中他参加了朝鲜云山、三八线阻击、华川万山反击等战斗战役。</p><p class="ql-block"> 他注重军队、军民和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团结。参与组织指挥了保卫边疆的战斗,为西南边防的稳定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张海棠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年7月获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2004年12月16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716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36、张世盖 少将</p> <p class="ql-block">  张世盖(1918年—2000年)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石城乡人,</p><p class="ql-block"> 1932年加入中四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同工农红军,1935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931年,中共川北特委派阆中籍地下党员陈济堂到恩阳小学以教书作掩护,开展地下工作,发展党团员,发动农民闹革命。陈老师中四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学校培养发展了10多个有志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张世盖入团后当了团支部书记。红军解放巴中县城后,陈济堂同驻在巴城的红12师34团联系,根据红军急需扩大部队的情况,在学校动员共青团员参加红军。</p><p class="ql-block"> 1933年2月7日,由张世盖率10名青年从恩阳出发,悄悄走小路,经八代王沟、雷破石到巴城参加了红军。</p><p class="ql-block"> 1933年张世盖在红四方面军红12师担任宣传员,后任巴中县保卫局排长、红30军特务队特务员、班长、排长。</p><p class="ql-block"> 1935年,张世盖在在四川青川镇战斗中负重伤。伤愈后在红31军军部当通信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世盖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政治部宣传员,第三十军军部排长。参加了长征。</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世盖任山西太谷县游击队第一大队副队长,八路军一二九师独立支队连长,副营长,营政治教导员,冀南军区骑兵营政治教导员,新编第九旅二十五团营长,三十二团参谋长,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武工队队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中,张世盖任冀南军区独立第四旅十二团副团长,团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八旅八十四团团长,桐柏军区第二十八旅副旅长,中原军区第五十八军一七二师副师长,湖北军区独立第四师师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世盖任公安军作战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兼民警总队总队长,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院长,第二炮兵五十四基地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参谋长,司令部顾问等职。 </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1962年7月2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获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2000年逝享年82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958字)</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337、张贻祥 少将</p> <p class="ql-block">  张贻祥(1909年-1999年5月22日),安徽省金寨县人,</p><p class="ql-block"> 1929年,加入赤卫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由共青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p><p class="ql-block"> 1930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成立了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由郭述申、何玉琳、王平章、徐朋人等9人组成,郭述申为书记,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前敌委员会,由军长许继慎、政委曹大骏、副军长徐向前等组成,曹大骏为书记,并将原分属3块根据地的红31师、红32师、红33师改编为红1军1、2、3师。</p><p class="ql-block">8月,张贻祥在2师97团3营7连当班长,参加了红1军冒雪奔袭新洲的战斗,这一仗全歼守敌第2混成旅两个团。张贻祥担任排长时,红1军攻打金家寨,他所在的3营在上码头与敌激战,接着拿下下码头,攻到金家寨街中心。后来他升任红25军副连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贻祥先后任红四方面军第七十三师二一八团副连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二七一团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军教导队政治委员,援西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张贻祥从事兵工工作,先后任太行军区第一军分区支队政治委员,太行军区独立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参谋处政治协理员,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政治处主任,军械部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张贻祥 任晋冀鲁豫军区军工部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企业部兵工厂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张贻祥历任兵工厂厂长、华北军区后勤部军械部副部长、政委、中央军委军械试验靶场场长、第20训练基地副司令员、司令员、国防科委顾问等职。</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我军第一个军械科学试验靶场,任命张贻祥为军械靶场场长,他在当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带领全体人员,坚持边建设、边试验、边培训的方针,在日军废弃的飞机上,打响了兵器试验的第一炮,为中国常规兵器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1957年 张贻祥奉命到西北边疆参加中国国防尖端武器试验基地建设。在重重困难面前,张贻祥努力实践“死在戈壁滩,葬在青山头,誓与戈壁滩共存亡”“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誓言。</p><p class="ql-block"> 1958年 五十岁进住戈壁滩,直到1979年七十一岁才离开。他先后参加和组织了中国第一枚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试验任务,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他是基地导弹武器和卫星发射试验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张贻祥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55年九月被授少将军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荣</span>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1999年5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1244字)</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338、张济民 少将</p> <p class="ql-block">  张济民(1896年4月1日—1987年11月6日),原名张一宸。江西省泰和县苑前乡(今范前镇)玉前村人。</p><p class="ql-block"> 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亲变卖房产供他读书,191丩年毕业于南昌省立中,后务农、经商并担任小学教师。</p><p class="ql-block"> 1929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土地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济民曾担任赣西南红军江西军区独立第四团司务长、副官长、书记官,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第八师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兼政务处处长、司令部书记长,红三军政治部组织部调查统计科科长,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调查统计科科长,红军后方政治部组织部调查统计科科长,中国工农红部组织部调查统计科科长,红军大学教育干事、经济委员等。参加了中央苏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济民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供给科长、经理处副处长、供给部部长、供给部政委,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供给部副部长、部长、政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中,张济民先后任 东北贸易总公司经理,东北军区后勤经理部第二部长、供给部部长等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济民历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财务部政委、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财务部副部长、后勤部副政委等职。</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7年11月6日,张济民同志在沈阳病逝,享年91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875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339、 张逊之 少将</p> <p class="ql-block">  张逊之(1909年-1986年9月9日),河北省蠡县人。