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葡城记(1)马德里

老城

<p class="ql-block">今年的国际旅行,第一站西葡安联线。3月份签申根,没有能力自由行,就把自己交给旅行社。15天旅程,几乎都是城镇,故以城记方式记录这段旅程。</p><p class="ql-block">好事不怕晚。2011年因去西藏,没赶上朋友的西葡之约,后又因故错过两次,一拖就拖到了2025年。5月25日,计划了十多年的西葡之旅,终于开启。</p><p class="ql-block">常规景点之外,最执念普拉多博物馆。为了找到合适的行程,我与同行的小友做了不少攻略,终于敲定众信尊享,还捎带英属直布罗陀与袖珍小国安道尔,总算中意!</p> <p class="ql-block">旅行社的“算法”,26日凌晨的航班,头一晚11点在机场集合,就算一天。导游小黄,北京姑娘,一位可信的资深领队。飞行12小时,当地时间早7:40,平安到达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直接上大巴开始奔波。图为马德里街景。</p> <p class="ql-block">首站皇家马德里主场伯纳乌球场,皇马球迷之爱。给自己扫个盲:圣地亚哥·伯纳乌球场,原名新查马丁球场,为纪念前皇马俱乐部主席圣地亚哥·伯纳乌而更名。</p> <p class="ql-block">新查马丁球场建成于1947年,先后承办过欧冠、欧洲杯和世界杯决赛。球场很大,我们只去了商业娱乐区域,团友中有位90后超级球迷,讲起球星,如数家珍!没有能进到这座五星级赛场内部看看,也挺遗憾!</p> <p class="ql-block">据马卡报消息:2025年7月12日,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和国际足联达成协议,2030年世界杯决赛将在伯纳乌球场举行。我们速观外景并进入大厅转了一圈,拍拍照就算打卡了!</p> <p class="ql-block">接着是最为期待的普拉多国家博物馆。作为西班牙国家艺术博物馆和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素有“小卢浮”之称、始建于18世纪末的普拉多,于19世纪初的1819年,正式对公众开放,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p> <p class="ql-block">北入口处,矗立着西班牙著名画家弗朗西斯科·德·戈雅身着长外套、手持画板的青铜立像,基座正面刻有“GOYA”字样。基座下方嵌有戈雅名画《裸体的马哈》的场景浮雕。纪念碑由西班牙雕塑家马里亚诺·本鲁里设计,1893年揭幕,与博物馆内戈雅藏画形成呼应。</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名称“普拉多”,源自西班牙语“草地”之意,因建筑群坐落于马德里市中心普拉多大道而得名。当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起,排在队伍里等候参观时,心情激动而迫切。</p> <p class="ql-block">馆内圆形大厅的橘红色穹顶,灵感源自万神庙。如愿走进这座憧憬已久的艺术殿堂,沉浸在美妙的享受中,只盼可以呆在里面的时间越长越好!图为博物馆内如潮的观众。</p> <p class="ql-block">大厅里有一尊醒目的雕塑:《自杀的高卢人》,展现了一位高卢战士战败后为避免被俘受辱,决心自杀的场景。传作者为古希腊化时期佚名艺术家,青铜原作已无存,仅罗马特而默博物馆藏有大理石摹本,此为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普拉多藏有近27000件艺术品,主要源自查理五世以来的西班牙王室收藏。正面的招贴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画家保罗·委罗内塞的画展信息。因为我们请到的是英文讲解,须由黄导二手翻译,虽影响效率,但讲解精彩。馆内禁止拍照,以下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荷兰画家耶罗尼米斯·博斯1490年至1510年间创作的三联油画《尘世乐园》,地导在为我们讲解后,特意留出较多观看时间,看得出他对作品的喜爱。整幅画作由中间的方形面板和两侧的矩形面板组成。