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十年光阴荏苒,五十年岁月如歌。1972年那个金色的秋天,我们怀揣梦想走进东北师范大学校园的情景犹在眼前。转眼间,我们已从青涩少年步入古稀之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纪念这份跨越半个世纪的情谊,我们定于2025年8月31日(星期日)在省宾馆举行东北师大化学系72级毕业五十周年庆祝活动。23名同学诚挚出席,共叙同窗谊,再话师大情。</p> <p class="ql-block">选址省宾馆聚会,一是环境好,二是离火车站近,交通特别方便。老同们年岁大了,最小的72岁,最大的78岁。尤其还有北京、上海、通化等外地来的同学,所以一定要在各方面提供最便利、优渥的条件。</p><p class="ql-block">大会会期一天,报道时间是10点。9点刚过,就有很多同学到了,在门前一边亲切交谈着,一边迎候其他老同学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先到的老同学互相拍照、合影。老同学笑容如花般绽放。</p> <p class="ql-block">他们的衣着各异,却都透着一股自信与从容,那是岁月沉淀后的优雅。</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聚会的“长白山厅”,门上贴着“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岁月如初,友谊长存”。这恰是我们此次聚会的最美好的宣言。</p> <p class="ql-block">进入会客厅,拍照的拍照,聊天的聊天,欢天喜地,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孙学民来了,她近日做了个小手术,左臂还不太灵活。病痛没有挡住她参加同学聚会的脚步!她女儿不放心,带着儿子陪老妈从沈阳前来一聚。太感人了!屋内的吊灯闪烁着柔和的光,仿佛也在为我们的重逢喝彩。</p> <p class="ql-block">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张张亲切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张树山老伴儿和孙学民是初中同学,张树山说:“来吧,咱俩合个影,我老伴儿要看看你!”</p> <p class="ql-block">李国臣来了,风尘仆仆从北京赶来,家里还有许多需要忙着办的事儿,但无论如何,也要前来和老同学们见上一面。会议安排外地同学在省宾馆住宿,可他当天下午就赶回去了。总共在长停留不足6小时,就为了和老同学能见上一面。</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们赶紧拍下这不可多得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于秋华昨天晚上坐飞机从上海来长,今天最早来到省宾馆,她在上海帮儿子照看两个双胞胎孙子,一带就是十多年。9月1号孩子开学,她才能脱开身。同学会因为等她推辞了一周。这么真情实意的好同学,怎么能不等她呢!</p> <p class="ql-block">两位朝族同学吴静姬和金万福从延吉远道而来,她们的到来,使同学会更添动力,她们也为同学会增添了光彩。</p><p class="ql-block">筹备小组的同学和吴静姬、金万福合影。</p> <p class="ql-block">姜莹和纪立红是通化老乡,后姜莹多年工作、生活在北京。这次两人在同学会上相遇。她们不仅是同学,还是多年的老朋友。</p> <p class="ql-block">徐闯从吉林赶来。徐闯和同学们感情很深,每次聚会都少不了她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徐闯和孙学民亲切合影。</p> <p class="ql-block">徐闯和纪立红,一个在吉林,一个在通化,虽然都在吉林省,但是见面的机会也很少。这次同学会,给老同学提供了一个集中见面的机会,真是太难得了。</p> <p class="ql-block">纪立红和杨静萍是老同学中年纪较小的,由于年纪相仿,在校时就是好朋友。都爱打乒乓球,性格很合得来。</p> <p class="ql-block">这四位老男生坐在沙发上,背后是一幅气势磅礴的瀑布画。他们谈笑风生,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校园里畅谈理想的午后。那种轻松与自在,是岁月最温柔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三名老帅哥 !岁月苍老了容颜,也淡然了心境。岁月静好,夕阳正红。</p> <p class="ql-block">来自一班的同学合影。