</p><p class="ql-block"> 192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从事党、团秘密活动,任蠡县高级小学党支部委员,组织进步学生开展抗日宣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逊之积极组织抗日武装,成立蠡县游击军第五支队,并参与南于八村歼灭日军战斗,这是冀中军民对日军的第一次歼灭战‌。</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时期,张逊之历任蠡县抗日游击第五支队政治指导员、冀中军区人民自卫军第七团政治处宣传科科长、冀中军区没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三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起任第八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1944年任中共冀中军委秘书处处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冀中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等战役战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中,张逊之历任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副政汐委员、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48年任华北军区第三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49年任第二十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后任第六十八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石家庄、平津、太原等战役‌战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张逊之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匕军政治主任军政治主任,参加了抗美援朝斗争。</p><p class="ql-block"> 同年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后勤工程学院政治委员等职‌。</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6年9月9日,张逊之将军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680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40、陈浩 少将</p> <p class="ql-block">  陈浩(1914年8月~2012年9月27日),湖南茶陵人。</p><p class="ql-block"> 1930年6月参加革命,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二、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及二万五千里长征。</p><p class="ql-block">′ 历任湖南茶陵游击队战士,江西红四分校班长、政治战士,大庸分区游击大队政治委员、政治指导员,红四师十六团政治委员、政治书记,红四师十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六师十七团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浩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队长、支队长,抗大三分校总队长兼代总务处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陈浩进入延安中央党校,任一部学员,毕业后任八旅十六团副政治委员,四师政治部主任,补训五旅政治委员,西南军区航空处政治委员,西南军区空军政治部第一主任,西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学院速成系学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陈浩先后任武汉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江西省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p><p class="ql-block"> 1983年11月离职修养。 </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中央军委颁发中国人民解放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2012年9月27日8时许在南昌逝世,享年99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566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41、陈亚夫 少将</p> <p class="ql-block">  陈亚夫(1914年—1990年7月1日),原名陈凤元。河北省滿城县人。</p><p class="ql-block">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曾在保定地区从事秘密革命工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1937年,全民抗日战争开始后,陈亚夫参加八路军。先后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10大队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易县游击支队副政治委员,第45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黄土岭战斗和百团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进入解放战争时期,陈亚夫先后任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第6旅政治部副主任,纵队随营学校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华北野战军第2纵队4旅政治部主任,第19兵团第65军独立31师政治委员、第194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绥远、清风店、平津、太原、兰州、宁夏等战役战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新中国成立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陈亚夫继任师政治委员。1951年2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194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朝鲜战场第五次战役、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秋季战术反击作战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p><p class="ql-block"> 1953年10月回国。1961年毕业于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毕业后历任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石家庄步兵学校政治委员,解放军技术工程学院政治委员,第一外国语学院政治委员,总参谋部第三部副政治委员兼工程技术学院政治委员等职。他还曾担任过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8年获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11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0年7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777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42、陈宗坤 少将</p> <p class="ql-block">  陈宗坤(1915年-1982年11月16日),四川省广元嘉川(今旺苍县嘉川镇陈</p><p class="ql-block">家楼房人。</p><p class="ql-block"> 陈宗坤的家庭是农民家庭,非常贫困,他六岁时,父亲病故,家庭的重担落在了姐姐的肩上。尽管条件艰若,他在姐姐的帮助下,有幸在私垫里度过了几年求学时光。</p><p class="ql-block">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由共青团团转入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宗坤任红一军团四师十二团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参加了东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宗坤先后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抗日常义勇队队长,营长,第十团参谋长。1941年起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二十团团长。1944年任察哈尔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战争中,陈宗坤历任察哈尔军区第十九军分区司令员兼骑兵第一师师长。1948年任冀热辽军区独立第七师师长。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一五九师师长,湖南军区长沙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察北、平津、渡江等战役。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宗坤继任长沙军分区司令员,湖南军区军政干校校长,第三十四文化速成中学校长。1957年起任副军长,解放军体育学院院长。1969年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1976年任广州军区司令部顾问。</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力章、一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2年11月16日在广州逝世,享年67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688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43、曹 诚 少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曹诚(1916-2003),原名曹三省。河南内乡人。</p><p class="ql-block"> 1937年参加革命,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时期,曹诚积极投身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发动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反对反动军阀的活动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成争爆发后,曹诚先后 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二纵队独立大队大队长, 新编第一总队总队长,游击第三团团长。