合上画看到的是“创世纪”一幕,展开可见宏阔的人间图景,左右分别为伊甸园和地狱。画家博斯的想象力好丰富!</p> <p class="ql-block">老彼得·勃鲁盖尔于1562年创作的木板油画《死神的胜利》,表现死神大军向村镇进发,人们惊恐逃窜却无力反抗。国王、红衣主教等都不能幸免,而画面中的贵族仍在享乐,却不知死亡已至。最早知道老彼得应该是他的《巴别塔》,夸张的“卡通”笔法很有特点。</p> <p class="ql-block">普拉多博物馆有43幅提香藏画,如《费德里科二世冈萨加》,约创作于1525年,画中费德里科二世身着华丽服饰,身旁有一只毛茸茸对主人十分依赖的小狗。提香的原作珍品,我已在不同场合欣赏过多幅,可以单独谋篇备案了。</p> <p class="ql-block">鲁本斯的《东方三博士的崇拜》,创作于1609年左右,为鲁本斯早期最重要的委托作品之一。画作运用丰富而鲜艳的色彩,精心设计的构图充满动感和活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鲁本斯独特的巴洛克风格。这几年所见鲁本斯真迹也在递增,好喜欢他笔下的这种洒脱与灵动。</p> <p class="ql-block">从各种画册及临摹版本中看熟了的《宫娥》,终于一见真容!站在这幅大画面前,心跳都有那么一点点加快了!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凯兹于1656年以传神手法,画出小公主玛格利特和一系列人物,以及镜中映出的菲利普四世夫妇身影,最精彩的是还画上了手持画笔的画家本人,不愧世界名画,普拉多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委拉斯开兹1657年创作的木板油画《纺织女工》,浏览展画的间隙有幸瞄到。画作反映了西班牙当时发达的挂毯织造业,画面前景是辛苦劳作辛的女工,背景则是欣赏挂毯上希腊神话故事的贵妇们。</p> <p class="ql-block">伦勃朗作品普拉多也多有收藏,最著名的应属1634年创作的《朱迪思在霍洛费尔内斯的宴会上》。画作主题曾长期不明,如今普遍认为画中描绘的是圣经故事中朱迪思在霍洛费尔内斯宴会上的场景,伦勃朗很可能以他的妻子萨斯基娅为模特。</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宫廷画师弗朗西斯科·戈雅于1800年至1801年间创作的《查理四世一家》,描绘了查理四世、王后玛利亚·路易莎和他们的子女、孙子以及其他亲戚。戈雅将自己的半身像融入了左上角的阴影处。作品如实画出了人物的外貌和神态,展现出查理四世一家的平庸、呆板和愚钝,这在当时以美化金主为准则的风气中,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刚走进这间展厅,就看到意大利雕塑家卡米洛·托雷贾尼创作于1855年的《蒙着面纱的伊莎贝尔二世》,在大理石上雕出薄如蝉翼的面纱,视觉效果令人惊叹!这类雕塑,世界知名的还有《戴面纱的贞女》《谦逊》《蒙纱的处女》等,作者均为意大利雕塑家。</p> <p class="ql-block">以上仅列亲眼看到或虽未看到却知晓的普拉多藏画。馆内精品太多,经常看到掉队,跟不上导游。能亲临普拉多目睹这么多大师名作,内心拉满了小确幸!走出博物馆,俯瞰由维亚诺瓦大楼、杰罗尼莫斯大楼等五栋建筑组成的建筑群,西班牙第一天,就已经感到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出发前为了加深了解普拉多,功课必不可少。听说我要去西班牙,好友特意送来自己保存的普拉多专刊,供我先睹为快;旅行归来意犹未尽,又网购了一本博物馆画册。普拉多,也许今生今世只来这一次,所以,一定不能白瞎,总得记住点儿什么!</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北门附近的马德里圣赫罗尼莫皇家修道院,为哥特式复兴风格,修道院教堂的正面,以深色石材与浅色石材拼接,中央玫瑰窗、尖顶塔楼和两侧对称的装饰性尖塔极具特色;周围环绕着树林与草坪,是马德里著名的历史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参观过修道院,有点儿明白教堂与修道院的区别了,可以把修道院理解成一所宗教学校。这座西班牙重要的宗教建筑,见证过诸多历史变迁。如今修道院教堂南侧的巴洛克风格回廊,已被相邻的普拉多博物馆用作临时展览空间,成为艺术与历史交融的独特场域。