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被投诉!

清风

<p class="ql-block">  怪事天天有,奇人处处在。</p><p class="ql-block"> 近日,游客孙女士在社交平台发文,并在8月22日将此事投诉到了“浙里办”。投诉对象:绍兴市鲁迅故里景区“网红打卡墙” --鲁迅像。</p> <p class="ql-block">  孙女士投诉的理由是:该画有引导人室外聚集抽烟、危害他人健康的风险,还会误导青少年。要求墙画进行更换。</p><p class="ql-block"> 其实作为一个人,最关键的还是认知。</p><p class="ql-block"> 一是对自我的认知。掂量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美学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吴冠中:“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现在很多知识分子很富有,现在很多富人很有文化,但他们都缺乏审美,是美盲。”</p><p class="ql-block"> 陈丹青认为“美盲比文盲更可怕”,缺乏审美力会导致无法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性思考,这种认知缺陷会限制个体对世界的认知深度。</p> <p class="ql-block">  二是对评论对象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墙画取材于鲁迅木刻版画,是著名版画家、浙江版画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李以泰教授的著名作品。</p><p class="ql-block"> 1974年,李以泰,根据鲁迅1928年致韦素园的信中语意等素材,反复研究鲁迅的思想史和该时期的环境和心情,长久酝酿,数易其稿,创作出了《鲁迅》版画作品,“在鲁迅开悟般的神情和飘逸的一丝香烟中,迸发出灼热的思想火花”。</p><p class="ql-block"> 作品首发在《杭州日报》,之后《浙江日报》《人民日报》相继发表,随即成了全国各类鲁迅形象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广为人知;1977年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后来还被文化部选送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中国绘画艺术展览”,巡回展出于世界各国。</p><p class="ql-block"> 被多家美术馆辗转收藏,现收藏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其解析为:作品刻画了鲁迅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时,凝神思考的情态,形象惟妙惟肖,逼真传神,被公认为是鲁迅最经典的形象之一。</p><p class="ql-block"> 而这面墙画已是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p><p class="ql-block"> 其实伟大的鲁迅对此种人早有论述。《小杂感》:“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p><p class="ql-block"> 面对画墙,我们更应注重的是鲁迅精神:“他的政治远见”“他的斗争精神”“他的牺牲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p><p class="ql-block"> 难怪有网友兑孙女士:“鲁迅只是抽烟,而你在抽风。”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