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新藏线 ——追忆全球海拔最高天路上的疯狂时光 (三)

潇洒送日月

<h3>        群峰拱卫全球佛教徒心中的圣坛:冈仁波齐神峰</h3> <h3>     20年前,自驾抵达阿里首府狮泉河镇留影。</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05年9月:纵横边境线的全体自驾队员们</p> <h3><b>         梦回新藏线</b></h3><h3><b>——追忆全球海拔最高天路上的疯狂时光                       (三)</b></h3><h3><b>                    肖 明  文/图</b></h3> <h3>        上下图 晴空蓝天中的白玉盘。</h3><h3>        2005年9月21日新藏线交界处:中午的月亮,日月同辉不是传说。全程海拔最高区域太阳照月亮的奇观。</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上下图  晨曦阳光下的边关月亮奇观</p> <h3>         路边的武警历史留言</h3> <h3>      新疆西藏交界处,在海拔6000米高度换轮胎的特殊感受也是载入我们自驾史册的牛气一页</h3> <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图悼念英年病逝的同行驾驶高手李斌(中立穿蓝衣者)</p> <h3><b><i>阿克赛钦中印边境:</i></b></h3><h3><b>              品味战争与和平</b></h3><h3><b>              天路上的历史与现实</b></h3> <h3>        按印度人说法,图中我站立处都应该属于他们领土。</h3><h3>        班公湖属于阿赛克钦地区一部分,其西边就是最近网络升温热炒,至今被印度控制未收回的拉达克地区。</h3><p class="ql-block">        中印双方在班公湖地区的军事存在,一直是边界争端的焦点。</p><p class="ql-block">        控制拉达克不仅关系到边界安全,也对整个青藏高原的战略稳定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立在湖边的班公湖简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   现场回忆:“小刀切黄油”,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b></p> <h3> <b>     </b>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入侵中国西南边疆的印度军队实施了自卫反击作战。解放军以4万3千余人对阵印军近3万人,整个作战进程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仅用15天的时间(一说33天,包括中间穿插有18天的休整时间)就取得了歼灭印军8853人,缴获各种火炮380门,各种枪支6403支的胜利,自身伤亡不到印军的三分之一,为2419人。</h3><h3>        中印两国全球屋脊上这一仗引来了西方媒体的热烈评价,战场实际效果是久经战阵中国军队野马脱缰,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锋刃所及,砍瓜切菜。将双方势态形容为“小刀切黄油”一样干脆利索的战争。</h3><h3>        要知道,这可是1962年,在全球最高海拔地区,没有尽头的冰天雪地,后勤保障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中国军队勇士们玩命于枪林弹雨中啊······</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至今,与印度阿三在东,中,西三段的领土争议依然存在。</p> <h3>        资料图片:被俘印军</h3> <p class="ql-block">        西线战役印军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被活捉</p> <h3>        整个中印边界全长约171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在每一段边界上两国都有争议领土。</h3><h3>        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 </h3><h3>        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h3><h3>        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h3><h3>        2005年9月,我们沿中段与西段边境一路高歌猛进,风卷彩旗如画:</h3><h3>        “天下第一高镇”帕羊、荒野霍尔、边城普兰、圣湖玛旁雍、鬼湖拉昂错、神峰冈仁波齐皆伏轮底;</h3><h3>        吊巴尔夕照、迎札达日出;</h3><h3>        老子大坂、小子大阪亲近万古冰雪;</h3><h3>        屹立“亚洲水塔”密如蛛网高原水域源头,将狮泉河、孔雀河、象泉河、马泉河之“阿里四象”风光尽收眼底;</h3><h3>        阿克赛钦无人区、日土、班公错、喀喇昆仑走廊、界山达坂阅气象万千;</h3><h3>        死人沟惊魂、乔戈里望远、“冰山之父”慕斯塔格峰冰清玉洁身躯前,惊叹江山如此多娇···· </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印边境穿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风雨兼程奔万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自将磨洗识旧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白雪丹心鏖战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饱写天路千秋史。</b></p> <h3><b>全球最高的亚洲水塔</b></h3><h3>       在阿里高原上,以四种动物命名的四条河流,寄托藏族人心中神圣的“四象”。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和马泉河这四大河流,又被誉为“四大圣河”。</h3> <h3><b>       孔雀河(出境后称恒河)</b>,源自状拟孔雀开屏的山谷而得名,藏语称“马甲藏布”。经喜马拉雅山南坡后称恒河,流入印度和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全长2700公里。