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日,周一,雨后晴朗的一天,今天是2025年秋季开学的第一天。</p><p class="ql-block"> 放了二个月假的学生们,一队接一队地上学去了。差不多都是由学生家长们用小车,用摩托车,用自行车,用电动车,或专用校车等接送上学。开学的第一天,按惯例都会准时。</p><p class="ql-block"> 学校里国旗升了起来了,教室里唱响了歌声。 </p><p class="ql-block"> 早上好,老师好。</p><p class="ql-block"> 这是上课前要做的第一件事。</p><p class="ql-block"> 我们那时上时,第一节课都会由文艺委员起歌唱。老师走进教室里,由值日委员喊:“起立”,老师就说:“请坐下”。这一节课正式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苍坪中学上初中时,这时的苍坪中学在原苍坪中学(现在苍坪村一大队一小队的苍耳目坪),凡是数学课,不唱歌,从第一排的第一个开始,背数学定理,公理,直到最后一排的最后一个,这个习惯一直到我们初三毕业。其他的学科,一律按常规办法,唱歌。</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苍坪一大队上小学时,也要唱歌,而且要进行考试,所以,要能单独一个人唱歌,不管唱的好不好,都要会唱,发音要准,吐字要清,能把一首歌唱完整。我们三四年级时,在我们苍坪一大队小学,教音乐的是王志永老师,他个子大,戴个眼睛,夏天里,喜爱穿一件白衣的汗衫,手里拿一把扇子,一个白色的茶罐子,坐在教室的第一排的前面,手拿喋儿跳起来……。还有洪湖水浪打浪,这些歌都是师从于王老师,大家唱了这些年,还记得这些歌。</p><p class="ql-block"> 开学了,这院落里又安静了许多,学校里又热闹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现在开学,都是由父母、爷爷奶奶们送上学的,交给班主任老师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学生条件真是好呀。</p><p class="ql-block">我们当学生开学的时间也是九月一日。可是,都得自己一个人背上书包。书包是用粗布缝的一个可以装书的包,就是书包,这是条件好的人家。</p><p class="ql-block"> 现在学生的书包都是专用的,有背的,有拉的,有箱式的,品种是多样化的,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我们当学生开学时,都是跟着大娃子一起上学克的,差不多的都是大的带上小的,小的跟着一起跑。</p><p class="ql-block"> 放学是按生产队放的,一个小队的学生站在一起,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个生产队的选出一名放学的路队长,路队长专门管理学生放学回家的纪律,不听话的,第二天回到学校后,向学校报告。这样怪好的,学生们很也安全,只有不同的是,那时公路是泥巴路,深一脚,浅一脚的,没有现在路好,也没有现在的车多,可是在路上的走的人比现在多多了。若是下雨的天,我们学生上学和放学,都是打的赤脚,到了学校后,再洗去脚上的泥巴,穿上自己的很少有鞋子,大多数是自己的妈妈亲手制作的布鞋。</p><p class="ql-block"> 冬天里,我们上学时,自己拧一个灰笼子,一边走一边吹,不然,灰笼子就过了。条件差的就没有这个福气了,不怕冷,不知冷,一样冷,是那个年代的符号。</p><p class="ql-block"> 有时去学时,自己制作一个铁环带上,一边跑一边去上学,这样可以产生热量,所以也没有冷气了,也感觉不到冷,现在想起来,是可怕,也是可笑的了。</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六年夏天,我们一大队小学遇到了冰暴,下的冰块子个个大,把当时的农村黄瓜打坏了。我当时好象是小学三年级,学校的条件很差,冰块子从我们头顶上落了下来,我们学校的操场外面被洪水冲了,露出来不少的红方子,那时的小娃子们也不知道怕。就是这一次,在瓦屋路外的一棵大树被吹倒了,以后这几十年再也没有生长起来了。还有我们一小队的一棵大树也是这一年被吹倒了的,好多年以后,也慢慢地死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条件好多了,学校的校舍环境和硬件得到质的发展,学生有寓了,老师们也有周转房了,教室里有电灯,电视,投影仪,电脑,有电扇,有空调,有学生食堂。而且还有职能部门在不断地进行安全检查和食品检查的,吃的放心,吃的安全,让学生家长省心了许多,他们可以放开手脚安全的上班去了。</p><p class="ql-block"> 早上七点多,外面的天气舒服宜人,眼前看到的都是背上书包上学的孩儿们远去的身影……!</p> 2025年8月拍摄于宜城流水中学 2025年8月拍摄于宜城流水中学 月季花开红满院 宜城市书协主席王玉书所题书,安座于宜城市讴乐中学院内。 一朵荷花 一朵荷花 太阳从河边的高山上升起 习字 习字 和我的小学知青老师万咸生先生一起。 2024年和我小学老师刘继成及万咸生二位先生等在一起。 南漳最美丽的古山寨 李仕国,男,出生于1965年5月;1984年9参加工作,2025年7月退休;中共党员,大学专科,会计师。联系方式:13797660528;QQ:173476904。<br> 中国财政部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襄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襄阳市旅游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协会会员;襄阳市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员;襄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东巩镇书画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