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萍萍</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2129457</p> <p class="ql-block"> 人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大孙子都去外地部队工作一年多了,小孙子也到武汉华师大附中去上高中了,外孙女在北京读清华大学,外孙子住校读高中,家里一下子安静不少。可我总觉得,日子不能就这么闲下来,得找点事儿做,让自己的生活也能像年轻时那样,热热闹闹、有滋有味。写作能让我把心里那些攒了一辈子的话、那些经历过的事儿好好梳理梳理,和老姐妹们一起玩玩闹闹,是真真切切的快乐,就算一个人待着,侍弄侍弄花草,看看书,也能觉得日子过得挺充实。就像院子里那棵老槐树,春去秋来,年年都有新的枝叶冒出来,我们的生活,也该有新的盼头和精彩。</p> <p class="ql-block"> 清晨,天还没大亮,我就醒了。不用再着急忙慌地给要上学的孙子做早饭,也不用一遍遍叮嘱他带好东西。我慢悠悠地起床,走到书桌前,桌上摊着昨晚没写完的稿子,旁边还有本翻得卷了边的旧诗集。这时候的世界安安静静的,只有我和文字。我会写一写昨晚做的梦,梦里又回到了小时候住的那个荆州地委大院,邻居家的婶子正喊我去吃刚蒸好的馒头,也会写一写前几天和女儿到湖北恩施市旅游去爬山的趣事儿,我爬到一半喘得不行,却还嘴硬说自己没问题,把女儿都逗笑了。写着写着,天就亮了,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纸上,那些文字好像也有了温度。等写得差不多了,我就去厨房,给自己和老伴煮小米粥,就着馒头、一碟青菜,和油炸花生米慢慢吃。这时候,心里特别踏实,觉得这一天刚开始,就已经抓住了点什么。</p> <p class="ql-block"> 吃过早饭,要是天气好,我准会约上老姐妹们去公园。我们沿着湖边慢慢走,看水里的锦鲤游来游去,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王姐说她儿子最近要给她报个广场舞班,她还有点不好意思,李姐抱怨孙女太能花钱,可说着说着又笑了,那是藏不住的疼爱。我呢,就跟她们讲讲我最近写的东西,虽然她们不懂什么写作技巧,却会认真地听,还一个劲儿夸我“有文化”“厉害”。听着她们的夸奖,我心里那叫一个得意。走累了,我们就找个长椅坐下,一起听戏。手机里放着豫剧《花木兰》的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调子一起,张姐忍不住跟着哼起来,虽然调跑得没边儿了,可我们笑得前仰后合,路过的人看我们这样,也忍不住跟着乐。这娱乐,不是年轻人那种刺激的玩闹,却像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让我觉得,人老了,也能有这么畅快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最喜欢待在我那小院子里。院角的月季开得正茂盛,有红的、粉的、黄的,一团团、一簇簇的真漂亮。我拿着小剪刀,仔细地给它们修剪枝叶,把那些枯黄的叶子和开败的花剪掉。剪刀碰到花枝发出细微的“咔嚓”声,还有花瓣散发的淡淡香气,让我的心特别安静。侍弄完花草,我就搬把椅子坐在葡萄架下,要么看看书,要么接着上午没写完的作品继续写。阳光透过葡萄叶的缝隙洒下来,在纸上投下一块一块的光斑,特别好看。有时候,邻居家的张奶奶会过来,看我写字,就凑过来问:“老姐姐,你又写啥呢?”我就把刚写的段落念给她听,比如写上午在公园听戏迷爱好者唱戏的事儿,她听得可认真了,还跟我讨论戏里花木兰替父从军多勇敢。这时候,写作就不只是我自己的事儿了,还能和邻居交流,让下午的时光也变得热热闹闹的,一点都不觉得孤单。</p> <p class="ql-block"> 傍晚,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会打电话过来,问问我和他们老爸一天过得怎么样。我跟他们讲上午写作的事儿,讲下午在院子里的悠闲,讲和老姐妹们的快乐。电话那头,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听着,也跟着开心。虽然二个孙子都在外地,不能天天见面,但每次视频,他们看到我和老伴把自己的日子过得这么充实,也特别高兴,还总说:“爷爷奶奶,你们过得开心,我们在外面也放心。”挂了电话,我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一点点亮起来,觉得特别满足。家人的牵挂,自己的爱好,老伴和朋友们的陪伴,都好好地在我身边,这不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日子不就该这样,不管到了什么年纪,都能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儿,把每一天都过得像自己喜欢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