在阿里境内,孔雀河流经普兰县的朗噶琼宗卡、噶尔冻卡、达拉卡、嘉迪卡等象雄文明的古城遗址。这里盛传着诺桑王子的故事,这里的歌舞与服饰别具特色。依山傍水而建的科加寺,是藏传佛教后弘朝“上路弘传的”起点。</h3> <h3>  <b>      象泉河(出境后称萨特累季河,是印度河的主要支流)</b></h3><h3>        因形似象鼻的山谷而得名,藏语称“朗钦藏布”。河水从尔门士流经札达的托林寺、古格王国遗址、大译师仁钦桑布的故乡底雅等名胜古迹后,往西流出国境。流入印度后称萨特累季河,在巴基斯坦同奇纳布河汇成潘杰拉得,最后注入印度河,是印度河的主要支流,全长1450公里。阿里境内的河段和流域,正是古代象征雄文明的中枢地带,诸如达瓦琼龙欧卡、佩旺苇泽卡、碧帝卡、曲木帝卡、其美噶芜以及古象雄最负盛名的古格杂布让卡等,都在象泉河流域。这里也是藏传佛教后弘期藏传重要的传播区,至今仍是象雄文明和后弘期藏传佛教保留最完整的地带。</h3> <h3>        上图:狮泉河源头;</h3><h3>        下图:狮泉河穿镇阿里首府</h3><p class="ql-block"><br></p> <h3>        <b>狮泉河(出境后称印度河)</b>,发源于神山冈仁波齐北部,源头始于似雄狮张开大口的山崖,因此得名,藏语称“森格藏布”。上游流经革吉县境内的邦巴森堆、森脉、纳普及噶尔县境内的甲牟、扎西岗、曲角等。这里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雄伟壮观的雪山、美丽如画的丘陵,梦幻般的自然景观,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这里的矿产资源,地热资源,太阳能资源等都十分丰富,沿河还有日拉卡玛、顶仲泽陶器遗址,扎西岗寺等古迹。狮泉河经托布噶鲁勒出境后称印度河,流经克什米尔、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全长3180公里。</h3> <h3><b>       马泉河(雅鲁藏布江源头,自萨噶开始称“雅鲁藏布江”,出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同恒河汇合后,注入孟加拉湾)</b>。</h3><h3>        源于形似骏马嘶鸣的口中,故得此美名,藏语称“当却藏布”。从神山冈仁波齐东南部,经仲巴县境内时称“玛藏布”,自萨噶开始称“雅鲁藏布江”。在这一区域内,有麻庞布莫卡,色日竹木卡等,都是象雄重要城堡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繁荣区,至今在这些遗址中,还能约略窥见到当年象雄文明兴盛时的痕迹。马泉河是雅鲁藏布江的源头,不仅对象雄文明起过重大作用,而且对西藏各个时期、各类不同地域文明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等起巨大的作用。下游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印度东北部和孟加拉国,同恒河汇合后,注入孟加拉湾,下游全长1113公里。</h3> <h3>        淡水与咸水共存天地:奇特的“圣湖”与“鬼湖”同气连枝,如同中印关系之爱恨情仇。</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亚洲水塔源头历史性留影</p> <h3>        绝知此事要躬行<b>,曾经踏足中印争议现场,亲历著名的克什米尔火药桶地域。</b></h3><p class="ql-block">        拉达克地区位于中印边界西段,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势险峻,资源丰富,是中印两国战略博弈的焦点之一。该地区东邻西藏阿里地区,西接克什米尔争议地区,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仅300公里,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p><h3>       转引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印度政府宣布成立“拉达克中央直辖区”涉我领土问题答记者问:</h3><h3>        问:据报道,印度政府宣布成立“拉达克中央直辖区”,其中涉及中印边界西段领土。中方对此有何评论?</h3><h3>        答:中方一直反对印方将中印边界西段的中方领土划入印行政管辖范围。这一立场是坚定、一贯的,从无任何改变。近日印方以单方面修改国内法律的形式,继续损害中方的领土主权,这一做法不可接受,也不会产生任何效力。我们敦促印方在边界问题上谨言慎行,严格遵守双方达成的相关协定,避免采取导致边界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的举动。</h3> <h3>       上下图  中印巴三国交错争议的克什米尔位置:其中阿克赛钦(西方称为中占克什米尔)和喀喇昆仑走廊就是我们穿行的新藏线地带,印巴两国多次战争冲突也发源于此,最近烽烟再起则是印度挑起。</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三国各自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示意图</p> <h3>       印占拉达克位置</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近几年战火重燃的拉达克在清朝的地理位置</p> <h3>        克什米尔地区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分别由三个国家控制,巴基斯坦控制了西北部地区(即自由克什米尔和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印度控制了中部和南部地区(即查谟-克什米尔邦);而中国则控制了东北部地区(即阿克赛钦和喀喇昆仑走廊),分别由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西藏自治区管理。印巴之间的矛盾是这片土地上的主要矛盾所在。</h3><h3>        面积约5800平方公里喀喇昆仑走廊原为中国和印度争议的喀喇昆仑山地区,中国认为属于中国的新疆地区,1963年前巴基斯坦认为属于巴的北部地区(即巴控克什米尔),印度认为属于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即印控克什米尔)。</h3><h3>        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两国政府签署的《中巴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正式明确该地区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有,条约标志着巴基斯坦放弃了对此地区的领土要求。