</p><p class="ql-block"> 1939年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晋西独立支队第三团团长。参加了晋西南反顽战役和晋西反“扫荡”战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1945年任中央党校赴前方干部队副队长。后任冀东军区第十五军分区参谋长,1947年起任第十五军分区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1948年任冀察热辽军政大学副教育长,代理教育长。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第二团副团长。参加了解放唐山、武清、宝坻、香河等地的战役和战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曹诚任广东军政大学教育长,第二十五步兵学校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1954年起任军事学院合同战术司令部教授会主任。</p><p class="ql-block"> 1960年起任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部长。1975年任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1976年起任西安陆军学校副校长,后勤学院教育长。要从事军队的教育和训练等领导工作,为加强和规范部队教育训练,提高军事素质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为培养我军军事和后勤干部贡献了力量。</p><p class="ql-block">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获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2003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741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344、钟发生 少将</p> <p class="ql-block">  钟发生少将(1914—2009年1月21日)‌江西省瑞金人。</p><p class="ql-block"> 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钟发生先后任红一军团教导营排长、随营学校连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全民抗战开始后,钟发生先后任八路军115师随营学校区队长、师政治部警卫营连长、师特务营连长、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副营长、营长。</p><p class="ql-block"> 1942年仼冀中军区第十:六团参谋长、副团长兼参谋长、第一二九师特务营营长,1945年任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三团团长等职,参与平型关战斗及孟良崮战役等重要战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钟发生先后历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一旅二团团长、1947年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三纵队三扏九旅旅长、1948年但华北军区第十三纵队三十九旅旅长、1949年任第十八兵团第六十一军一八三师师长等职,参加了莱芜、孟良崮、临汾、晋中、太原、扶眉、西南等战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以后,任师长兼达县军分区司令员、1952年钟发生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同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六十军一八一师师长。‌‌</p><p class="ql-block">回国后,1954年任副军长、1965年任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1969年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为部队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获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2009年1月21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5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750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45、钟贤文 少将</p> <p class="ql-block">  钟贤文(1915年—2000年11月12日),江瞥鄂都(今于都县)山下乡富坑村人。</p><p class="ql-block">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p><p class="ql-block">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共青团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钟肾文历任红九军第三师九团副班长,红军总司令部通信连排长,参加了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军大学第一团区队长、副政治指导员、队长。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钟贤文′′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二纵队三团营长,团参谋长,1940年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晋西独立支队第一团作战参谋兼教导队队长,教导第二旅四团副营长、营长,沂河支队三大队大队长,滨海军区第二十四团团长,渤海军区警备第十一旅二十二团团长。</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5月钟贤文′任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部参谋主任,华东军政大学大队长,渤海军区军政学校校长,1947年10月任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第七师副师长兼参谋长,1949年3月任第三野战军二十八军八十二师师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福建分校副校长,第四步兵学校副校长,1960年任南京步兵学校校长,1965年任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70年起任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span></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获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2000年"月12日在杭州逝世,享年85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707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346、孔峭矾 少将</p> <p class="ql-block">  孔峭凡(1899年11月—1966年8月7日),字三凡。湖南省平江县三市鎮马嘶村华屋湾人。</p><p class="ql-block"> 父親孔畅农,母親刘氏生有8个儿女,孔峭凡最小,母视非常宠爱他,因而顽皮任性。</p><p class="ql-block"> 1911年,因教书先生好打人,孔峭凡不愿在家读书,便投考崇江高小读四年级。1915年,孔峭凡回家自修,同年六兄弟分家,每人分得16亩地。父親给孔峭凡找了个媳妇,分家的第二年,父親去世,孔峭凡的家境一年不如一年。</p><p class="ql-block"> 1920年,孔峭凡19岁,拜师学织袜子,以此来补实家里开支织了两年袜子,收入不多,夊伤眼晴,他又改行学中医。他从小爱看药书,对医生这职业很感兴趣,他先学内科,后学外科。由于勤学钻研,医术在南乡一带很有名气。家中困难的人,免收药费,深受当地民众爱戴。</p><p class="ql-block"> 1924年,平江遭受大水灾,他的房屋被水冲倒,冲走所有物品,从此生活团难,欠债很多。</p><p class="ql-block"> 1925年,平江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共产党员他的妻弟等人经常向伟宣传革命和共户党的主张。</p><p class="ql-block"> 1926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时期,孔峭凡曾 担任永安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击队长兼肃反委员会主任,永安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湘鄂赣军区独立第二师医生,湘鄂赣军区红军第二医院副官主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驻平(江)浏(阳)长(沙)县没收委员会主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没收委员会主任,湘鄂赣军区供给部会计科长兼省财政科长,湘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科科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期,孔峭凡克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军需处处长、新编第一支队军需处处长,新四军第一师供给部副部长、部长、政治委员,新四军江南地区(十六旅、苏皖区)供给部政治委员兼苏南行署财经处副处长,苏浙军区供给部部长,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供给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孔哨凡任华东军区卫生部供给部政治委员、后勤部直属供给部政治委员等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孔峭凡历任华东军区后勤部财务部副部长、营房管理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安徽省军区后勤部部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66年8月7日,孔峭凡同志在合肥逝世,享年67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1029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347、罗 平 少将</p> <p class="ql-block">  罗平(1917年—2003年2月28日),河北省张家口涿鹿县人。</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抗日游击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罗平先后任游击队中队长,东北挺进军先锋队中队长,中共山西省方山县县委书记,1939年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四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与晋西抗日游击战和反“扫荡”战斗。