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唱歌。在我所唱的歌曲里,抗战歌曲占相当比重。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八十周年的日子里,儿童时代爱唱的一首歌词朴实、旋律优美、情感真挚又饱含悲壮的叙事儿童歌曲又被我唱响了。</p><p class="ql-block"> 这首歌曲叫《歌唱二小放牛郎》,颂扬了一个名叫王二小的放牛娃大智大勇,诱敌就歼并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英雄事迹,展现了他在民族危难中的勇气与担当。我喜欢这首经典歌曲,在四十六年的岁月里,时不时想起它,唱起它。今天,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时间节点,大展歌喉,唱响影响了我四十六年的歌曲,我越发感到亲切、激动,越发怀念、敬仰歌曲里歌唱的那位年纪小却机智勇敢的抗日英雄王二小。</p><p class="ql-block"> 童年之记胜石刻。深受我喜爱并牢记到现在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是我九岁那年唱会的。</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九年春天,是我在小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我们七〇后十分幸运,开始上学时正是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数学教材重新开始使用之时。在第二册语文课本里,有一篇短小课文叫《王二小》。我阅读课文并同时看课文插图,语文老师李金科深情讲解课文,把一位令人敬佩的胆大勇敢小英雄形象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上。</p><p class="ql-block"> 有志不在年高。王二小,和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儿童团员,面对日本鬼子的屠刀,假装顺从的样子,把他们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真是了不起。李老师启发我们说,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南疆进行自卫还击战。假如你们出现在战场,一定要像王二小那样,不慌不忙,机智勇敢,做个小英雄。我天生胆小,被李老师的话激励着,决心胆大一点,好当一个英雄。</p><p class="ql-block"> 就在我们刚刚学完课文《王二小》的时候,校长兼唱歌老师王志贤要给我们教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可把我们给高兴坏了。童年的我是那样地喜欢唱歌,特别是唱歌颂刚刚知道的小英雄的歌曲,快乐劲儿就别提了。王校长快速把歌词一段一段地写在黑板上,我们一字一句念着。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分节式歌曲。这时候,八九岁的我们没有抄写意识,全凭记忆记歌词。不过,我们儿童的记忆力强,记歌词不是问题。接着,王校长看着一本大六十四开本的旧歌曲书,大声为我们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只听得歌曲里唱到:“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我们盯着黑板上的歌词,静静地听王校长歌唱,听得出神。他的歌声传遍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透过窗户飞到了校园,让小鸟也听话地落在树枝上一动不动。显然,一九四五年元月生人,刚满三十四岁的王校长达到了忘我的状态,唱得太动听了。的确,《歌唱二小放牛郎》旋律优美、流畅,也滋润着我们小小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听了王校长的歌唱后,我们希望王校长马上就教我们唱这首歌。我感觉到,尽管我看了好多部电影,却从来没有听过这样好听的歌唱小英雄的歌曲。王校长亲切地问我们,大家看过王二小的故事吗?我们异口同声说道,看过。王校长又问我们,你们在哪儿看的?我们齐刷刷地回答说,在课文里看的。说着,我们都拿出了课本。王校长拿起最前排一名学生的课本,仔细地看着课文。不一会儿,王校长说,既然大家都已经知道王二小的故事,那理解这首歌曲也就容易了。然后,王校长唱一句,我们就跟着唱一句。看着课文中的插图,我边看边唱。几遍下来,好几段歌词我都记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我边唱边想,这歌曲是谁写的,唱起来这么顺溜,好记。这时候,我们上唱歌课连上两节,每节课四十分钟。而在第一节课后,课间十分钟休息时,我们仍然沉浸在动人的旋律里。第二节唱歌课开始后,我们跟着王校长继续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就这样,在充足的时间里,我们唱会了这首催人泪下也催人奋进的歌曲。</p><p class="ql-block"> 别看我年级小,我已经能提问题了。唱“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和“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两句时,我觉得有点奇怪。因为在我们这儿,九月十六日,天并不冷,怎么能说秋风呢?在我的眼里,国庆节期间才收秋,才叫秋天到了。之后好长时间,天才开始转凉。所以我觉得歌曲中“九月十六”的说法有问题。王校长看着我流露着稚气的脸,笑着说,你问得有道理,可见你动脑子了。但歌词没有写错。这里的九月十六指的是农历九月十六,而阳历已经是十月底或者十一月初了。阳历十月底或者十一月初天当然已经凉了。听了王校长的解释,我的疑问消除了。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父亲的历头,心想,我要是会看历头就好了,可以对节气了解一点。</p><p class="ql-block"> 我们五十名儿童的心是稚嫩又善良的。