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不“斗” ——一桩六百年的标签旧案

沐林安润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题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世间的人物,大抵是容易被钉在标签上的。聪明的,便要被捧到云里,连衣角都沾着神光;愚笨的,就该被踩在泥里,连影子都透着憨傻。蜀地那两个名字,诸葛亮与阿斗,便是这样一对。人说诸葛亮是天上的星,算无遗策;阿斗是地上的泥,扶不起来。这说法传了几百年,像老辈人留下的旧账本,字里行间都是定数。可谁又真去翻一翻那账本背后的纸页?或许墨色浓处,藏着些被风刮淡的字迹——比如一个君主的寻常,比如一群人的执念,比如史书与小说之间,那点被忽略的烟火气</span>。</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阿斗不“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桩六百年的标签旧案</b></p><p class="ql-block"> 蜀国那地方,历来有两个被人嚼烂了的名字:诸葛亮,还有阿斗。世人多半认定,前者是“聪明”的戳子,后者是“愚蠢”的注脚。这调调,大约是打罗贯中那本《三国演义》里来的——他笔下的诸葛亮,能借东风,能断阴阳,活脱脱个半仙;偏生这位后主,要么是“政事皆决于丞相”的木讷,要么是“乐不思蜀”的憨态,倒像个凑数的木偶。这桩糊涂案,搁在世上六百多年,说书人嘴里反复嚼,戏文里来回演,竟没人想着去拨一拨那层蒙眼的雾。</p><p class="ql-block"> 阿斗原是刘禅的小名。其实刘禅这人,既不傻,也非没心没肺。他不过是才具寻常,心气也平。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拉着他的手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他便真的认了。诸葛亮在时,朝堂上的事,大到出兵伐魏,小到任免官吏,他多半只说“相父裁决便是”。有人说这是懦弱,可细想,一个十七岁登基的少年,面对的是“鞠躬尽瘁”的相父,是跟随先主打天下的老臣,他若硬要争着“亲政”,怕不是要把刚稳的局面搅散?诸葛亮写《出师表》,字字句句是“兴复汉室”的宏愿,他看了,只批“愿陛下亲之信之”,不是不明白那字里的重负,只是知道自己挑不起,便索性把担子递给出挑的人。</p><p class="ql-block"> 诸葛亮去后,他倒也没乱了方寸。按相父遗策,先是蒋琬辅政,后是费祎接替,朝堂上“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蒋琬想改道从水路伐魏,他召集群臣商议,觉得“舟船难行,不如陆路稳妥”,便轻轻压了下来——这不是糊涂,是知道西蜀的家底经不得冒进。费祎为人谨慎,主张“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他便支持着休养生息,那几年,蜀地倒也算安稳。只是费祎一死,姜维又拾起了“北伐”的旧旗,这人比诸葛亮更急,九次出兵,粮草耗了不少,将士折了许多。有老臣劝刘禅:“姜维屡战无功,不如召还。”他看着奏折,半晌才叹口气:“相父在世时,也盼着克复中原。姜维是相父留下的人,让他再试试吧。”这一试,便把西蜀那点积攒的气力,耗得差不多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邓艾兵临成都,满朝文武要么喊着“背城一战”,要么劝着“投奔东吴”,他却坐在龙椅上,看着宫外的烽火,说了句“百姓遭兵戈之苦久矣,降了吧”。有人骂他贪生,可那时的成都,兵不过万人,粮不足三月,真要打,苦的还不是城里的百姓?他降了,蜀地倒少了一场屠戮。</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被掳到洛阳,司马昭设宴,席间奏起蜀地的乐,旧臣们都抹眼泪,偏他笑着喝酒。司马昭问:“颇思蜀否?”他答:“此间乐,不思蜀。”这话一出口,便成了他“傻”“没心肝”的铁证。可细想,他那时能说什么呢?说“思蜀”,岂不是明着说要复国?司马昭那眼神里的狠劲,还能容他?后来郤正悄悄教他:“下次该哭着说‘先人坟墓在蜀,岂能不思’。”他记着了,再被问时,便依样学了一遍。司马昭笑:“这话倒像郤正说的。”他竟老实答:“正是他教我的。”旁人笑他憨,却不知这“憨”里藏着多少机巧——若装得太像,反倒露了破绽;这般直白,倒让司马昭觉得“此人无大志,不足虑”。乱世里的亡国之君,能保着性命,已是不易,偏有人要他“殉国”“复国”,那才是真的站着说话不腰疼。</p><p class="ql-block"> 真正傻的,原是被小说家蒙在鼓里的那些看客。他们爱看“聪明人设”的诸葛亮,便容不得一个“寻常”的刘禅;他们信了戏文里的“扶不起”,便不肯信史书里“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的评语。世间事,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聪明人与寻常人,不过是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难处罢了。</p><p class="ql-block"> 标签钉旧,名声腌透,六百载糊涂案谁来剖?</p><p class="ql-block"> 志难酬,业空留,只因偏伴高志走。</p><p class="ql-block"> 乐语藏锋人笑陋。</p><p class="ql-block"> 痴,是看客;明,是后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