</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教堂主祭坛画,描绘了学者圣赫罗尼莫的形象,祭坛浮雕细腻精美;十间小堂陈列着本柳雷与胡安·帕斯卡·德梅那的雕刻作品;彩色花窗多为19世纪修复时重建,以宗教人物和圣经故事为主题,光线透过时营造出肃穆而华丽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当日下午参观马德里皇宫。这座仅次于巴黎凡尔赛宫和维也纳美泉宫的欧洲第三大皇宫,结构呈正方形,类似法国卢浮宫。1931年阿方索十三世弃位前,历代君主曾在此居住,之后主要用于国事活动,如今已被辟为博物院,成为马德里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和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皇宫的历史,可追溯到9世纪,伊斯兰托莱多国王修建的堡垒,后成为卡斯提尔的古阿尔卡萨城。原建筑于1734年毁于大火,费利佩五世于1738年下令重建,1764年竣工。主体使用了大量西班牙大理石、镀金灰泥、桃花心木等珍贵材料。</p> <p class="ql-block">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宫殿之一,马德里皇宫融合了巴洛克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皇宫外部相对简洁,内部装饰奢华,藏有大量艺术品、壁画、雕塑和精美的家具,展现了西班牙王室的辉煌与艺术品味。</p> <p class="ql-block">参观可以拍照,听说也是刚刚解禁,前几个月来的朋友还因禁拍而遗憾呢。随游拍照的好处是,帮助记忆那些转瞬而逝的场景。皇宫内部,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灯具、那不勒斯的天鹅绒刺绣等装饰,尽显奢华。图为参观入口的大楼梯。</p> <p class="ql-block">主楼厅,又称“柱厅”,悬挂着波旁王朝版本的西班牙王室纹章:金色城堡代表卡斯蒂利亚王国,紫色狮子代表莱昂王国,红黄条纹代表阿拉贡王国,金锁链代表纳瓦拉王国,绿叶石榴花代表格拉纳达王国。顶部的皇冠象征王权,中心的三朵鸢尾花代表波旁王朝。</p> <p class="ql-block">楼梯对面,是一尊卡洛斯三世的罗马皇帝装扮立像,由皮埃尔·米歇尔于1790年创作。卡洛斯三世身着盔甲、披着长袍,呈现罗马统帅的形象,是马德里王宫内部标志性的雕塑之一。</p> <p class="ql-block">修建于卡洛斯二世时期的帝王厅,拱顶画展现西班牙君主时代故事,装饰有威尼斯枝型水晶吊灯等豪华物品;另有卡洛斯四世建造的镜厅,采用镜面和金框装饰,与凡尔赛宫的镜厅相似,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帝王厅,或国王厅,又称王座厅,是皇宫中洛可可风格的核心厅室,以浅蓝色金星墙纸、镀金家具和华丽的宫廷肖像为典型特征,墙上悬挂着国王的大型肖像画。</p> <p class="ql-block">王后厅,绿色壁纸上重复出现带有西班牙王后名字缩写的“S”形皇冠纹章,下方金色雕花桌,摆放着黑色骑马雕像。本图依据网络信息对号入座,王后厅的绿色纹章壁纸和骑马雕像等细节,与描述相符。</p> <p class="ql-block">王室珍宝厅,中央展柜内陈列着西班牙帝国皇冠。卡洛斯三世时期的皇冠主体为红色天鹅绒,镶嵌黄金、珠宝,顶部饰有金球与十字;还有配套的王室权杖。背景悬挂着17世纪佛兰芒的《使徒行传》挂毯,还陈列着金银器皿、珠宝首饰等王室收藏,彰显王权的华贵与威严。</p> <p class="ql-block">华美的加斯帕里尼厅。墙面覆盖着复杂的金色植物纹样、几何图案的织物,屋顶中央悬挂着从巴黎订制的巨型水晶吊灯,地面由珍稀西班牙大理石拼接成涡旋状花纹,呈现出极致华丽的洛可可风格。这里最初为卡洛斯三世的私人更衣室,后改为皇室正式接待场所。</p> <p class="ql-block">宴会厅又称“国宴厅”,是马德里皇宫内最富丽堂皇的厅室之一。18世纪末,由意大利建筑师弗朗西斯科·萨巴蒂尼设计,主要用于西班牙王室接待外国元首、举办国宴、婚礼和重大庆典,以及签署重要条约等活动。</p> <p class="ql-block">白银厅,以蓝色丝绸墙布和金色装饰为特色,蓝底金色花纹丝绸墙布的周围,红木展柜常年陈列着大量金银器皿,包括精美的银质餐具与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瓷器厅,是皇宫内唯一全部由瓷器装饰的房间。