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五十九章</p><p class="ql-block">市财政局门口的梧桐叶被初春的细雨滋润出一丝生命微绿,光明区财政局的商务车稳稳停在台阶下。林冰带着组员刚坐进后座,副驾上的男人便转过身——约莫四十多岁,肩背挺得笔直,袖口挽到小臂,露出一道浅淡的疤痕,说话带着股干脆的军旅腔:“林组长,我叫李向平,退伍转业过来的。这段时间辛苦你们跑一趟,有啥需求尽管说。”</p><p class="ql-block">车子驶出市区,窗外的高楼渐变成连片的厂房。李向平突然侧身,语气带着点试探:“林组长,跟您商量个事——你们给的企业名单里,有两家负责人去外地参展了,能不能先换另外两家查?都是规规矩矩的企业,差不了多少。”</p><p class="ql-block">林冰正翻着手里的审查表,笔尖顿了顿,抬眼时眼神没什么温度:“李科长,不行。审查名单是按流程定的,而且我们查的是资金和凭证,不需要企业负责人出面。”</p><p class="ql-block">李向平的喉结动了动,没再多辩,可隔了两分钟又开口,声音放软了些:“那……今天要查的深圳天行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能不能推迟到第三天?他们财务总监昨天突发阑尾炎,住院了,有些资料可能调不出来。”</p><p class="ql-block">林冰抬眼扫了他一眼——李向平的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着,耳尖有点泛红,不像是撒谎,倒像是有难言之隐。她沉吟两秒,合上表格:“推迟可以,但有件事要跟你们强调——自查自纠阶段,没把补贴划拨到位的企业,必须在明天中午前完成。现在是‘未划拨’,等我们检查时还是‘未划拨’,性质就从‘疏漏’变成‘违规’了,这点你们得盯紧。”</p><p class="ql-block">“那肯定!肯定!”李向平松了口气,脸上却掠过一丝尴尬,连忙掏出手机给区里发消息,指尖按屏幕的力道都重了些。</p><p class="ql-block">车子再停下时,眼前是一片簇新的产业园——灰色的厂房外还挂着“开园一周年”的红色横幅,门口的保安见了财政局的车,立刻抬杆放行。林冰一行人跟着李向平走进一栋厂房,一楼的车间里,几台银色的医疗检测仪正运转着,机器声嗡嗡地裹着消毒水的味道飘过来。</p><p class="ql-block">审查按流程推进:财务室里,林冰的组员逐一核对银行进帐单——每一笔补贴到帐的日期、金额都跟系统记录对得上;汇款单上的用途标注得清清楚楚,全是购买研发设备的支出;到车间核对实物时,设备上的出厂编号、购买发票也一一匹配。就连科研经费的使用比例——人员工资占35%,设备采购占40%,试验耗材占25%——都严丝合缝地卡在政策要求的范围内。</p><p class="ql-block">唯一的小问题出在科技人员资质上。林冰翻着员工档案,指着其中两页:“这两位标注的是‘核心研发人员’,但他们的专业是国际贸易和经济管理,跟你们主打的‘无创检测技术’关联度太低,不符合补贴申请时的人员要求,得尽快调整。”</p><p class="ql-block">企业的财务经理是个戴黑框眼镜的女人,胸前挂的工作卡写着李丽娜。她接过档案时眉头皱了皱,却没反驳,只点头说:“好,我们这周就跟人事部门对接,把人员名单更新了。”</p><p class="ql-block">忙到暮色漫进厂房,审查才算结束。林冰收拾资料时,随口跟李丽娜聊了句:“国家现在对医疗设备企业的扶持政策不少,你们合规性做得不错,后续可以多关注下‘专精特新’的申报,能再拿笔补贴。”</p><p class="ql-block">谁知李丽娜却摆了摆手,语气里满是无奈:“算了算了,以后我们再也不想碰这些补贴了。拿到手没多少——上次申请的80万,扣完各种成本,实际能用的也就50来万,麻烦却一大堆。”</p><p class="ql-block">林冰愣了下:“不至于吧?申请流程我看过,区里不是给了指南吗?”</p><p class="ql-block">“指南是给了,可那上面的条条框框,没点经验根本摸不透。”李丽娜压低声音,指了指桌角的一摞资料,“光证明‘研发项目的创新性’,就要写十几页报告,还要找第三方机构做鉴定。以前我们都是找中介帮忙,花个十万八万,省心。没中介?我们试了一次,材料交上去三次都被打回来,最后还是找了中介才成。”</p><p class="ql-block">“这话不对!”李向平刚好走进来,听见这话立刻反驳,语气有点急,“我们上个月刚组织过政策宣讲会,还把申请流程做成了图文手册,发在企业群里了,你们怎么不自己看?”