</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战争中,罗平先后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7年起,任第六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北岳军区察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一纵队政治部民运部部长,1949年,任华北军区第七十军二0九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与绥包、平津、张北等战役战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平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师政治部主任,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三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参加了抗美援朝斗争。</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1955年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空军系副主任。1956年后任系副政治委员。1958年,任空军学院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顾问,济南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独立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2003年2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574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48、马维精 少将</p> <p class="ql-block">  冯维精(1919年—2003年5月28月),陕西省吴堡县冯家岔村人。</p><p class="ql-block"> 1934年,16岁的冯维精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冯维精任中央军委二局译电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冯维精 任八路军总部机要员,军委二局四科机要员,一科股长,一处一科副科长,四系副主任,一处四科科长,参与了平型关战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冯维精先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七科科长,中央前委司令部二大队大队长。1947年起任西北军区司令部三处处长,二局局长。参加了宜川、西府、扶眉、兰州等战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维精先后任军委技术部一局副局长,局长,总参谋部三部一局局长,十局局长,三部副部长,政治委员等职。</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街。</p><p class="ql-block">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获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2003年5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546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49、阮汉清 少将</p> <p class="ql-block">  阮汉清(1913年—1984年6月9日)原名阮名燔。′湖北省通山县(今阳新县)大畈区黄沙铺毛坪坪人。</p><p class="ql-block"> 他反读了两年私垫,就辍学在家成了放牛娃。</p><p class="ql-block"> 1927年,鄂东南民民运动兴起,阮汉清在其四伯中共地下党员阮贤桐的引导下,带头成立了儿童团,开展反封建破除迷信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因年龄小,分配在第八军后方留守处当义务兵。。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历任红8军鄂东南指挥部第3医院31卫生所所长、湘鄂赣省军区卫生部科长、部长。参加了湘鄂赣苏区反“围剿”和叁年游击战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阮汉清先 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医务主任、第四支队军医处处长、第二师4旅卫生部部长,师后方医院院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阮汉清先后任华东野战军10纵卫生部部长、第八兵团卫生部部长。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阮汉清先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卫生部部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务处处长、计划检查处处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荣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历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齐齐哈尔军医学院院长、第二军医大学政委等职。</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1961年晋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p><p class="ql-block"> 1984年6月9日在上海病故,享年71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706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50、候正果 少将</p> <p class="ql-block">  侯正果(1910年12月-2002年1月12日),四川省达县叶孔溪村人。</p><p class="ql-block"> 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上地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候正果历任通江县赤卫队分队长。1933年10月任红4军11师31团新兵营连长。次年2月调11师3l团2营任排长,10月到11师通信队工作。1935年1月调红四方面军政治连学习,后任红军大学政治队1区队队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p><p class="ql-block"> 1936年7月任红军总部警通营政治委员,11月任中央警卫团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候正果先后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特务团3营政治委员。1938年7月任抗日军政大学1大队2队队长。1939年1月任抗日军政大学先遣大队1大队副大队长。1940年4月任晋察冀军区特务团副团长。1943年7月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36团团长。参加过百团大战及护秋战斗。1944年初率领两个营全歼井陉日军1个小队,在战斗中先后5次负伤不下火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初期,候正果历任第四军分区参谋长。1946年4月任晋冀军区军政干校校长。1948年7月任北岳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候正果先后任唐山军分区司令员,华北军政干校校长,副军长,石家庄高级步校校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获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玻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02年1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738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51、王良恩 少将</p> <p class="ql-block">  王良恩(1918年3月19日—1973年1月26日)山东潍县(今维坊市奎文区)马少野村人。</p><p class="ql-block"> 1937年毕业于青岛市立中学, 1938年参加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以, 同年九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良恩先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特务团二营排长,三营九连副连长,营教导员,山东军区第一旅三团二营教导员,旅教导队政治委员,鲁南军区教导营营长,第五团政治处主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王良思先后任山东军区第八师二十三团政治处主任。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团政治委员。1949年任第三野战军二十二军六十五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治委员。参加了宿北、鲁南、开封、济南、淮海等战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聿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良恩历任浙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军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60年起任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等职 。</p><p class="ql-block">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1973年1月26日在北京逝世(因与林彪事件撤不清关系,自杀而死,在1997大平反中,恢复名誉)年仅55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525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52、兰文兆 少将</p> <p class="ql-block">  兰文兆(1919年1月—2001年10月4日),原名名高禄水,又名蓝文兆。福建武平县大禾乡礤迳村人。</p><p class="ql-block"> 1932年春参加加少年先锋队,后随队编入红军游击队。不久编入红十二军,历任三十六团战士,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宣传员、宣传分队长,第四军政治部宣传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战争。</p><p class="ql-block"> 1933年加入共青团,1934年4月转为中共党员。同年10月,随部队长征。