画面中是带有精美人物场景的大型挂毯,下方摆放着色彩鲜艳的花束,背景墙为红色大理石,装饰华丽且充满艺术感。瓷器厅以中国风挂毯、瓷质浮雕和红色大理石墙面为标志性特征。</p> <p class="ql-block">大厅以745块仿照中国和德国生产的硬瓷瓷板建造,这些瓷板全部由西班牙皇家工匠手工烧制,图案多为想象中的“中国场景”, 体现了18世纪欧洲对东方艺术的迷恋和极具欧洲风情的东方美学。展柜里相当数量的精美瓷器,来自清朝时期的中国。</p> <p class="ql-block">时钟厅,让我想起故宫的钟表馆。这里展示的是一座精美的大型座钟,结合了雕塑、金色装饰等元素,体现了皇家宫殿的富丽堂皇与精湛工艺,是宫殿内极具代表性的装饰与计时器具结合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斯特拉迪瓦里厅,位于玛利亚·克里斯蒂娜王后房间的休息室附近,厅内陈列着5把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提琴,制造年代从1690年到1710年间,其中两把小提琴侧面用象牙镶嵌并饰以蔓藤花纹,中提琴和大提琴侧面镶嵌中国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这一整套弦乐五重奏乐器,据说斯特拉迪瓦里1702年曾打算赠送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五世,但直到1772年,其儿子保罗将这批乐器卖给了西班牙宫廷。斯特拉迪瓦里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弦乐器制造师,他的作品存世数量稀少、价值连城。</p> <p class="ql-block">眼花缭乱扫拍到此,图片来自哪座大厅已经记不清了,那座带盖的瓷瓶、疑似景泰蓝的花瓶、水晶吊灯,以及窗幔布艺,装饰得非常雅致,先列入美篇,内容与细节待考。</p> <p class="ql-block">绘画长廊,天花板壁画由意大利科拉多·贾昆托创作;墙上悬挂的巨幅油画,为西班牙王室的百年收藏。又见委拉斯开兹、戈雅和鲁本斯,在西班牙不同的艺术场所,能与大师们不期而遇,该是一种何等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和王后莱蒂齐亚。国王于2014年6月19日登基。王后曾是一名记者,两人于2004年结婚,他们在西班牙的公共事务和王室活动中较为活跃,图片展现的是国王与王后在皇宫内的正式形象。</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前,在长戟兵厅拍到胡安·卡洛斯一世、索菲亚王后以及他们的三个孩子艾琳娜、克里斯蒂娜和费利佩六世——现任国王的合影。长戟兵厅在卡洛斯三世时期曾是皇家卫队的驻厅。画像由西班牙艺术家安东尼奥·洛佩兹以1992年卡洛斯一世的照片为基础,从1994年到2014年,花费20年才绘制完成。</p> <p class="ql-block">马德里布恩雷蒂罗公园,17世纪曾为王室花园,现为市民休闲空间,园内散落着众多历史雕塑与纪念碑。图为纪念西班牙军事人物的雕像,左侧为骑兵将领欧塞维奥·德·卢塞纳;右侧为骑兵将领胡安·B。</p> <p class="ql-block">圣米盖尔市场,靠近马约尔广场,是马德里历史悠久的农贸市场。铁艺建筑风格的市场内,各种摊位食品丰富,除了海鲜、火腿、各式奶酪及精致甜点,还有有手工艺品等。尽管美食满目,可惜我担心老胃闹脾气没敢尝试。午餐唐厨餐厅,口味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阿尔穆德纳大教堂,为西班牙马德里的主教堂。始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末完工,是西班牙最新的大教堂之一,位于马德里市中心的东方广场北侧,因紧邻王宫,也被称为“国王的教堂”,是马德里历史中心的核心地标。</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与新哥特式融合,建筑外观以灰色石材为主,搭配蓝灰色圆顶和两座高耸的钟楼,正面装饰有大量雕塑,穹顶为灰色材质,顶部金色球体与十字架极具辨识度;立面装饰有圣经场景浮雕与王室纹章。