他们按个头降幂排列,从右往左:梁久來、张之松、刘求是、杜春玲、夏爱华、王英华。值得一提的是,杜春玲、夏爱华、王英华都是老高三的,年岁真的不小,快80岁了。但是她们开朗、乐观,一致表示,再搞同学会,还来!</p> <p class="ql-block">来自二班同学的合影。前排左起:纪立红 姜莹 赵大龄 孙学民 徐闯。后排左二起:杨承新 张树山 李国臣。其余三人为外援。</p> <p class="ql-block">来自三班同学的合影。左二吴静姬,左四金万福,左五李长华。其他人是筹备组的同学。三班来的人少,需要外援。</p> <p class="ql-block">来自四班同学的合影。左起:杨承新(后转二班) 贾国祥 于秋华 范广梅 苏景玉 杨静萍 朱国里。</p> <p class="ql-block">二班和三班女生合影。她们站得整齐,笑容灿烂。五十载的时光,没有冲淡彼此的默契,反而让这份情谊愈发醇厚。</p> <p class="ql-block">大岭发现门外有好景,于是拍下这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到会23人坐了两大桌,这是其中一桌。静萍录个小视频。看着动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10时,大会准时开始,主持人贾国祥闪亮登场。</p> <p class="ql-block">首先由赵大龄致词!她说:</p><p class="ql-block">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当一张张熟悉而略带风霜的面孔相聚在这里,当一声声老同学穿过50年的岁月响起。我的眼眶不禁发热,经过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今天大家又重新聚集在这里了!</p><p class="ql-block">50年前,我们在长春校园相遇,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曾记得范家屯儿的合成氨车间、小南化工厂的三甲盐生产、吉林化工厂的偶氮化合物、九台中学的实习……。我们走向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岗位上我们有奔波、有奋斗,有成绩,也有挫折。50年间,我们从意气风发的青年走到了如今耄耋之年。许多人有过高光时刻,有过平凡坚守,但今天我们坐在这里,所有的成就与头衔都已经成了过眼烟云,我们只想好好的看看彼此,唠唠最简单的家常嗑儿,你的头发白了多少?身体还硬朗吗?家里的孙子是不是又长高了?今天我们只聊健康,聊快乐,聊幸福。50年的友情像一杯陈酿的酒。以后这场相聚能成为我们晚年里又一段温暖的回忆!愿往后的日子我们能够平安、顺遂地笑着,健康着……多些机会再相聚!</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贾国祥宣布午宴开始!</p> <p class="ql-block">边吃边聊,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今天同学会,和李长华同学的一个重要会议撞车了,他是大会发言人,耽误不得。那边刚完事儿,便匆匆忙忙赶来看望老同学们。</p><p class="ql-block">还好,虽然来得晚点,但同学们都在,没错失良机。</p> <p class="ql-block">餐后,我们到省宾馆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封闭多年的人民广场重新修缮一新,开放了,吸引广大市民前来观赏。省宾馆门前就是人民广场。会后,我们全体老同学到广场合影。</p><p class="ql-block">之后,各班同学合影,三三两两的合影……,现在就是不愁照相。</p><p class="ql-block">请看我们在人民广场的风姿。</p> <p class="ql-block">外地同学一部分留下了,住宿在省宾馆。晚上,筹备组组长赵大岭、杨承新和她们一起畅游了长春网红打卡地—新民大街。</p> <p class="ql-block">后记:同学会圆满结束,与会老同学都已安全到家。</p><p class="ql-block">孙学民在同学群里留言:由衷感谢<span>杨</span>承新、大岭昨天陪我们逛新民夜市,感谢全体参会同学,你们是我永远的亲人!</p><p class="ql-block">徐闯同学留言:50年后又见到了亲爱的老同学,感谢在长春的老同学的辛苦付出,特别是大岭,杨承新,杨静萍,贾国祥等的辛苦付出,安排得非常周到,使这次聚会圆满成功,再次感谢!</p> <p class="ql-block">李国臣到家后,发给大家的几张他拍的照片。拍得很好,请大家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