</p><p class="ql-block"> 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宣传队长、青年干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初期,兰文兆先后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政治处宣传队长、宣教股长,师政治部教育股长,鲁南军区政治部宣教科科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随队入山西抗战,后转战于冀南敌后,参与创建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先后参加了山东泰西陆房、山东费县白颜等战斗。为开辟和巩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做出了积极贡献。1943年进延安中央党校学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兰文兆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二旅五团政委,热河军区第十六旅四十八团政委,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三师六十八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五军一三四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新中国成立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兰文兆任历任解放军第十二兵团四十五军一三四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p><p class="ql-block"> 1953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师长、师长。参加了金城反击战等战斗。</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进解放军军事学院速成系学习、毕业后历仼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六军六十四师师长、解放军防化兵参谋长、总参军务部动员部部长、解放军炮炮兵政委、兰州军区副政委、顾问等职。</p><p class="ql-block"> 1983年月离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兰文兆是甘肃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获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军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2001年10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931字)</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353、李仲麟 少将</p> <p class="ql-block">  李仲麟(1920年-2000年)浙江省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 </p><p class="ql-block"> 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全民抗日战争开始后,李仲麟先后历任八路军总参谋部爆破班班长、四军游击支队爆破教官、新四军第四师留守处副处长、军工部副部长等职,为解决武器原材料不足问题,李仲麟使用向口铁制造追击炮炮弹,利用废旧电影胶片制造炝弹发射药,显著提升了部队战斗力,在军工生产和爆破技术方面贡献突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进入解放战争厉,李仲麟历任华中军区军工部副部长兼第二总厂厂长、军械处处长。</p><p class="ql-block"> 后调任华东军区军工部副部长,第三野战军军械部部长、负责野战军军器戕保障工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仲麟历任东北军区军械部部长。后去,苏联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p><p class="ql-block"> 学成回同后,学成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滨副院长、院长,华东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致力于军事工程教育工作。他还主持创办了准北工业学校,培养了510余名枝术骨干。</p><p class="ql-block">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2000年逝世,享年80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539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54、周时源 少将</p> <p class="ql-block">  周时源(1914—1974)又名周仕元,周素元,周世元。安徽省金寨县古碑镇人。</p><p class="ql-block">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6月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时</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周时源 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他历任战士、班长、排长、红四方面军总部手枪连连长等职。参加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反“国剿”及长征,并三过雪山草地。</p><p class="ql-block"> 1934年,他在反“六路围攻”中指挥红四方面军第274团二营成功实袭青龙观,成功创造了实破口,战后升任团长。</p><p class="ql-block"> 长征期间,他率部实破嘉陵江、攻克剑门关。后任红军十师师长。5政委陈锡联成为红四方面军最年轻的指挥搭档之一。</p><p class="ql-block"> 1936年,周时源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副参谋长兼第五团团长,参与开辟豫皖苏抗日革命根根地的斗争,</p><p class="ql-block"> 1940年,因纪律问题被召回延安学习,此后职务受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初期,周时源任吉林省乾安县县长,1946年重返部队,任东北民主联军团长。参加了四平保卫战、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但多承担的是侧翼任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周时源任华南军区西江军分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 1955年后先后任江西军区抚州军分区司令员,解放军第45中速成中学代校长,福建军区福安军分区司令员,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二木八军副军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74年6月在上海逝世,享年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716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55、 国之林 少将</p> <p class="ql-block">  国林之(1915年-1998年)又名国锡庄。河北省武邑县人。</p><p class="ql-block"> 北京大学肄业。参加了一二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国林之,1937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教员、政治处股长、抗大六分校主任教员、宣传科副科长。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教员、股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6分校主任教员、宣传科副科长。1944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国林之历任中共冀东15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兴隆县委书记、中共冀东17地委秘书长、华北军区3纵独立1旅政治部主任、8纵23旅政治部主任、第十九兵团65军194师副政委。参加了平津、太原、兰州等战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林之任65军194师政委。1951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65军194师政委。</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干部部部长、驻越南军事顾问团政治组长、通信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河北省军区副政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林之历任第19兵团第65军194师政治委员,西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河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获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1998年北省武邑县逝世,享年83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701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56、郁 文 少将</p> <p class="ql-block">  郁文(1919年7月24日—1975年11月4日)江苏省海门县常乐镇人。曾就读于江苏省海门县中学。</p><p class="ql-block"> 1938年参加八路军,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全民抗战时期, 正在海门读高二的郁文从家乡奔赵延安,入抗大学习。1938年,郁文毕业后参加八路军。</p><p class="ql-block"> 先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宣传部干事, 师直属政治处教育股股长。</p><p class="ql-block"> 1941年,郁文调入新四军,任第三师七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第三师七旅二十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苏北地区反“扫荡“斗争和攻克淮安、合顺场等战役战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 郁文先后任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六师四十七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参加了秀水河子战斗、四平保卫战、老爷岭歼灭战、攻克长春机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海南岛等战役战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郁文历 任第四十三军一二七师政治部主任, 师政治委员。1955 年11月,任海南军区兼四十军政治部主任, 1960年6月,任海南军区兼四十三军副政治委员。