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 生命的意义由自己赋予

荷颜悦色

<p class="ql-block">  金秋时节,各大院校就要迎来新生开学季了。无数莘莘学子,即将走上不同的道路,有人多年努力如愿考上名校,有人遗憾败北在准备复读,还有人已经提前进入社会这所大学,开始人生的探索和历练。如果,此刻的你,离自己的理想还差了一些距离,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个碌碌无为的人,很多时候没得选,只能听天由命,那不妨来听听下面这个女孩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女孩名叫莉丝·默里,1980年出生于纽约的贫民窟,父母双双吸毒,母亲还感染了艾滋病。莉丝的童年就是在毒品、饥饿、肮脏、动荡的环境中长大的。她只勉强读完初中,就每天旷课,居无定所,和一帮朋友终日游荡在街头,拾垃圾、偷东西、以乞讨为生。</p><p class="ql-block">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无药可救,几乎就要重蹈父母悲惨人生路的叛逆女孩,最终决定重新活一次,她回到高中继续读书,以超人的努力去弥补自己浪费的青春,最终不仅用两年的时间就修完了四年的课程,获得《纽约时报》的一等奖学金,还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哈佛大学,实现了命运的大逆转。</p><p class="ql-block">后来,莉丝写了一本自传,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风雨哈佛路》。2003年,她的励志故事被搬上大银幕,同名电影《风雨哈佛路》获得了第55届艾美奖三项提名。</p> <p class="ql-block">  莉丝出生在纽约的贫民窟,父母沉溺毒品,家里靠政府每月一次的救济金为生,莉丝和姐姐常年挨饿,生活在穷困肮脏的环境中。后来母亲患上艾滋,一家四口最终天各一方,母亲带着姐姐莉莎搬到情人家中生活,父亲交不起房租被迫去了收容所,莉丝没心思上学,和朋友们旷课,在街头游荡,靠乞讨和小偷小摸度日,直到母亲骨瘦如柴地死去,又发现自己的男友卡洛斯也在吸毒,莉丝才在痛苦中醒悟,如果再这样自暴自弃,只会重复父母的结局。</p><p class="ql-block">17岁的莉丝开始自救。她先是去“非传统性高中”面试,屡遭拒绝后,最终被一所人文预备学校接收。好不容易才得到这第二次读书的机会,莉丝格外珍惜,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每天背着沉重的大包,奔波在不同的上课地点,如饥似渴地学习,晚上睡在楼梯间、走廊,或是朋友家的衣橱,天不亮就用闹钟强迫自己起床,继续新一天的学习。最终,她用两年修完高中四年的学分,成绩优异,开始申请奖学金和哈佛大学。</p><p class="ql-block">在《纽约时报》奖学金申请的面试现场。莉丝讲述了自己这一路走来的故事,当场打动评委,成为6名奖学金获得者之一,生活发生了巨变。哈佛起初没有录取她,把她列入候补,但莉丝没有放弃,她争取到了第二次面试机会,最终收到录取信。此刻,贫民窟女孩莉丝正式走进了享誉世界的哈佛大学。</p> <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但即便陷入深渊,我们依然可以做出选择,努力为自己创造一种不会被过去所束缚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人们总在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莉丝·默里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赋予生命意义的时候,生命才真正有了意义。</p>