当唱到“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一句时,我们被锥心的词句唱得难受,有的学生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我在电影里看过日本法西斯强盗烧杀抢掠的镜头时,心中就充满了恨意,所以今天唱到伤心处,不禁又恨起了鬼子。当想起三年前看过的彩色故事片《平原游击队》(重拍版)里的游击队队长——双枪神枪手李向阳时,我天真地想,要是埋伏在山上的八路军里有李向阳就好了,他可以左右手同时开枪射击,眨眼间击毙那个欲枪挑王二小的鬼子,救下小英雄。</p><p class="ql-block"> 自从《歌唱二小放牛郎》被我们唱会后,这首歌曲就时常飘荡在教室里,飘荡在校园里,飘荡在放学的路上,飘荡在劳作的田野。我爱听这优美的旋律,我更歌唱那年少的小英雄王二小。</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听见我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曾经问我,王二小是哪里人?我正儿八经地回答道,他是一个抗日小英雄,离咱们远得很。父亲抽着香烟,看着刚刚走进书房(父亲把学校叫书房)的我,笑眯眯地看着。他又问我,这娃咋取了个这样的名字?我回答得很干脆,书里歌里就这么叫的。大概他是老二吧。我满哲叔他爹不是也叫我二点吗?</p><p class="ql-block"> 我在家里男孩中排行老二,所以有的老人幽默地叫我二点。父亲听到我的话,笑了。</p><p class="ql-block">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我歌唱生涯中的保留歌曲。因此,我对它给予特别关注。一九九〇年以来,我终于知道关于《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一些资料。这首歌曲的歌词是诗人方冰写的,而方冰是我们经常在荧屏上见到的表演艺术家方青卓的父亲。这首歌的曲作者是有着“红色音乐家”之称的著名作曲家李劫夫。除过《歌唱二小放牛郎》外,李劫夫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还有《我们走在大路上》(李劫夫词)、《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世界是你们的》、《哈瓦那的孩子》(与安波合作)、《七律二首·送瘟神》、《沁园春·雪》、《浪淘沙·北戴河》、《蝶恋花·答李淑一》、《忘不了》等。 </p><p class="ql-block"> 知道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词曲作者,我还看到了对这首歌曲的赏析。这首歌曲是革命历史叙事歌曲的代表作,歌词创作采用民歌体叙事结构,通过“牛儿还在山坡吃草”等白描手法构建宁静的故事场景,与后文“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形成反差,强化战争对和平生活的破坏。因为我自学过简谱和怎样欣赏歌曲之类的音乐书籍,所以理解歌曲赏析语言并不太难。</p><p class="ql-block"> 随着阅读面的拓宽,我对《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创作背景有了了解。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一九四二年,晋察冀边区反“扫荡”斗争异常艰苦。这时候,词作家方冰与作曲家李劫夫随西北战地服务团驻扎在河北省平山县两界峰村。两人目睹儿童团员为保护军民安全牺牲生命的壮举,萌生创作叙事歌曲的想法。方冰仅用约一小时完成歌词。随即,李劫夫谱曲,使用红药水在高粱纸上完成歌谱。歌曲把故事定格在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四日(农历一九四一年九月十六日)的河北省涞源县一个小山村。歌曲中的王二小,是综合了河北省涞源县王禾、河北省平山县阎富华、河北省顺平县王璞(即王二小)等抗日小英雄事迹的艺术形象。这些十三岁左右的少年曾以带路、报信等方式诱敌进入八路军埋伏圈,最终英勇牺牲。</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些珍贵的文艺抗战史资料,我对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创作背景有了深刻了解,深深感到,王二小,不仅是一个英雄,还是一个英雄群体。有无数这样的英雄,有无数这样的英雄群体,有不怕年纪小的二小精神,我们的抗战能不胜利吗?</p><p class="ql-block"> 歌曲是精神的传递,精神是歌曲的延续。当艺术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音乐便不再是转瞬即逝的旋律,而是融进民族血脉中的时代号角,镌刻在集体记忆中的永恒丰碑。《歌唱二小放牛郎》自诞生后,一直被传唱,被传唱了八十三年,在中华大地有着广泛的影响。而我传唱它都已经四十六年了。前些年,我看了根据王二小的真实事迹和经典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改编拍摄的电影《少年英雄》,通过影像激情感受了小英雄王二小的英勇行为。听!现在,我又动情地传颂革命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了:</p> <p class="ql-block">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p><p class="ql-block"> 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p><p class="ql-block">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p><p class="ql-block"> 他的血染红蓝蓝的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3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