1961 年8月起,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三分院政治委员。1964年12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三院党委书记。1969年,任空军第六研究院党组第一副组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75 年11 月4 日在北京逝世,許年56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682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57、程坤元 少将</p> <p class="ql-block">  程坤源(1920年—2007年11月2日),江西省婺源县。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人。</p><p class="ql-block"> 1936年参加中共领导的南京地下学联,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新四军。</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程坤元先后任河南扶沟军政干校队长、指导员,新四军第6支队随营学校政治指导员,新四军第6支队2团1营2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新四军第6支队司令部政治协理员,新四军第6支队、八路军第4纵队永城独立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第4纵队6旅18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4师12旅35团政治处主任,新四军4师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科长,新四军4师骑兵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津浦路西反顽。</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开始后,程坤元先后任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75团副政委,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5师14团副政委、政委,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第10兵团教导团政委,华东军政大学福建分校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两淮保卫战、孟良崮、临朐、益林、淮海、渡江等战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程坤元历任华东军政大学福建分校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14步兵学校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训练部部长,第29军85师政委,华东军区第1速成中学(文化补习学校)校长,第2军医大学政委,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政委。</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2007年11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761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58、黎 原 少将</p> <p class="ql-block">  黎原(1917年4月-2008年12月18日),原名关俊彦。河南省息县关家店村人。</p><p class="ql-block"> 1934年中学筚业后,他弃笔从戍,考入南京中央陸军军官学校第11期接受现代早事教育,三年军校期间,在进步同学的帮助下,主动接受革命思想,阅读了大量的井步书籍,1937年8月毕业后,他随国军参加过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一天,当他到战斗最惨烈的二六O旅传达命令时,一群日军冲到了旅部附近。第一次近距离看见日本兵的黎原竟毫不畏惧地夺过旅长卫士的步枪,以准确的射击将冲在前面的日军连连击毙,吓得其余敌兵掉头就逃。</p><p class="ql-block"> 1938年4月,黎原因不满国民党兵败如山倒的“战绩”和政治的腐败,经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董必武等人介绍,毅然脱离旧军队到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并在抗大学习、任教,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八路军三五九旅副营长、教导大队大队长等职,参加了保卫边区的吴堡防御战和南泥湾大生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成争胜利后,黎原率部进军东北,参与领导了改编长春伪警察的工作。后任吉林军区警卫团政委、民主联军独立第三师七团政委、第十纵队二十九师八十五团团长等职,率部参加了东北剿匪、三下江南、秋冬季攻势、开原攻坚战、黑山阻击战等战斗。</p><p class="ql-block"> 1948年11月,黎原率部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参与指挥了奇袭宁车沽、强攻新河镇、保卫金钟河桥等战斗。随后,他又率部参加了围困北平、改编傅作义部队的战斗。1949年4月,他率部南下参加宜当战役,指挥了攻占雅雀岭、奔袭古老背、奇袭白云山等战斗,战功累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新中国成立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原,历任第四十七军一四O师四一八团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代师长,参与指挥了湘西剿匪斗争,为扫除百年匪患、巩固人民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1951年4月,34岁的黎原担任一四O师师长,奉命率部入朝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临津江东西两岸、西海岸防御作战等战役战斗。尤其在同年夏、秋季战役中,他带领部队在40多公里的宽大正面进行艰巨的阵地防御战,顽强抗击了美军10倍于我的火力攻击,与进攻之敌血战90多天,打得美军王牌部队始终不能前进一步,不仅坚守住了阵地,而且还抓住战机以果敢的主动进攻将我方阵地向敌方推进了5至20公里,创造了我军阵地防御作战的成功范例,受到志愿军总部和彭德怀司令员的通报表扬。黎原首创的坑道作战等战法,在我军战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任副军长、副军长兼参谋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军长、军长兼湖南省革委会主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黎原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2008年12月18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1248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59、路 遐 少将</p> <p class="ql-block">  路遐(1909年—1998年6月17日),辽宁省开原县人。</p><p class="ql-block"> 他的家庭是一个漏族家庭。</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七年离东北军,奔赴延安,参加八路军。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全民抗日战争爆发后,路遐先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敌工部干事,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军事教育科科长,第四团参谋长,第十军分区参谋长。参加过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战争中 ,路遐 任辽北昌图县保安团团长,嫩江军区副参谋长,西满军区参谋处处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四师参谋长,东北军政大学训练部副部长。中南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参加了辽沈早战役战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路遐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研究室编辑主任、教务部部长、军事科学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训练部副部长、副教育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军区司令部顾问等职。</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四年由大校晋升为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七日在t成都病逝,享年89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路遐将军生平</span></p><p class="ql-block">他历任干事,参谋,科长,团参谋长,军分区参谋长,师参谋长,东北军′政大学训练部副部长,中南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南京军事学院训练部研究室编辑主任、教务部部长、军事科学研究部研究室主任、训练部副部长,北京高等军事学院副教育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等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634字)</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360、翟毅东 少将</p> <p class="ql-block">  翟毅东(1917年11月—1974年8月12日),原名翟明仁。山东德州临邑县翟家庄人。</p><p class="ql-block"> 他出生在一个地主兼商人家庭。为避开沉闷的封建家庭,他很早就离家外出求学。</p><p class="ql-block"> 1935年,在北平大同中学高中部读书时,积极投身“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p><p class="ql-block"> 1936年2月,经同学王维介绍,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民先,中共外围组织)。通过这个组织,翟毅东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初步的认识,政治觉悟有了一定的提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到山东,积极宣传抗日,组织民众,发动游击战争。同年9月,经临沂地区民先队部介绍,以参谋名义,参加莒南十字路乡乡长谢辉组织的游击队。同年12月,游击队被缩编为国民党临沂第三专区独立营第三连,翟毅东任排长。在临沂期间,结识了中共山东省委的汪洋(汪之正),并在汪洋领导下工作。</p><p class="ql-block"> 1938年3月,在汪洋的策动下,独立营借调防之机,宣布起义,与八路军山东游击队会合,被编为第四支队第三团,翟毅东仍任排长。同月,经汪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升任营长。