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股藏金||中国银行股票

票哥

<p class="ql-block">走在城市大街上,中国银行随处可见。中国银行是历史悠久的国有银行,先后行使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国际贸易专业银行职能。</p><p class="ql-block">回顾中国银行百年史,该行多年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都曾发行股票。中国银行股票是中国金融史珍贵文物,是中国金融证券收藏顶级珍品。</p> <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前身是大清银行。</p><p class="ql-block">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银行入侵发钞,国内各省发地方票,民间钱庄发行私钞,造成金融秩序混乱。<span style="font-size:18px;">1903年,时任清廷首席军机大臣、总理外务、财政和外交事务的庆亲王奕劻向朝廷上书,奏请成立大清户部银行,</span>统一发行中央银行纸币。得到朝廷批准后,1905年8月,“大清户部银行”在北京正式运营。1908年2月,因户部改称“度支部”,大清户部银行亦随之改称“大清银行”,开始承担清廷中央银行的职能。</p><p class="ql-block">▼庆亲王奕劻</p> <p class="ql-block">▼户部银行发行的户部官票</p> <p class="ql-block">▼大清银行兑换券(未发行)</p> <p class="ql-block">大清银行具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职能。光绪三十年(1904年)户部银行筹备时,通过发行股份券,计划备资本银四百万两,分为四万股,每股库平足银一百两,由户部认购两万股,其余两万股由官民购买,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春,股银全部交清。同年《大清银行则例》 公布,增资六百万两,分为六万股,至此,户部银行共计股本银一千万两,股份十万股。</p><p class="ql-block">当今,大清银行股票存世极其珍罕,难得一见,收藏家珍藏的大清银行股票,单张估价数百万至数千万。</p><p class="ql-block">▼大清银行股份券</p> <p class="ql-block">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廷的统治,中华民国成立后,各地大清银行相继停业。1912年初吴鼎昌、叶揆初、宋汉章等发起成立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向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议,将原“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仍旧作为政府中央银行运行。经参议院决议,孙中山批准,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正式挂牌营业。</p><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是第一家中国的中央银行。</p><p class="ql-block">▼孙中山</p> <p class="ql-block">因为有国库发钞特权,中国银行的业务发展很快。到1928年,民国<span style="font-size:18px;">政府向中国银行加入官股500万元,</span>该行的资本已达1900余万元。</p><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伍圆纸币</p> <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拾圆纸币</p> <p class="ql-block">1935年,国民政府财政部任命宋子文担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并加入新官股1500万元,将中国银行的总资本升级为4000万元,此时中国银行已被政府完全掌握,位居民国四大国家银行之首。</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中国银行董事长宋子文</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中国银行股票<span style="font-size:18px;">共有壹股、伍股、拾股、伍拾股、壹佰股五种,</span>是收藏界的顶级藏品,集齐相当不易,市价在15万左右。</p><p class="ql-block">▼民国四年中国银行壹股</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二年中国银行伍股</p> <p class="ql-block">▼民国六年中国银行拾股</p> <p class="ql-block">▼民国中国银行壹佰股</p> <p class="ql-block">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银行被收归国有,成为我国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展统一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汇业务。</p><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发行的外汇兑换券</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中国银行1994年改组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2003年国务院选定为股份制改革试点银行,2004年整体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中央汇金投资公司代表国家持有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先后引进亚洲金融、瑞士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及社保基金等投资者,2006年5月向全球发行H股普通股,6月1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交易。同年7月中国银行发行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p><p class="ql-block">中行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是中国银行百年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p><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仪式</p> <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左二)</p> <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民国时期发行的股票到1965年分红付息结束,即收归国有,之后未发行纸质股票。</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中国银行股票分红付息表</p> <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中国银行向全球发行H股,为配合亚洲、欧洲、美州的招股路演和全球分支机构存档,中国银行印制了H股样票,此样票成为股票无纸化后中国银行唯一存世的纸质股票。</p><p class="ql-block">与中国银行民国时期发行的股票相比,中国银行H股票样更具国际范。其设计是香港联合交易所通用样式。</p><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H股票样正面印公司标识和中文名称。上部英文载明公司注册地、普通股和H股面值,以及股东表决权。</p><p class="ql-block">中部印中国银行行徽,股票代码、认购H股数量,由时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肖钢签名,右侧盖英文“票样”戳。</p><p class="ql-block">下部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节选。</p><p class="ql-block">背面为股份转让书。</p><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H股票样</p> <p class="ql-block">▼票样背面</p> <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H股票样采用顶级防伪技术,直观可见票面嵌入金属线,采用磁性涂层,紫光灯下色彩变焕;纸张采用透光可见“中央登记”水印,其它如底纹、暗记等多重防伪。</p><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H股票样防伪</p> <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H股票样水印</p> <p class="ql-block">中国银行H股票样与大清银行股份券和民国时期中国银行股票承载着中国银行百年发展史,是中国银行跻身世界百强企业名片。随着股票无纸化的不断发展,<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银行H股票样成为中国银行发展史的绝版史料,现已成为金融证券收藏品,被博物馆、展览馆、金融证券研究机构和收藏家收集珍藏。未来可期,中国银行H股票样必将成为金融证券藏品大珍,增值潜力无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谨向作者致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