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聚果榕(学名:Ficus racemosa L.)是桑科榕属植物,乔木,高达25-30米,胸径60-90厘米,树皮灰褐色。叶薄革质,椭圆状倒卵形至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4厘米,宽3.5-4.5厘米。榕果聚生于老茎瘤状短枝上,稀成对生于落叶枝叶腋,梨形,直径2-2.5厘米;雄花生于榕果内壁近口部,无柄,花被片3-4。花期5-7月。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尼泊尔、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广西、云南和贵州。喜生于潮湿地带,常见于河畔、溪边。</p> <p class="ql-block">聚果榕是一种有广泛利用价值的树种,除树下本身的经济价值外,利用枝条放养胶虫生胶。木材可作牲口笼窖、建房作门和包装箱等。树冠庞大,根系发达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同时也是一种美化环境的绿化树种。树皮含有14%的单宁,可作收敛剂,用作清洗伤口。</p> <p class="ql-block">聚果榕的食用特性</p><p class="ql-block">可食用性:成熟果实呈橙红色,可鲜食或烤干食用,但果肉淡甜、含水量低(类似葡萄干),需注意果实内可能含有榕小蜂幼虫。</p><p class="ql-block">食用方式:最佳食用期为完全成熟阶段,可制作水果饭或加工成果干,生食时建议清洗并检查果实内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