目前,这个地区由中国实际控制,我们自驾成功穿越的喀喇昆仑走廊就是这块地盘。值得说一说的是,印度阿三一直声称中巴之间条约无效,仍持续宣称印度拥有喀喇昆仑走廊的主权。</h3><h3>        被我们全程穿越的位于喀喇昆仑山脉的北侧喀喇昆仑走廊,其主体实际上是一条大峡谷。可以这样表述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喀喇昆仑走廊天然屏障是阿克赛钦的门户,而阿克赛钦又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门户(对印度而言更是关门锁钥)。控制喀喇昆仑走廊的中国,不仅可以在地理上阻断了印度进入中亚,把印度封死在南亚;还可以作为震慑印度的一件有力法宝,让它有所顾虑,不敢轻举妄动。这就是印度如鲠在喉,至今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窝火一肚子的重要原因之一。</h3> <h3>        喀喇昆仑走廊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今天中国新藏线咽喉,更是边防运输的生命线。</h3> <h3>        这就是印度人至今耿耿于怀,强烈要求中国归还的阿克赛钦。</h3> <h3>      班公湖又称错木昂拉红波,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这里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鸟岛,湖呈东西走向,东西长约150多公里,南北宽约2至5公里,总面积为600多平方公里。</h3><h3>        班公措的最奇特之处在于它是一个由东向西水中含盐量不同的湖泊,东部也就是在我国境内的湖泊为淡水湖,中部为半咸水湖,西部到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为咸水湖。</h3><h3>      <b> 班公湖遐思:不得不说的过去与未来</b></h3><h3>       众所周知,中印巴三国都拥有核武器,克什米尔争端向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领土争端之一。</h3><h3>        历史上,印巴两国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曾经爆发了三场战争:1947年第一次印巴战争、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和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还有一次是1999年在印控克什米尔的卡吉尔地区爆发的卡吉尔边境冲突(一些人称为第四次克什米尔战争)。</h3><h3>        拉达克区域的卡吉尔是第三次印巴战争的战场,也是1999年卡吉尔战争中潜在核冲突的目标。随后拉达克被分成了卡吉尔和列城。1989年还爆发过佛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之后拉达克政府要求克什米尔邦独立出来,1993年成立了拉达克自治委员会。</h3><h3>        2019年8月,印度通过立法形式把拉达克设立成为中央直辖区,这一做法显然想进一步从法理上控制拉达克,中国政府自然不会认可。中国外长王毅指出,印方的举措挑战了中方的主权权益,有违双方关于维护两国边境地区和平安宁的协议,中方对此严重关切。印方的举措对中方不产生任何效力,更不会改变中方对相关领土行使主权的事实和进行有效管辖的现状。</h3><h3>        从世界公认的法理的角度来看,这块相当于7个上海、三个北京大的领土虽然被印度方面实际统治,但毕竟是中国的领土。让其回归是任何执政的政治家必须面对解答的考题。</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拉达克,相当于7个上海、三个北京大的领土,法理上还是中国领土,但是,中国还能收回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国对拉达克主权的立场是:拉达克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拉达克地区的主权主张既有历史依据,也有国际法支撑。</p> <h3>        最近中印巴三国围绕这块土地又起纷争,网络信息铺天盖地,五花八门,自媒体时代的优势凸显,煞是热闹。面红耳赤,爱国卖国吵得水火不容,“愤青”不少,“愤爷”也多,更有一些头冠专家教授响亮名头者也参与合唱,可笑他们对拉达克、阿克赛钦地理区域位置以及历史现状、东南西北都没理清就海阔天空、振振有词,莫测高深地胡说八道。似懂非懂学问如此,冷眼而观,倍感喜剧丑剧效果矣。</h3><h3>        呜呼!何不身体力行边境线上走一遭以求真谛。岂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浅显道理乎?</h3> <h3>            中印边境线晨晖</h3> <h3>       边塞磐石固若金汤</h3> <h3>        夕照美色下的边关军营</h3> <h3>          漫溪红透  边防兵站</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雄关漫道:喀喇昆仑走廊朝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上下图    阿克赛钦(克什米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中印军队在这里斗智斗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致敬,保家卫国的极边兵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归纳体会: 穿越新藏线天路,除了饱览世界屋脊得天独厚绝美风光外,还有一个旅游者不应忽视,值得关注的看点,乃是单纯书斋学问不可企及实践教学课堂,也是深刻学习了解南亚诸国历史变迁,尤其是华夏中国与印度古今交往,爱恨情仇历史的绝佳机会。</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天险崔嵬  雄兵百万</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龙象之争  强弱互掰</b></h3> <p class="ql-block">         <b>  梦回新藏线</b></p><p class="ql-block"><b>  ——追忆全球海拔最高天路上的疯狂时光</b></p><p class="ql-block"><b>                                   (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