</p><p class="ql-block"> 1940年10月,翟毅东所在部队奉命从费县北部调回莱(芜)蒙(阴)地区。部队刚集结,突遭日军袭击。敌人当时已占领翟毅东所率三营营部前的小高地,情况十分紧急。翟毅东果断组织两个连队向敌人发起反冲击,固守阵地三个小时,连续打退敌人多次反扑,成功掩护大部队转移。11月,调任山东纵队第四旅第十团参谋长。此后,在鲁中军区泰山分区斗争最紧张最艰苦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带领一个营单独活动,曾多次粉碎敌伪发动的“铁壁合围”和拉网式“扫荡”。</p><p class="ql-block"> 1944年8月,调任鲁中军区泰山分区作战科长,曾指挥两个营、两个县大队、三个区中队,在普通村伏击从博山调往莱芜县境内的吴化文部某团,仅半小时即将敌人全歼,俘敌团长及以下1200余人,受到山东军区的通令表扬。同年12月,任十团副团长(团长缺)。他指挥全团及部分地方武装和民兵,攻克日军据点3个,伪军据点4个,粉碎了敌伪的蚕食进攻,扩大了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1945年7月,升任团长。8月,指挥全团和兄弟部队协同,歼敌军两个团,俘敌千余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翟毅东率领一个团的班长以上干部,奉命从海路进入辽东半岛,10月到达安东,归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指挥,编为东进支队,任支队长。解放临江时,他率部俘伪满州国皇帝大皇娘、二皇娘,获物资大宗,并将金银财宝及物品全部上缴,受到上级表扬。</p><p class="ql-block"> 1946年1月,支队划归辽南军区,任第五分区司令员。时值国民党军队大批涌入东北,形势恶化。第五军分区在完成扩军任务后转入游击战争。</p><p class="ql-block"> 1948年1月,改任辽南军区独立师副师长。5月,独立师整编为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十三师,继续任副师长。在辽沈战役第一阶段攻打锦州的战斗中,十三师作战英勇顽强,战绩卓著,受列“东总”的传令嘉奖。辽沈战役后,第五纵队十三师改编为第42军124师,奉命秘密入关。师部在行军至河北省青龙县汤道河喜峰口附近时,发生翻车事故,师政委李辉、师政治部主任胡寅当场牺牲,师长徐国夫身受重伤。副师长翟毅东与参谋长苏克之临时接管124师指挥权。翟毅东指挥部队参加平津战役,攻打丰台时,俘敌3000余人,按时完成任务。北平和平解放后,升任124师师长。</p><p class="ql-block"> 1949年6月,42军南下入川作战,124师一路急进,打万县,战宜昌,所向披靡。四川解放后,奉命率部回到东北,组织开荒生产,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此时,由于长期的紧张工作和劳累,翟毅东身患癫痫病,因癫痫病反复发作,不得不离职休养。</p><p class="ql-block"> 建国之后</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4月,被任命为第二十三步兵学校校长。翌年6月,调二十一步兵学校任校长。1954年4月,调政治学院任队列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 1958年5月,政治学院撤销队列部,改任军事教授会主任。</p><p class="ql-block"> 1960年8月,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p><p class="ql-block"> 1958年5月,政治学院撤销队列部,改任军事教授会主任。</p><p class="ql-block"> 1960年8月,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p><p class="ql-block"> 1964年5月,调任济南军区内长山要塞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 1972年,调国防科工委工作。</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p><p class="ql-block"> 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74年8月12日,翟毅东因癫痫病大发作,不幸病逝,享年57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1862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61、黄忠诚 少将</p> <p class="ql-block">  黄忠诚(1913年—2022年12月11日)</p><p class="ql-block">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州茶溪村人。</p><p class="ql-block"> 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步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忠诚历任战士、班长、连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全民抗日战争爆发后,黄忠诚历任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淮海军区参谋处处长、支队参谋长、旅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平型关等战役战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战争中,黄忠诚历任军分区参谋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军参谋长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战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忠诚历任师长、副军长、中南军区海军西营基地基地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副主任、海军学院副院长兼训练部部长、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等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黄忠诚同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黄忠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12月11日在长沙逝世,享年89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黄忠诚将军覆历年表:</span></p><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在遵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p><p class="ql-block">193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p><p class="ql-block">1936年2月,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同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p><p class="ql-block">1937年1月,任红一师三团三连连长</p><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p><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教导营连长1939年9月,任冀鲁豫支队教导营营长</p><p class="ql-block">1940年4月,任二旅六团参谋长</p><p class="ql-block">1941年6月,任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三团副团长</p><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入华中局党校学习</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任淮海分区二支队参谋长</p><p class="ql-block">1943年8月,任淮海分区参谋处长</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任新四军三师十旅参谋长</p><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随军赴东北</p><p class="ql-block">1946年5月,任辽吉军区二军分区参谋长</p><p class="ql-block">1946年1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兀队十九师参谋长</p><p class="ql-block">1948年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十九师副师长</p><p class="ql-block">1948年3月,任四十四军参谋长</p><p class="ql-block">1950年8月,任一三三师师长</p><p class="ql-block">1952年8月,任四十四军副军长</p><p class="ql-block">1953年3月,任海军西营基地司令员</p><p class="ql-block">1954年3月,入军事学院海军系学习</p><p class="ql-block">1962年3月,任南海舰队副司令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1044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62、蔡长风 少将</p> <p class="ql-block">  蔡长风(1910年-2001年1月28日),江西省吉水县人。</p><p class="ql-block">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932年,蔡长风在北伐革命思潮的影响下,参加了“驱赶洋人”、“罢课停学“运动。</p><p class="ql-block"> 1927年,受大革命影响,蔡长风投身了当地农民这动。1929年,参加家少先队、赤卫军,历任少先队指导员、农民协会秘书、乡村苏维政府秘书、直接参与了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地主精卫团、攻打吉安城等革命运动。</p><p class="ql-block"> 1930年3月他参加了中国共产主青年团,同年带领同村24名赤卫队员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5月,蔡长风从红一方面军红十二军政治部调到第三十六师卫生队任管理员,1932年12月调任师供给处任粮秣股股长、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供给处主任,师供给处处长。参加了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p><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随红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数次战斗中,竭尽全力开展后勤保障工作,为红军的壮大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蔡长风担任红一军二师供给处处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全民抗日战争爆废,蔡长风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供给处主任,一一五师后方留守处主任,教导第五旅供给部部长,鲁南县财政科长兼税务局长、鲁南行署财政科长,一一五师教导五旅供给部部长,新四军独立旅供给部部长,山东滨海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委等职。