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而作

方舟痕迹(微信骆驼草,Q Q木棉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抗日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至1945年9月2日结束,共14年的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话说19世纪前,中国在封建专制统治下逐渐落后,鸦片战争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因领土狭小、资源匮乏,制定对外扩张政策,多次发动针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日本法西斯鼓吹用战争摆脱危机,加速了侵华步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局部抗战,先后开展热河抗战、长城抗战等,但因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日军势力伸入华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后蒋介石发表《庐山声明》,中华民族开启全面抗战。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战略防御阶段,中日双方开展了淞沪会战、平津作战、南京攻防战等战役,武汉会战失败后,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此阶段中国展开广泛敌后战争,还进行了南昌会战、豫南会战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发起全面反攻,开展了常德会战、湘西会战等战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是率先高举抗日旗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而中国共产党迅速表明坚决反对日本侵略的鲜明立场。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9月22日,中共中央通过《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提出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反帝组织、在东北伪军中进行兵变和游击战争等具体行动方针 。此后,共产党还组织了多支抗日游击队,这些队伍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并发展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同盟军等武装,后统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给予日军沉重打击,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是倡导、推动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同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正式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共合作抗日创造了有利条件。全民族抗战爆发后,1937年9月,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抗战过程中,面对国民党的动摇妥协和反共倾向,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口号,打退和制止了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三次反共高潮,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和稳定,使得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得以持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是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正式形成。该路线主张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强调人民战争的重要性,要使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深刻分析了中日双方的国情和战争态势,指出中国抗战将是持久战,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中国。这一理论为全国抗战指明了正确方向,极大地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提供了战略指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是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武装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众多抗日根据地,如晋察冀、晋冀豫、晋西北等。在敌后战场上,人民武装充分发挥灵活机动的战术优势,开展了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多种形式的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军。1940年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给日军的“囚笼政策”以沉重打击,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到抗战后期,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抗击着大量日军和伪军,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整个抗战期间,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建立19块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 ,自身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到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余万人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总计伤亡3500余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中国军民共毙伤俘日军150余万、歼灭伪军118万,接受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它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成为联合国五大创始国之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烽烟十四锁关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忠骨埋沙志未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民是长城兵是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雄文《持久》靖贼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