</p> <p class="ql-block">没来西葡之前,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城市,都能看到西式同款建筑,也有与西班牙城市同音的地名。大航海时代崛起的西班牙,在地球广袤的土地上,深深烙下了殖民印记,影响至今。图为马德里的城市街景。</p> <p class="ql-block">西贝莱斯宫,新哥特式与新普拉特雷斯克风格融合的白色石材建筑,位于西贝莱斯广场。宫前的西贝莱斯喷泉是马德里市徽的原型。广场为马德里“艺术金三角”——普拉多博物馆、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的视觉焦点。</p> <p class="ql-block">图片左侧为马德里圣何塞大教堂,巴洛克风格,灰色石材搭配中央浮雕、顶部尖塔和十字架建成,与马德里老城区的历史建筑风格一致。右侧铭牌文字:纪念对阿尔方索十三世和维多利亚·尤西尼亚的袭击受害者,日期为1905年5月31日。这是当年针对西班牙国王夫妇的暗杀未遂事件。</p> <p class="ql-block">阿冈萨雷斯方尖碑,位于马德里曼萨纳雷斯河畔的环形交通岛中央,由方形石基托起修长的尖塔形碑体,周围环绕喷泉与车流,既是马德里滨河区域的标志性地标,也兼具交通环岛与城市景观功能。</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门,马德里的标志性凯旋门之一,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顶部有象征胜利的雕塑群,整体由灰色石材建造,拱门庄严宏伟,为纪念19世纪西班牙军事胜利而建。以上四幅均为车拍。</p> <p class="ql-block">太阳门广场是马德里的地理与文化中心,市民与游客聚集的热门场所,充满活力与热闹的氛围。广场上的“零公里点”标识,是西班牙公路网的起始点 ,象征着西班牙放射状公路的原点。</p> <p class="ql-block">位于广场南侧的卡洛斯三世骑马雕像。18世纪统治西班牙的卡洛斯三世,在位期间对马德里的城市建设、公共设施改善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雕像由米格尔·安赫尔·罗德里格斯和爱德华多·赞卡达于1994年创作,表达了对卡洛斯三世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标志性建筑——1768年建成的老邮政大楼,现为马德里自治区政府总部。白色石材主立面搭配红色饰条,钟楼顶部有黑色穹顶与风向标,四面嵌有绿色钟面,每年的新年钟声会伴随马德里人吃12颗葡萄,成为西班牙最具标志性的跨年传统。</p> <p class="ql-block">太阳门广场街景。左侧同上图,为老邮政局大楼,马德里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右侧可见“TIO PEPE”广告,即西班牙知名的干雪利酒品牌;图中为马德里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熊抱树莓”雕塑。</p> <p class="ql-block">熊抱树莓青铜雕塑,由西班牙著名艺术家安东尼奥·纳瓦罗·桑塔费创作,于1967年1月在马德里市中心的太阳门广场揭幕。2017年雕像落成50周年之际,基座两侧分别镌刻上了“马德里1967-2017”“阳光下的50年”的字样。民间流传着触摸熊PP和脚后跟,会重返马德里的说法,我怎么就忘记摸一摸了呢?</p> <p class="ql-block">马德里西班牙广场,位于格兰维亚大道的西端。广场中央为塞万提斯·萨维德拉纪念碑。上方雕有8名读书少女,中间是塞万提斯坐像,下方为唐·吉诃德和桑丘·潘沙铜像,纪念碑两侧还有代表堂吉诃德真爱的两尊雕塑。想起多年前苦读好容易借来的《堂吉诃德》,不曾想有朝一日可以来到作家的故乡,邂逅堂吉诃德!</p> <p class="ql-block">落地未倒时差便直接游览,兴奋就不觉得累,多巴胺起作用了。当晚宿马德里参议院酒店,欧洲同级酒店,可比不上国内的宽敞。匆匆一日,管窥马德里,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好像也只留下普拉多、皇宫、球场和两座广场!马德里,忘记摸熊P和脚后跟的我,还会再来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