</p><p class="ql-block">李丽娜抬了抬眼镜,看了李向平一眼,没再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水杯,慢悠悠地拧开盖子,指尖在杯壁上划了两下。</p><p class="ql-block">林冰和组员对视一眼,心里都清楚这其中的奥妙:区里给的“流程”是纸面的,可实际申报里的“潜规则”(比如报告怎么写才合审核员的意、鉴定机构找哪家更靠谱),企业没渠道知道,只能靠中介搭桥。但这事儿不属于审查范围,多说无益。几人没接话,只笑着跟向李丽娜道别,转身走进了渐浓的夜色里。商务车的车灯亮起时,林冰回头看了眼产业园的招牌,轻轻叹了口气——政策是好政策,可要真正落到企业身上,还差着段看不见的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六十章</p><p class="ql-block">光明区最后一天的检查中,深圳天行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财政补贴果然如林冰所料,是刚刚到账的。她的指尖轻轻划过汇款单上的日期,只淡然一笑,低头在检查表上如实记录下来。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声响,平静得没有泄露丝毫情绪。一旁的李向平却不自觉地攥紧了笔,目光屡屡瞥向她——他太清楚这笔“及时雨”背后的门道,更担心林冰那不肯转弯的性子会撞破眼前这层薄薄的平静。林冰看在眼里,并不点破。她早已明白,这世间事有时不得不留几分转圜的余地,太过刚直,最后硌痛的只会是自己。</p><p class="ql-block">一切本该就这样波澜不惊地结束,直到他们来到此行的最后一站:南山区新侨产业园。眼前的景象令林冰既熟悉又陌生——昔日的国有老厂区彻底变了模样,曾经斑驳的大门已被流光闪烁的科技感门楼取代;改造后的建筑外立面覆盖着玻璃幕墙,映照着流云与新派设计的轮廓。当她的目光掠过3号楼时,心跳不由得漏了一拍:弘立科技那块旧招牌,如今已被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蓝底白字LOGO取代,亮得几乎刺眼。</p><p class="ql-block">她脚步微滞,转向陪同的南山区科技局干部欧婉清:“欧科,这园区以前有家弘立科技,您知道他们后来怎么样了吗?”</p><p class="ql-block">欧婉清微微一怔,随即轻叹:“你居然还记得这家?弘立科技前年搬去惠州建新厂,不出半年就破产了。老板林卫国……最后自杀了。”</p><p class="ql-block">“自杀?”林冰的声音陡然发紧,指尖无意识地蜷进掌心——她忽然想起在南海发展银行会议室里见过的林卫国夫妇:总小心捧着边缘已经磨白的财务报表,说话时声气温和得像怕惊动什么;想起刘志峰坐在沙发上笑着提议“先找小贷过桥,还贷再续贷”时,林卫国眼中那倏忽一亮又迅速暗淡下去的光。这些画面毫无预兆地涌上来,堵得她心口发闷。</p><p class="ql-block">“具体原因谁也说不清,我也是听人提了一嘴。”欧婉清的声音低了几分,“科技企业淘汰率本来就高,一笔资金续不上、一个决策偏差,可能就万劫不复。若是心里那根弦绷断了,走上极端……也不是不可能。唉,做企业不容易。”</p><p class="ql-block">林冰没再说话,之后的检查如同隔着一层薄雾。她机械地核对材料、签字,耳边却反复回荡着“自杀了”三个字,眼前晃动着林卫国夫妇温和的眉目。一股沉甸甸的内疚逐渐蔓延开来——当年做授信调查时,她明明察觉到弘立科技资金链绷得太紧,却没有追问下去;明明看出刘文峰的“过桥建议”里埋着风险,却因职位所限选择了沉默。这些“未曾作为”,此刻竟像石头一般压在心口。</p><p class="ql-block">傍晚的风已带凉意,林冰刚走出产业园,手机轻轻一震。是张斌发来的消息:“奥科新材上市成功。”后面跟了个咧嘴笑的表情。她盯着那个笑脸,视线渐渐模糊——恍惚间,表情符号仿佛扭曲成林卫国泛红的脸,嘴角无力地垂下,像藏着说不尽的委屈。她忽然觉得,这座城市里的企业如同纵横交错的血管,有的流淌着滚烫而健康的血液,而有些,如弘立科技,在无形挤压中逐渐发黑、窒碍,最终悄无声息地断裂;另一些如奥科新材,明明淌着可疑的黑血,却仍不断汇入经济体的脉动中。</p><p class="ql-block">她用力揉了揉太阳穴,试图驱散这些念头。再抬头时,天已彻底黑透。路边霓虹次第亮起,红蓝黄绿的光晕缠绕着川流不息的车灯,将城市映照得一片璀璨。可在这片繁华之下,仿佛晃动着许多看不见的影子,如同一声声无人听见的叹息,无声摇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