</p><p class="ql-block"> 参加了平型关、百团大战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战争中,1946年6月,蔡长风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46年1月,任山东野战军供给部部长、7月任华东野战军供给部部长、华东军区供给部副部长、第三野战军供给部部长等职。在鲁南、鲁中、莱芜、泰安、济南、许昌、洛阳、开封等战斗战役中为部队后勤及物资保障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蔡长风历任第十兵团后勤部部长,1954年调海军工作,历任华东军区海军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财务部部长,海军后勤部副部长,海军后勤部顾问等职。</p><p class="ql-block"> 他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认真贯彻我军后勤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建立和完善海军后勤保障体系做出了贡献。他经常上高山、下海岛,深入部队、医院、仓库、学校、科研单位、工厂调查研究,传授经验,指导工作。到了晚年,他仍然没有忘记老区建设,为家乡的希望工程捐款捐物,深受广大官兵和家乡人民的敬重和爱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蔡长风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获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亲誉章。</p><p class="ql-block"> 200年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1258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63、熊伯涛 少将</p> <p class="ql-block">  熊伯涛(1904年-1975年10月21日),原名熊华轩,别名熊汉奎,湖北武汉市黄陂区人。</p><p class="ql-block">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p><p class="ql-block"> 早年就读于私立学川中学,1926年11月加中国共产党,参与农民运动,曾任黄波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熊伯涛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一师作战科科长, 第一团团长, 红三军第八师参谋长,红五军团十三师参谋长, 红三军团教导营教员。参加了抗生万五千日长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熊伯涛先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第一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第四军分区司令员。1941年起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教育长。1943年任河南人民抗日军参谋长。</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 熊伯涛历任松江军区参谋长兼哈尔滨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员。1948年任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副司令员。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九军副军长。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等战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熊伯涛历任公安部队副参谋长。1960年起任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公安部队副司令员,第二炮兵顾问。</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75年10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667字)</span></p> <p class="ql-block">1364、关盛志 少将</p> <p class="ql-block">  关盛志(1916年—2011年9月13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人。</p><p class="ql-block">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关盛志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三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关盛志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宣传股副股长,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冀鲁豫军区直属政治处主任,独立团政治委员,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一旅一团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战争中,关盛志先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第一团政治委员,第二团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教导旅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之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盛走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空军干部部部长,兰州军区空军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 1962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p><p class="ql-block"> 1968年,任济南军区空军政委。后又担任济南军区空军顾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关盛志是是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枭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获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2011年9月13日,副大军区职离休干部、济南军区空军原政委、顾问关盛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山东济南逝世,享年95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711字)</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获得荣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365、何能斌 少将</p> <p class="ql-block">  何能彬(1912年6月21日-1989年),湖南省平江县嘉这区谢江乡荷州村包人。</p><p class="ql-block"> 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后由地方游击队转为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5月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土地革命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何能彬任红三军团第二师卫生队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随营学校连政治指导员。红军大学上干队指导员。参加了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中参加了直罗镇战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全民抗战争爆发后,何能彬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骑兵营总支书记、骑兵团党总支书记。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区队长、冀东军区十八分区司令员,河南区队区队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平型关大捷。参加了晋察冀春季大扫荡,秋季大扫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解放战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战争中,何能彬先后任晋察冀野战军冀东纵队第十四旅旅长,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十七旅旅长,1946年11月任冀察热辽热北军分区司令员,1947年7月任第四野战军骑兵五师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战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建国以后</span></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1月,何能彬历任天津市公安总队总队长,1951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学校校长,1951年7月,任武汉市公安总队总队长,1953年2月,任湖南公安总队总队长,1956年2月,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8年起,兼任湖南省体育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和省体育学院院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2012年,他还担任湖南省第三任体育委员会主任之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何能彬是湖南省第三、四届政协委员会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p class="ql-block"> 1989年1月25日在长沙逝世,享年77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文共788字)</span></p> <p class="ql-block">此篇收录32名将军。</p><p class="ql-block"> 至此,建国后所授的1360位开国少将全部收辑于此十五辑中,望不忘初心的人们光顾,传承承于后世,使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未来,使社会主义道路沿着一切为了人民走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