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是七年级6班的张钰轩,我的爱好是编程。自小学一年级学编程以来,它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放学回家,我总会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开始构思我的一个个作品。从《猫捉老鼠》的趣味编程,到《环保之旅:垃圾回家记》的创新开发,每一个作品背后,都藏着我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在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的日子里,我有幸在黄坤平老师的指导和班主任杨蕾老师以及学校领导和各科老师的鼓励下,从编程比赛到机器人大赛,从县赛、市赛、省赛到全国总决赛,我一次次站在领奖台上,收获了Scratch创意编程、图形化挑战赛、机器人大赛的多个一等奖。这些荣誉不仅属于我,也属于支持我不断前行的家人、老师与学校。</p>  <p class="ql-block">  荣誉的背后,是一次次的尝试与坚持。记得第一次在青岛参加icode全球总决赛,以及在乌镇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总决赛,比赛竞争激烈,来自各地的优秀选手齐聚一堂。当我最终获得icode全球总决赛银奖和信息素养大赛全国一等奖,站到领奖台上,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念出时,那种成就感至今难忘。我不仅收获了荣誉,更收获了信心。</p><p class="ql-block">       每一张证书,都是我成长路上的印记。它们不仅记录了我的努力,也见证了我在编程世界中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蓝桥杯大赛是我参加次数最多也是最难的赛事。从省赛到全国总决赛,每一次参赛都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成长。记得第一次拿到全国一等奖时,我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那张证书,至今仍被我珍藏在书桌的抽屉里,它是我坚持与热爱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在小学组织参加的各级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我曾多次获得编程类一等奖。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不仅考验我的编程能力,也考验我的思维逻辑和临场应变能力。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更加从容。</p>  <p class="ql-block">  除了比赛,我也喜欢在课余时间尝试新的编程项目。有时候是为了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有时候只是为了好玩。正是这些看似随意的尝试,让我在一次次失败中学会了坚持,在一次次成功中找到了乐趣。</p>  <p class="ql-block">  《猫捉老鼠》是我众多作品之一,凭着兴趣和想象力,不断调式代码,实现了我希望呈现的游戏效果。它不仅让我获得了安康市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一等奖,也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可以用代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环保之旅:垃圾回家记》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这个项目灵感来源于我对垃圾分类的观察。我希望通过这个小游戏,让更多人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当它获得石泉县创新开发类一等奖时,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这不仅是对我技术的认可,更是对我创意价值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  我还多次和队友们一起参加了各级机器人和虚拟机器人比赛。</p>  <p class="ql-block">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我看到很多曾在我编程作品中出现的构想,如今正被一一实现。我也关注了很多更智能的机器人、更高效的算法模型,看到了科技发展的无限可能。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继续在编程与科技创新的路上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  回顾我的编程之旅,过去的荣誉会不断激励我前行,进入初中我会踏上探索未来的新旅途,不断学习,不断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